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一直是国内各大汽车厂商的主战场。
几年前,哈弗H6、长安CS75系列、博越、途观、CR-V等大乱斗。而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宋PLUS似乎有点一枝独秀的感觉了。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整个2022年,单是宋PLUS DM-i一个车型就完成了超过38万台的销售成绩,是去年全年国内SUV车型和PHEV车型的双料冠军。宋PLUS车系整体则达到了超45万辆的惊人成绩,也是整个比亚迪销量最高的车系之一。
随着宋PLUS DM-i的热销,不少车企都想要在这个增长迅猛的赛道中分一杯羹,比如新晋推出的枭龙MAX、深蓝S7等车型就向宋PLUS DM-i发起了冲击。那么,宋PLUS DM-i的老大地位能保住吗?让笔者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外观设计,谁更讨年轻消费者青睐?
审美层面见仁见智,但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是,和枭龙MAX、宋PLUS DM-i相比,深蓝S7是特点最鲜明的一个,甚至民间有流传深蓝S7有小号“兰博基尼Urus”之称。
这种视觉感,得益于深蓝S7实现了同级领先的61%轴长比,再配合880mm极致短前悬设计和970mm短后悬设计,再配合1930mm的车宽,形成了极具运动感的高宽比,低趴感十足。
反观宋PLUS DM-i,采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验证,但放在当下这种明显的“燃油味儿”确实稍显中庸;至于枭龙MAX,采用渐变式无边界风格、菱形的中网和“獠牙式”的灯组,跳脱出了哈弗给人一贯的印象,但似乎又有点用力过猛。
值得一提的是,深蓝S7还有着同级领先的0.258Cd超低风阻系数。这是什么概念呢?奥迪e-tron为0.27Cd、蔚来ES为0.28Cd、智己LS7为0.268Cd、奔驰EQS SUV为0.26Cd、宋PLUS 为0.32Cd。更低的风阻系数,不仅为深蓝S7带来更极致的驾驭快感,更有效降低行驶风噪,进一步提升续航能力。
为了进一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深蓝S7还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以及智能交互灯语套件,尤其是灯语套件视觉效果最为惊艳。通过696颗LED光源让用户实现灯语自定义,点亮后如同夜星闪动,再加上前后灯组内部结构本就带来较高辨识度,令整车未来感也同级领先。
整体来看,相较于枭龙MAX和宋PLUS DM-i,深蓝S7增程版更显个性、时尚,将超跑的运动气场与SUV的曲线包容相融合,俨然一副轿跑SUV的既视感。而枭龙MAX设计足够新颖,但却局限于前格栅的表现,而宋PLUS DM-i成熟稳重。所以,三款车如何选择,试问谁不想买一辆与众不同的车呢?
智能化配置,谁的实用性更强?
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品牌的主战场。对于同为中国品牌的深蓝S7增程版、枭龙MAX和宋PLUS DM-i来说,它们在智能科技配置的应用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比如,三款车都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大尺寸的中控屏设计,并且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网联方面的配置也相当之高。
不过相比之下深蓝S7增程版的配置优势还是比较明显。15.6英寸中控向日葵屏,支持左右最大各15°旋转,搭配DEEPAL 14扬声器,可随心安排移动观影、休闲K歌、欢乐游戏等娱乐活动。而且,深蓝S7还取消了液晶仪表盘,全系标配53英寸AR-HUD全息式增强现实系统,可与智能驾驶、车载系统深度融合,让用户在自驾途中将视线聚焦前方路况,减少低头频次,提升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要知道,这个配置可是很多新能源车型上都不曾装备的。
至于枭龙MAX,搭载了全新一代的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这套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非常准确地识别驾驶人的多重指令,对话方式也非常人性化。另外,枭龙MAX和深蓝S7增程版都标配了高通8155芯片,而且都无一例外地提供了HUD抬头显示以及副驾娱乐大屏。
而宋PLUS DM-i除了可旋转的中控屏之外,在车机娱乐系统方面同深蓝S7增程版和枭龙MAX相比,存在明显的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深蓝S7增程版还将强大的智能科技与实用性进行了完美融合。比如,其全球首搭前排双零重力按摩座椅,还带有电动腿托,并支持多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这即便是在50万级SUV上都不多见;再比如,64色环抱式氛围灯、悬浮声音岛+14扬声器(含头枕)、电子式怀挡等等,置身座舱奢华感、科技感扑面而来。
简言之,在科技感、智能化以及车机体验上,深蓝S7增程版和枭龙MAX要比当下混动SUV标杆宋PLUS DM-i要强不少,尤其是“中控大屏+副驾娱乐屏”的组合对于不少家庭消费者来讲,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了。不过综合考虑科技感和实用性两方面,我更愿意为深蓝S7增程版打call。
