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极客汽车 7823浏览 2023-06-06 IP属地: 广东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最近,这段刻在童年DNA里的口号在我脑子里浮现,不禁在想,如果在如今打得愈演愈烈的汽车市场选出一对神器,会是什么呢?

有着早期政策支持的纯电动车无疑是被峨眉历代相传的倚天剑,「师出名门」,江湖地位稳固,在过去十年里带动国内汽车飞速增长,特斯拉、比亚迪、一众新势力都因为这把「利器」护体得以站稳脚跟;而一度流落冰火岛,回归中原就掀起一阵血雨腥风的屠龙刀,可能就非插电混动莫属了。

从市场渗透率不足 1% 的边缘角色,到渗透率超过 10% 的目光焦点,插电混动车型只用了不到 2 年时间,就奠定了自己搅动腥风血雨的江湖地位。这么说并不夸张,刚刚过去的 5 月就是自主品牌混动大乱战的一个月:

长城哈弗枭龙系列第一个出招,亮出了自家 Hi4 四驱混动技术;

吉利赶在 5 月最后一天发布了银河 L7,搭载了全新的雷神电混 8848 技术;

在它前一天亮相的奇瑞瑞虎 9,给奇瑞鲲鹏混动版本留下了个小尾巴;

在这以前的一周,比亚迪发布了宋 Pro DM-i 冠军版;当然,那天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是宋 Pro DM-i 这款车,而是「高压油箱」。

长城通过一纸实名举报将比亚迪和高压油箱一起送上了热搜。除了比亚迪的回应,「高压油箱」还第一时间出现在了岚图、零跑、理想各家高管的社交网络上,亮明了自家混动车型使用高压油箱的身份。

去年网友们被各家混动技术的名字搞得头晕脑胀,今年的混动玩家更多了,牌桌下较量的精彩程度更胜去年。

去年国内插电式混动车型卖出了 141.1 万辆,同比增长超过 150%,让插电混动,特别是 PHEV 车型成为赤手可热的存在。各家自主品牌向围攻光明顶一样,向 PHEV 市场发起进攻,而目前坐镇光明顶的当属比亚迪 DM-i。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以往「天下混动共一石,丰田独占八斗」的调侃里,主角已经换成了比亚迪。今年 1~4 月,国内 PHEV 零售 58.6 万辆,其中比亚迪 DM-i 车型 38.8 万辆,占 66.2%。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今年各家自主品牌的发布会上,月销量超 2 万辆的比亚迪宋 PLUS DM-i 出场率格外高,成为了友商对标的对象;如果有出场费的话,宋 PLUS DM-i 和特斯拉 Model Y 大概可以并称当今汽车圈的「身价双雄」。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眼看着自主品牌纷纷出招,DM-i 能否守擂成功?各家车企又能否抢回 PHEV 的蛋糕呢?

Round 1:

PHEV 从「政策产物」到「增长利剑」

就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有媒体报道奥迪将停止在中国推出插混车型,大众相关发言人则直接表示:「我们将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留给中国制造商。」

要知道 3 年前,德系插混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超过三分之一;到了 2023 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已经降到 7%。相对应地,今年第一季度,国内自主品牌 PHEV 车型销量占 93.5%,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图片来源:见水印)

如果是几年前,这恐怕是不敢相信的事情。当年国内的混动市场是日系两田的天下,主力是在内燃机系统基础上加了小电池、小电机的是油电混合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 HEV),用小电机调节发动机在高效区工作,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而加了大电池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 PHEV)则以豪华品牌为主,更像是为了新能源积分政策或碳排放而推出的「政策产物」。毕竟,PHEV 需要在内燃机系统中再塞入一套电驱动系统和大电池包,结构复杂度高、成本高昂,各个方面都吃力不讨好。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对于消费者也一样:不论是 HEV 还是 PHEV,当时的混动版本都要比燃油版本贵出 2~3 万。手里的算盘一打,开几年才能省下 2~3 万的油钱,这算是提前消费了。

