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5个月后理想L7月销破2万时,蔚来小鹏离退市就不远了?

5个月后理想L7月销破2万时,蔚来小鹏离退市就不远了?

路咖汽车 0浏览 2023-05-26 IP属地: 北京
图片
距离国内掀起的造车新势力狂潮,一晃眼已经快要10年了。近10年的时间里,很多所谓新势力已经被大浪淘沙,然后也诞生了不少背靠大树的“新·新势力”。但是“蔚小理”在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中,几乎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时间轴,同时也始终被作为是第一梯队的标杆来看待。不过从去年底开始,直至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来看,所谓第一梯队似乎也已经出现了分层,理想汽车漂亮的成绩单无疑甩开了蔚来与小鹏。当李想喊出“理想L7今年十月份做到2万辆/月”的小目标时,4月份品牌销量低于1万辆的蔚来与小鹏,似乎已经无力抗衡了。那么,造车新势力的洗牌,真的已经可以半场开香槟了吗?李想最近频频发声,究竟又是为了什么呢?
话越来越多,却句句不离“钱”?
李想最近到底有多爱说话?仅从微博平台来看,尚未过完的5月份,其原创微博数量已经远多于今年其它月份。然而5月份并非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大月,除了常见的“带货科普类”,与“情怀、调侃类”发言之外。李想在5月份的发声,至少已经围绕行业营销费用、产品销量、利润控制,以及供应商等话题展开。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钱”字。
图片
图片
是理想汽车缺钱吗?显然不是的。理想一季度财报不要太耀眼,单净利润就能达到9.34亿元的水平,其营收也是同比几乎实现翻倍。而早在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其实已经实现了盈利。与之对应的销量表现上,理想汽车也在延续自去年底开始的势头。以4月份销量为例,理想汽车仍能实现超过20%的环比增长。如果只考虑单月销量基数在1万辆以上的新能源品牌,那么理想这个环比增速,可以说是所有对手中最高的。
图片
但在利润与销量的话题中,李想也表示“如果L9、L8、L7三款车的总销量下降到五六千辆/月,理想的整车毛利率就会变成负数”。以及“大部分同行的成本控制能力是明显好过我们的,汽车这个行业的属性,对规模的要求太苛刻了”等等。李想还是太“谦虚”了,甚至有点“卖惨”的味道在里面。对于一家毛利率始终徘徊在20%左右的车企而言,理想今年的毛利率表现甚至优于成本控制大佬特斯拉。
图片
汽车行业对于规模的要求亦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否则产业链话语权就低。但是只谈数量带来的边际效应,这句话最多只说了一半。除了总体的销量之外,单品的溢价能力或许才是理想汽车更为切中要害的地方。因此,30万元以上才是理想奋斗的主战场。至于20-30万元价格区间,李想也明言“需要有更强的规模效应之后再进入”。类似的声音,另一位“大嘴”余承东也表达过。只不过后者相对接地气的把红线直接画在了20万元以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问界祭出了单电机、增程式等手段,其定价仍然在25万元以上。
图片
做更贵的车,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溢价只是表象。即便在如同混沌初开的新能源车市场,如果将价位压在30万元以内,立马会遭遇特斯拉与比亚迪这两家,在市场拥有锚定效应品牌的夹击。更何况传统外资车企深耕这一价位的品牌何其多也,眼看着国内车市的转型速度,它们会不下场吗?至于30万元以上的车市,如果聊新能源太过于模糊,那么我们把视角拨回到绝对清晰的燃油车时代。试问,国内预算30万元以上的用户,在燃油车时代,选购非BBA品牌车型的比例能有多少。
图片
于是答案就很清晰了,30万元以上的汽车品牌或许并不少,但真正能在这个市场有话语权和溢价能力的,其实并不多。只要对手清晰了,接下来就是造车领域的老办法。即,用相同甚至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价值。以往想要获得这一效果,主要下功夫的便是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延伸下来也就是车企的边际效应。传统车企中,丰田应该可以算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图片
回到30万元以上这个限定环境内,再看理想汽车针对性“爆破”家庭用车场景的这一做法,传统豪华品牌,其实并没有能够与之对位的产品存在。但品牌上的差异如何弥补呢?这就是新能源的功劳了。浅层部分,电气化带来的性能、空间与配置优化潜力,都能为填补品牌差距提供赋能。深层来说,新能源这顶帽子本身,就把理想与BBA这类传统豪华品牌拉成了两个维度。至少在消费心态上,产品与路线的叠加错位,都能模糊原本品牌之间的鸿沟。再加上增程式的新能源红利,与“俄罗斯套娃”般的产品矩阵,在有限的范围内,将边际效应无形中又推高了一把。
理想迟早要入局,新势力之争还没完
那么再看造车新势力已经完成头部洗牌的论调,其实就有种结论错配的味道了。因为理想目前竞争的对象,本质上来说就是30万元以上的传统燃油车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跟进增程式的新势力品牌,却无法实现“抄作业”效果的原因之一。除了产品针对性上的差异之外,理想压根就没打算赚新势力客户的钱,而是“谁有钱,就赚谁的钱”。
图片
即便如此,理想在自身的护城河内,也将面对夹击的压力。一方面,传统BBA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特别是以宝马、奔驰为主的插混车型正在高速布局。燃油托底、续航无焦虑、新能源红利等等,它们一个不少。拉到一个战线之后,理想积累的口碑与品牌力,能否与一线豪华品牌正面碰撞呢?不过这类传统豪华品牌的产品,短时间内还无法覆盖理想打造的“大家庭用车场景”,真正危险的或许还是“自己人”。
图片
其实从腾势D9与极氪009等车型的异军突起就可以察觉端倪,新能源+豪华实用性的组合,已经不再是理想的专属。如果说极氪汽车的产品线,大体上还保持着极氪001带来的年轻、运动、个性色彩。那么再出发的腾势品牌,但从它的SUV、MPV布局,以及背后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夸张的边际效应与技术储备来看。无论5个月后理想L7的月销是否能够破2万辆,理想的转型都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图片
而理想转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举动便是纯电MPV车型的曝光。从品类上看,可以更进一步的凹品牌“人设”。而从能源结构来看,在“油电同权”呼声中,大概率会优先作为“炮灰”角色的插混与增程,显然也不再具备闪转腾挪的空间。倒不是说插混与增程就一定没有市场前景。但是无论面对比亚迪,还是奔驰、宝马这样的同级代表。即便只有一段城墙垮塌,其潜在的后果,特别是对边际效应的影响,也是理想汽车所无法承受的。
图片
至于背后包括800V、超充桩建设等一揽子涉及“补课”的现象,也不禁让我们发问。究竟造车新势力这个“新”,到底指的是造法规认可内新能源车的新品牌,还是说用技术手段,为人与汽车的生活提供更多新的可能?诚然,对于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品牌而言,无论是换电、服务、智能驾驶、超充建设,甚至是飞行汽车等等,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时间、金钱,甚至是政策发展方向来推进。但正是如此,所谓造车新势力的护城河,才能打造的独特且坚固。如果坚持传统造车思路来应对新能源车,即便能够收货一城一池,但在面对真正的传统大佬时,所谓的护城河也就难以起到自我保护的效果。面对这个仍然混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势力车企之争,还远没有到开香槟的时候。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