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说“30万元是普通人买车的天花板”,还是真的“人均百万”。在国内价格逼近百万元的“超豪华车”,其拥有者始终是少数。根据中汽协去年统计的销量数据,价格超过50万元的车型销量,仅为27.5万辆左右。这放在全国2000多万辆的乘用车基本盘面前,都还不够零头。更何况是价格逼近百万元的车型,不说是凤毛麟角,也可以算是“挂眼科”为主的存在。当然,路上跑的也不都是新车,这类“超豪华车”在二手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同样出色。但问题也来了,最近的二手车市场,越昂贵的车,似乎开始越“不受待见”了。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3年4月份,除了紧凑型车与小型SUV车型的二手车保值率,环比实现上升(数据报告以3年车龄的保值率进行统计,后文口径一致),其它细分市场车型的保值率环比均为下滑。其中,除了小型车环比跌幅达到1.3个百分点之外。中大型SUV(环比跌幅0.8%),以及中大型车(环比跌幅0.6%),下跌速度也是名列前茅。
单看环比还不太明显,如果把数据拨回2022年,高价车型的保值率跌幅就显得更为清晰。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去年各级别车型整体保值率情况,对比今年4月份的数据来看。中大型SUV的同比跌幅最为夸张,几乎接近9个百分点。而紧随其后的中型SUV与中型车跌幅都在5.5个百分点左右。虽然去年的二手车市场存在供求关系推高成交价的情况存在,但根据公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二手车车源数量,与去年四季度的市场总量基本接近。所以,并不存在大量现车稀释去年抬高的二手车价的情况。
其实,“刚需”车型的表现,也能说明这点。还是对比去年全年与今年4月份的保值率数据,可以发现,紧凑型SUV与紧凑型车是主流细分市场中,跌幅最小的存在。如果把去年的数据锁定在年底(12月份),那么小型车、紧凑型车、紧凑型SUV这三个“接地气”的品类,保值率甚至呈现了增长的趋势。
这边“刚需”的给力是比较“纯粹”的,毕竟鲜有品牌会推出价格超过50万元的A级车产品线。而隔壁诸如中大型SUV等市场的表现,反而是有被“稀释”的存在。以客单价更具代表性的保时捷品牌为例,其2022年年度保值率达到了惊人的92%以上。即便只看去年年底的数据,保时捷的保值率也还在87%以上。而到了今年4月份,其品牌车型保值率已经逼近83%。如果以超百万元的车价来计算,车龄、车况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一年左右的时间,保时捷车型在二手市场就要多亏损近10万元左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相对“亲民”的BBA。还是以去年年度保值率对比今年4月份的数据,奔驰、宝马的二手车保值率跌幅大约在5个百分点左右。基本对应了中型车、中型SUV细分市场的数据变化。即便是在新车端勉力支撑价格体系的奥迪,其相同纬度下的保值率跌幅也不过刚刚超过6个百分点。从这点来看,BBA三家确实还处在同一认知维度。
能够像保时捷那样,有着一定基数的数据支撑,且客单价水平可以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品牌,恐怕非路虎莫属了。虽然路虎在国内有着诸如发现运动版、揽胜极光这种合资产品。但以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合资产品线中相对走量的发现运动版,占路虎品牌在华总销量的比例,也不过20个百分点出头。真正扛起品牌美誉度,甚至是销量的,还是路虎卫士系列,以及路虎揽胜系列等进口、高客单价的车型。然而路虎的保值率可以说从去年就开始下跌。从去年年初的近67%,一路跌至去年年底不足59%。当然,路虎今年有所回暖,3、4月份的保值率已经升至近63%。
其实二手车这块晴雨表,要比新车端对于市场的反馈要更为敏感和精准。因为与绝大多数车企层层下压的玩法不同,二手车商缺乏蓄水池的缓冲,真金白银的付出,让他们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要更为理智和迅速。那么“刚需”车型与“超豪华车”的保值率走势,怎么会出现如此大的鸿沟呢?
首先需要交代的一点其实是基数不同。以豪华品牌今年4月份的保值率数据为例,保时捷超过了83%,雷克萨斯超过了77%。剩下的奔驰、宝马、路虎、奥迪、林肯,也都在60%以上。而主流合资品牌中,仅有丰田超过了70%,本田尚能在67%以上独一档,至于日产、大众则只能勉强徘徊在60%出头。于是车价、残值基数大的一方,受影响波动的幅度也就相对更大。
至于是受什么影响,一般这个时候,新能源车就要出来“背锅”了。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并不是那么严谨。因为目前新能源车冲击的主要还是50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对于超豪华领域,新能源目前还处在“点缀”阶段,甚至话语权也还是把持在那些熟面孔的手中。就算是“新势力”的百万级产品,比如特斯拉Model S等等,根据我们此前的介绍,其保值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但是,新时代的到来,确实冲击了超豪华车的市场认知,因为旧时代的评价标准,开始失灵。最典型的当属性能贬值。一台特斯拉Model 3,其零百加速成绩可以很轻松地跑到6秒多,甚至3秒多也不在话下。至于百万级别超豪华车的马力、扭矩,甚至是变速箱的实力,在更廉价的新能源车面前,也开始变得不够看。类似的还有伴随新能源车而来的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功能。如果说身为“超跑一哥”的法拉利,还能有底气对诸如“自动驾驶”等智能化问题说“不”。那么更多的超豪华品牌,将如何面对这一系列的新赛道呢?