性能续航PK,深蓝S7增程版略胜一筹
在混动SUV市场,想要拥有很强的竞争力,短途续航能力强,长途顺畅、经济、舒适、安静的出行体验也少不了。
枭龙MAX、宋PLUS DM-i以及深蓝S7增程版虽然三款车所采用的混动模式不同,但都可以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从而减少续航焦虑。不过,在纯电续航能力表现,深蓝S7增程版有着明显优势——CLTC工况下,其提供了121/200km(CLTC)双里程选择,而最高可达1120公里综合续航。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日常使用场景的行驶里程都在100公里以内,而深蓝S7增程版200公里的纯电续航,和纯电续航100公里出头的枭龙MAX以及宋PLUS DM-i相比,无疑将会拥有更低的电费/油费成本。
另外,在驾驶操控性方面,深蓝S7增程版拥有同级鲜有的纯电+后驱操控组合,让用户在享受电驱零延迟加速快感的同时,还充分体验媲美宝马X3、凯迪拉克XT5的驾驭快感。同时,深蓝S7增程版搭载原力智能增程系统,融入了智能能量管理、高压缩比深度阿特金斯循环等技术,1L油可以发电3.3度电左右,预计可以增加17km左右续航,有效缓解里程焦虑。
总结: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枭龙MAX、深蓝S7增程版完全具备挑战宋PLUS DM-i的产品硬实力,尤其是在智能化方面,甚至碾压宋PLUS DM-i。当然,如果非要在枭龙MAX、深蓝S7中选择的话,深蓝S7毫无疑问是我的首选:一方面是,其在设计方面,独特、新颖的造型,很难让人拒绝;另一方面,就是其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给用户带来独一无二的至臻高级驾乘体验。
上汽通用迎来自己28周年的生日,除了闷头造车以外,它还挺懂打卡出圈这一套。28岁的它正青春,正在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和用户交流。
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联」上线,国产主流全覆盖,点赞
别克“至境” 全球首搭8775芯片
比亚迪全球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底气来源于其拥有中国最大的智能辅助驾驶车云数据库、全球最大的智驾研发工程师团队、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海洋网已收获超520万用户信赖,从智能驾驶辅助由高端走向标配的普惠,真正让智能驾驶走入千家万户,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用实际行动践......
聚力携手 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各汽车厂家快速发布新型的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汽车由于采用电机驱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明显快于传统燃油汽车。同时混合动力汽车由于采用动力电池和燃油发动机的双布局,导致车身重量要显著高于同级别的燃油汽车。
这一切应该只是个开始,未来大概率还会有更多车型加入厮杀中。
智变新程 向上跃升 北汽集团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喜迎宏光MINIEV上市五周年 五菱开启焕新季 置换补贴价3.68万起
夏天高温自驾出游,车要选错了可能会送命?
小车党终极答案?直击蔚来萤火虫,小小车大大空间?
又来致敬法拉利?丰田皇冠全新SUV曝光:插混也安排了
领克900的智能语音交互确实能打破人机隔阂
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发展,造就了无数记录,但这些技术以前又有多少是自主品牌创造的呢? 最近有人总结了一份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能够看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新技术应用,手动变速箱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涡轮增压,早到后面的混动系统的应用等等,技术的不断迭代,让汽车油耗完成进化,变得越来越低......
自动泊车让新手秒变“老司机”
车内KTV让我明白,孩子竟把“堵车”可以变成期待
捷尼赛思还有未来吗?或许,打从一开始,这个品牌就不该进入中国。
堆料造车也就那么回事,得贴合需求才是王道
相比原来的哈弗H9,新的坦克400Hi4-T总体感觉当然好了许多,但没有了以前常用的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多少有点遗憾,今天就自己动手给它增加一个副驾驶座椅 “老板键”。
在6月份的纯电车销量榜上,第一名不出意外,仍是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竟是唯一一款能与其形成竞争的车型。此外,还有星愿、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这些稳坐前列的老面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市场上一些声量颇高的流量品牌,却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