最后直接反映在销量上就是:2019 年,国内全年一共卖出了 20 万辆 PHEV 车型,市场渗透率不到 1%,其中排行榜第一是宝马 5 系 Le。到了 2023 年 4月,国内单月 PHEV 车型的销量就超过了 16 万,市场渗透率达到了 10%。

故事的转折出现在 2021 年初。2021 年 1 月,比亚迪经历了之前十几年里三代 DM 技术的迭代后,终于推出了第四代 DM-i 技术上,随后推出搭载的车型比亚迪秦 DM-i,带起了 PHEV 销量风潮的还是 DM-i。

原因很简单:高性价比,无论是买车的价格,还是用车的费用。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根据比亚迪给出的数据,DM-i 超级混动技术在 81%工况 EV 行驶,18%工况高效区串联行驶,99%工况电机驱动。混动中电机的存在不只是为了调节发动机效率,而是搭配大电机和大电池,直接参与车辆驱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用电省钱这个道理,似乎比提高发动机效率省油更直观。而且关键的是,随着 DM-i 用七合一的EHS电混系统取代了传统变速箱,插电混动的价格降下来了。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以 DM-i 第一款车型比亚迪秦 Plus DM-i 为例,其 DM-i 版售价 10.58 万,比 EV 款低了 2 万;与同级别的燃油车在同一个价格区间。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PHEV 这个曾经复杂、笨重、成本高、吃力不讨好的「石头」变成了一柄利剑:可油可电,既没有里程焦虑,用电出行还便宜,甚至在很多地区能享受新能源政策优惠。可以说DM-i一手推开了国内PHEV市场的大门。

不过混动的魅力就在于“混”:不同结构、不同技术路线下各有所长。为了尽可能平衡经济性、动力性、平顺性和成本等指标,近十年来自主品牌们在不同技术路线的尝试:长城柠檬DHT,吉利雷神、奇瑞鲲鹏、广汽GMC2.0、长安蓝鲸iDD......这个过程就好像在修炼内功,随着自主品牌新一代混动技术们亮相,各家内功修炼完毕,到了上台较量的时刻了。

Round 2:

修炼内功,PHEV 的 n 种打开方式

去年大家一定被这些名字困扰过:DM-i、DHT、DHT Pro、GMC、Hi·p、C-DM……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谁家的混动技术更好?

尽管这些混动技术的名字不同,不过它们都属于一类技术:插电混动技术。目前自主品牌主流的插电混动技术都选择了串并联模式,通过电机和内燃机串并联合作来驱动车辆行驶的技术。在车辆行驶时,驱动电机既可以单独驱动,也可以与发动机串联、并联共同驱动车辆。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在发动机与驱动轴之间不同的位置设计不同的电机和变速器,决定了各家技术路线和名字的不同,衍生出了:单电机版、双电机版;变速器单挡直驱、2挡DHT、3挡DHT PRO等不同的架构。但最终目的都是让发动机尽可能在高效区参与工作,省油,兼顾动力性和驾驶体验。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发动机在2000转120N·m附近时热效率最高)

01

「经济适用型」单挡直驱

正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在如今新一代混动技术上,或多或少能看到本田 i-MMD 的影子:双电机、单挡直驱,走大道至简的路线。当然国内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优化,从以油为主、电为辅,改成了以电为主,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DM-i、东风启辰i-DD等。

比亚迪 DM-i 采用 P1+P3 构型,P1 电机负责发电,P3 电机是驱动电机,位于离合器后。DM-i 采用单挡直驱模式,离合器结构相对简单,平顺性好,没有换挡的顿挫感。同时传输路径短,能量转换效率高。离合器断开时,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可以完全解耦。

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以电为主,根据官方给出的信息:99%工况由电驱参与。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由于电驱参与了几乎全部工况,对于方便充电的用户来说,日常使用成本低。

相应地短板就是,由于只有一个挡位,只有车速达到一定速度时,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的热效率才比较高。因此 DM-i 设定在 70km/h 以上,发动机才能介入驱动。对于对低于这个速度时超车、爬坡动力性有需求的人来说,性能有待提升。