简单来说,就是超豪华品牌们,如何继续让自己保持独特性与稀缺性。以雷克萨斯为例,同级别产品中的进口身份,以及特殊的质保政策对车辆残值的助力,构建了自身的护城河。而路虎自去年开始在揽胜、卫士等拳头产品身上大刀阔斧的更新,虽然一度冲击了旧款车型的二手市场。但在稳住阵脚之后,市场的认可度开始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甚至即将换代保时捷Panamera,也传出了取消2.9T车型,直接从4.0T V8开启全新产品线的声音。这同样也是保时捷努力划清界限的办法。
不过超豪华品牌们的起跑线基本还是一致的,因为除了空间、颜值、性能、配置等“俗物”之外。无论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还没能“编写”出一揽子能够吸引精准用户的新价值体系。甚至在超豪华领域,传统车企所倚仗的品牌认知度优势要比“刚需”品牌更大。至于像仰望这样,短时间内能够试图冲击到百万元级别的新品牌,毕竟还是少数。只不过在吸引国内的有钱人方面,那些曾经奇货可居的产品,风靡一时的品牌们,无法再躺着数钱罢了。
日前,悦达起亚公布2025年4月销量达22,155辆,同比增长11.8%,1-4月累计销量达78,707辆,同比增长12.7%;4月整车生产22,200辆,同比增长6.9%,1-4月累计生产77,900辆,同比增长17.2%;与此同时,4月出口发动机12,791台,1-4月累计出......
2025年4月,比亚迪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汽车核心市场,销量已经全面超越特斯拉;从欧洲14国整体看,比亚迪以11123辆的销量表现,大幅领先特斯拉的6253辆。
小黄毛、电动车加上蓝牙外放音响,你反感这样的小孩吗?
此前高溢价的B级轿车市场,一直被合资品牌垄断,随着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力,目前传统中高级轿车市场的高溢价已经被冲击殆尽,如今吉利更是直接给合资品牌B级车高溢价时代画上了句号。
小米汽车回应退SU7 Ultra订单:无协商退车方案,放弃订单不退定金
5月以来,围绕资本市场的大事接二连三,从国际层面看,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如期在奥马哈召开,现场观众人数创下最高纪录。94岁高龄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在深情缅怀芒格的同时,宣布自己将于今年年底交棒。
近期,广汽昊铂携手极氪能源网络,正式达成双向互联互通合作。本次合作,共计接入 300 座极氪权益合作充电站点,累计2915 根充电桩纳入广汽昊铂“免费充电版图”。相继四月份携手蔚来能源实现312个站点充电合作,达成1616根电桩共享后,广汽昊铂再次依托补能网络体系的合作共赢,让补......
近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作为全球A级车展的核心平台,本届车展汇聚了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展出车辆1366台,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首发车163台。本届车展共接待海内外观众101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海外观众来自9......
随着国内新能源发展趋势日益增强,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都倾向于新能源车型
看陈忠祥上汽大通MAXUS展台大展身手 ,“巅疯”摄影师拍摄手法果然不一般!
今年五一总共就卖了20台车,去年能卖40台,还是在优惠力度比去年更大的情况下。上海某一汽-大众奥迪(以下简称一汽奥迪)经销商销售主管王建军告诉新车新技术,A4L最低配裸车价跌到17万,比中配帕萨特的终端价格还便宜,但客户宁愿花20多万去隔壁买小米SU7。
5月11日,东风乘用车“千里汉江东风行”守护母亲河公益行动第二站走进陕西省安康市。继首站宁强县溯源行动后,此次“千里汉江东风行”聚焦青年力量培育,联合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生态倡议,呼吁青年群体共护汉江清流,传承绿色发展使命,为建设永续优美的生态环境凝聚合力。
4月SUV销量丨星越L坐稳第一,理想L6进前三,合资回暖明显
俄乌冲突后的俄罗斯车市,中国品牌下滑,各国车企虎视眈眈!
用地平线平替英伟达,比亚迪在智驾方面,做新动作。
标配10项驾驶辅助+混动可选,起亚狮铂拓界能否重塑15万级SUV市场格局?
阿维塔汽车正式起诉“苏黎世贝勒爷”博主,索赔1000万元
宁德时代预计于5月20日港股上市,预计募资规模达40-50亿美元,近年来港股最大IPO项目
应对市场占有率下滑 奥迪拟出售售旗下子公司Italdesign
没有四环标的AUDI消费者还认它是豪华品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