一年一度的特斯拉股东大会在北京时间17日凌晨4点准时开始,在抽签决定到场与否的一大群股东面前,马一龙开始了他新的一轮表演,啊不,开启了对特斯拉这一年新的回顾和展望。
和往年不太一样,这次特斯拉股东年会的“新技术轰炸”密度要显得更低一些,被讨论到的话题中更多和品牌发展战略或者过往执行的总结相关,技术上最大的亮点可能还是Optimus机器人的最新展示。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分类,看看这次特斯拉想向外界表达哪些信息。
汽车业务
虽然特斯拉早在Master Plan 3中就已经比较正式地强调其定位并非单纯的造车企业,但这毕竟架不住它产品阵容中比较“上镜”的终归是汽车。
关于Model Y:根据特斯拉的统计,Model Y在全球几大主要市场的受欢迎程度都很高——整个2023年第一季度,Model Y在欧洲已经是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在美国的情况不遑多让,非皮卡类别最受欢迎的也是它;而在中国市场,Model Y已经成为最畅销SUV之一。
由此,特斯拉预测Model Y可能会是今年全球范围内的最畅销车型有力竞争者。
关于Cybertruck:跳票多次的Cybertruck这次被官宣年内交付,年产能被暂定在25万辆。马斯克在发布会上指出,Cybertruck的生产上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但特斯拉仍然会坚持其特色——比如所谓的外骨骼车体;至于产能增长,马斯克目前给出的计划是遵循S曲线模式。
关于Roadster 2:特斯拉“跳票王”二号种子选手Roadster 2的量产计划也在这次年会中得以更新,目前它的进度状态被这样宣称——年内完成工程研发和设计工作,争取2024年实现投产。此外,Roadster 2还会提供一个名为SpaceX的选配包,内部联动了属于是。
考虑到Roadster 2的定位和市场前景并不比Model S Plaid系列更亲民,这个最新版的产品排期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新车型:特斯拉在这届股东大会上预告了两款“面向主流市场”的新车型,并放出了其中一款的侧面剪影预告。从预告图来看,新车的定位似乎比Model 3稍低一点点,有可能指向此前传言中的Model 2/Model Q。
另一个可能验证这种猜想的证据则是,特斯拉将它们的目标产量定在500万台/年的级别,并重申了整个品牌高达2000万辆/年的产能目标。想要成为这种数字的支柱,新车型没有更亲民的特质应该是不行的。
一些细节上的补充:马斯克称,特斯拉正在推动其低压架构向48V系统转型,逐渐抛弃现有的12V标准。如此选择的理由和业内高压架构转800V大概是共通的:减少材料和能量方面的损耗,变相节约成本。同样在改良中的还有动力传动系统,后者同样以节约成本为一大目标。
此外,和Model S本质上属于一款车的Model X,也会在不久之后提供Plaid模式——这么表述是否暗示它不会有专门的Plaid版本了呢?
公司运营
股东大会毕竟首先是给股东看的,因此特斯拉的财政情况和一些内部调整也被放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
先看成绩总结:据统计,特斯拉去年的新车总交付量为131.43万辆,同比增长41%;同时,其整体的利润率接近20%,马斯克声称特斯拉已经是“全球最大”且“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特斯拉股东对这个成绩都完全满意——就在马斯克上台演讲之前,一位股东在质疑管理层偏于分散的同时就指出,整个特斯拉的利润率在近期实际上是在下降的。因此,这位股东主张特斯拉有必要使其管理更加系统化和精致化。
至于股东大会上公布的近期的人事调动,则和之前的传闻基本重合——根据股东投票,马斯克和特斯拉董事长Robyn Denholm成功连任董事会成员,特斯拉联合创始人暨前首席技术官JB Straubel被批准进入董事会。
另外,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有计划在近期尝试一些广告——一部分出自“向用户科普冷门功能”的需求,另一部分则是应对“目前的宣发像传教”之类的批评。
“周边”科技树
特斯拉在汽车之外的实体业务比较繁杂,所以大家不要在意这个古怪的标题……????