总结起来就是:这是一款服务于经济性的技术,是插电混动里的「经济适用型」。

02

给变速箱加挡,覆盖工况更广

单挡直驱的「简洁版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的时机,为了拓宽发动机参与驱动的高效工作区范围,有更好的动力性,衍生出来了给变速器加挡位的各种模式。

比如,长城柠檬 DHT 和广汽 GMC2.0 就是在 P1+P3 架构基础上,采用里两挡 DHT 变速器。以长城柠檬 DHT 混动为例,由于两挡变速器的存在,当车速达到 35km/h 以上时发动机就可以直接参与驱动。而且两个挡位的作用下,发动机能在低速时经济直驱,高速时换挡到动力直驱,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相应地,两级变速箱对于换挡平顺性、系统集成度都提出了要求,这套系统前期成本和用户后期维护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给变速器加挡这件事儿上,继续做加法的还有吉利雷神电混和奇瑞鲲鹏混动,都采用了 3 挡 DHT PRO。吉利雷神电混采用 P1+P2 架构,驱动电机位于双行星齿轮构成的三挡变速器之前,驱动电机体积小、整套系统集成度高,便于搭载不同车型。奇瑞则是 P2+P2.5 架构,通过 3 个离合器共同构成了一个三挡双离合变速箱。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三挡 DHT 最直观的优点就是发动机高效参与驱动的范围更宽了,吉利雷神电混在 20km/h 时发动机就能参与驱动,不用担心起步时动力不够或者低速爬坡等问题,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的动力性也更足;同时几乎针对每种工况场景都有相应的模式,比如奇瑞鲲鹏就能实现 3 挡 9 模式 11 种组合,燃油经济性好。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双离合器的存在让发动机没有办法直接驱动车轮,能量传递路径变长后,效率也会一定程度上有损失。
同时,三档变速箱的结构更复杂了,对于车企的集成能力、解决换挡顿挫感问题和成本问题的考验又近了一步;对于消费者来说,未免不需要考虑后期维护问题。

03

单电机+大电池的少数派

除了前边双电机的方案,在以往的豪华品牌中采用单电机技术路线的并不少见,如今采用单电机模式的就是长安蓝鲸 iDD,采用 P2 单电机构型。这套系统的优点是采用一个大电机,动力性强;但缺点是 P2 单电机只有在怠速下才能发电,无法一边驱动一边发电。因此,馈电油耗高。

所以长安的解决方案就是给 PHEV 车型配置大电池包,以长安 UNI-V 智电 iDD 为例,作为一款 10~15 万级紧凑型轿车,标配纯电续航就有 113km。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从技术来看,各有所长,几乎没有哪一条技术路线是完美的,而脱离开产品的技术也没有任何评价的意义:单挡直驱结构简单直接,以电为主,对于车企和用户来说性价比高;两挡、三挡变速箱动力性上限提高,相应地结构复杂度升级。

因此,对于手里握着各种混动技术的车企们来说,内功心法练得再好,如何具体出招、用在什么样的车型上才是真正的较量。

Round 3: 田忌赛马,各出奇招

所谓抛开产品谈技术就是耍流氓,适合的技术放到恰当的位置上,优点才会被放大,也就是老祖宗玩的「田忌赛马」。

如果说去年 PHEV 市场是比亚迪一家独大的化,今年各家自主品牌是怎么玩「田忌赛马」的呢?我们从已经出招的几家看看。

01

比亚迪,将「经济」进行到底

今年对于比亚迪来说,是「守擂」的一年。既然 DM-i 是插混技术里的「经济适用型」,比亚迪就把「经济适用」进行到底。

开年第一件事,比亚迪就推出了秦 Plus DM-i 冠军版,把插电混动的市场下探到之前从没到过的 10 万元以下。之后汉 DM-i、宋 Pro DM-i 相继推出冠军版,不仅拉开了宋 Pro 和宋 PLUS 之间的价格差,DM-i 的门槛价比去年更降低了。特别是秦 DM-i 冠军版和宋 Pro DM-i 冠军,对于 10~15 万级区间的受众而言,「省油」是燃油车时代日系品牌们淌出来的老路。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02

长城 Hi4

用四驱打混动平权

去年,长城把混动的第一张牌打在了魏牌车型上,想通过 2 挡 DHT 在动力性上的优势走高端路线。然而,同时推出魏牌摩卡和玛奇朵 DHT、DHT PHEV 版本,让本来就被名字绕的晕头转向的消费者更分不清了。更何况,直到如今在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心里,混动依然是「省油」的代名词,10~20 万依然是销量的主力区间。

对于长城的柠檬混动来说,兼顾性能和经济性是自己最大的特点;用两挡混动的柠檬 DHT 与 DM-i 拼性价比,未免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所以今年长城在柠檬 DHT 的基础上,用双电机实现混动四驱,推出了全新 Hi4。比目前行业三电机四驱混动相比,省掉了一个电机后,机械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都降低。

而且,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和两挡变速器,也能实现9种驾驶模式,比如,在市区行驶时,开启纯电模式;在市区加速、爬坡,或者亏电时,1 挡直驱,前驱,能够满足经济性;在高速巡航这种纯电模式的薄弱环节,自动切换到 2 挡直驱,效率更高、动力性强;有四驱需求时,开启纯电/并联四驱模式,动力性强。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长城把四驱的Hi4用在枭龙MAX上,用同级别的尺寸、定位、价格与两驱宋Plus DM-i对打,四驱对两驱,错位竞争的机会就出现了。这招“混动平权”还真有机会一搏。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03

雷神电混

把「智能牌」打到混动上

去年的吉利跟长城一样,都吃了「概念杂糅」的亏,把雷神混动用在博越、星越车型上:燃油、不插电混动、插电混动各个版本的后缀,搅得消费者脑仁儿疼。所以,今年吉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立门户」,专门出了一个银河系列。

今年升级的全新雷神电混 8848 凭借「全域三挡」的优势,综合功率达到了 287kW,最大速度达到了 240km/h。手握动力性优势的银河 L7 非常放得下身段,定价上几乎与比亚迪宋 Pro 近身肉搏,两者只在几千元的差价上。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而且吉利银河看准了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的薄弱,把 8155 芯片、三屏组合、超级电脑等一系列智能化配置都按在了车里。在 15 万级混动市场打起了智能牌。

随着纯电动车智能化门槛的降低,消费者对于智能化接受度和需求的提升,在相差无几的价格和配置基础上,智能牌未必不会打动部分消费者。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混动决战光明顶,群雄围猎 DM-i

04

奇瑞鲲鹏

国内和海外市场我都要

就在笔者写这篇文章时,奇瑞鲲鹏超性能电混 C-DM 专用发动机及变速箱正好正式下线,奇瑞这套奇瑞鲲鹏超性能电混也加入了混战中来。

与吉利雷神电混同为三挡变速箱的奇瑞鲲鹏超性能电混 C-DM, 集成度和结构复杂程度很高。之前有不少人质疑,在国内普遍觉得混动=省油的环境下,是否需要用如此复杂的结构换性能?

从去年奇瑞的销售情况来看,大概能看出为什么如此选择。去年奇瑞出口 45.1 万辆,占总销量的36%。可以说对于奇瑞来说,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同样重要。而奇瑞海外市场的主力就是俄罗斯、巴西、伊朗、智利等国家。高纬度、高海拔、极端天气都是需要考虑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相对更侧重动力性的混动技术路线,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在国内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奇瑞鲲鹏混动的竞争力究竟如何,还得等车型正式上市后再比较了。

最后

今年自主品牌的这场混动大战,与其说是群雄围攻 DM -i,不如说随着时间推移,各家技术逐渐成熟,相继推出更有竞争力的车型进入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就如同几年前纯电动车的大爆发一样,选择更多了,大家对于差异化的需求也更加明显,对于短板的容忍度也更低。

未来的混动市场也会像去年的纯电市场一样,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六边形战士」。

DM-i 的先发优势和已经建立的品牌效应能否帮助比亚迪稳住阵地?来势汹汹的后来者们能否抢滩成功?随着新一代 PHEV 车型的上市,这个答案可能在几个月后就会揭晓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