关于FSD:据特斯拉统计,FSD Beta的用户已经为其贡献了1.9亿英里(超过3亿公里)的道路行驶经验。随着数据样本的不断累积,马斯克对FSD Beta的信心似乎也在逐步增加——他指出,“正在超指数增长”的FSD可能会在最终为特斯拉带来80%左右的利润率,让特斯拉车队的价值“显著提升”。
当然,马斯克也没把话说死:在被问及何时正式推出FSD时,他还是强调安全优先的观点。
关于储能业务:Megapack实际上是特斯拉所认定的又一重要收入来源。在这届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指出特斯拉的固定式电池存储业务增长速度“已经高过汽车业务”,并认为Megapack目前较之以天然气为能源的火力发电厂更具竞争力。
关于未来这个业务方向的需求,马斯克认为Megapack的长期需求在500GWh/年水平,换算下来大概是3000亿美元年收入。
关于电池制造上下游:4680电池的量产仍需时间应该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松下宣称推迟量产的消息也就在一周之前才出来。不过特斯拉似乎并不认为优化性能是太大的问题——马斯克认为锂电池制造的瓶颈在于精炼这一步,这也是他们在德克萨斯建立锂工厂的一大原因。
另外一个可能会被人们忽略的细节是,马斯克在大会上专门强调,特斯拉会强化电池供应链的第三方审计,以努力减少原材料产地雇佣童工的情况出现。
关于Optimus机器人:和上一次的演示相比,这次股东大会放出视频中的机器人进步了不少:它们对周遭环境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得以优化,机械臂的控制似乎也更为精细。最重要的是,在动作捕捉技术的辅助下,它们可以逐渐学习去执行一些更为复杂的任务。
硬要挑刺的话,大概还是它们的移动速度偏慢,走路姿势也比较费鞋(大雾。
考虑到特斯拉对Optimus机器人的定位是生活/生产辅助用,“销量超过特斯拉汽车”的设想应该不是妄言。唯一的问题大概还是,特斯拉推进这一项目的速度是否合乎其自己的预期。
当然,这些推进进度未必是特斯拉自己能够完全掌控的——正如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所言,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当下,特斯拉难以独善其身。在这个时间点,做好自己能做的,也就够了。
传祺向往S7可增程可插混,既智能又舒适,这辆“中国新路虎”入股不亏!
尺寸膨胀到犯规!极狐T1携大空间+神设计杀来,纯电小车要变天?
比亚迪携手“中国足球小将”征战2034杯
英国最近搞的电动车补贴新政,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拿出 6.5 亿英镑的补贴,却通过一堆不合理的门槛,把不少中国电动车拦在门外,甚至直言 “中国组装的车没资格”,这针对性也太明显了。
从耐用品到快消品,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下的消费者焦虑!
又被“区别对待”?中国新能源出海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比特斯拉Model3便宜一半!续航650Km带激光雷达,顶配才11.98万
腾势N9再度迎来重磅OTA,全能驾控再进化
焕新版Model Y不给力,那么加长的Model Y L又有机会吗?
海狮06 EV和DM-i展车到店,来看看产品实力
鸿蒙智行谈“懂车帝测试”争议:已看到,不予置评
车垂网站联合央媒发起多车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测试应该点赞,测试排名并不重要,1项失误有可能要命,5项失误更不用说了,所以两种情况没有本质不同,重要的是让公众知道智能辅助驾驶不能依赖,这很重要!
上半年营收、营业利润双双下滑,大众下调全年营收、利润预期?
奇瑞iCAR-V23出了无损复古套件,装上真的会是另一种更精致更复古的感觉,这台i车真的很适合玩,怎么玩怎么有型,玩起来还真不算破费!
如果你还以为比亚迪只会造车,那你可能低估了这家公司的脚法。 7月10号,他们官宣和“中国足球小将”达成合作,结果没过几天,这群小将就踢进了2034杯全国8强,准备在7月26日的苏州奥体冲击冠军。
RELY 威麟 R08,用超80处人性化设计巧思,诠释真“细节狂魔”!
过去越成功,转型越痛,合资车这次真能逆天改命?
新能源车谁更强?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全面超越特斯拉
宝马跨界风电领域!联手大唐集团成立行业首家绿电合资公司
一键舒躺VS手动调节,分区控温PK双区调节,谁把舒适玩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