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吐槽了辅助驾驶,今天我们来聊聊智能座舱。其实这个问题我是被身边的朋友问了很多次,所以想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我自己对智能座舱的看法,它到在我心中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用网上的说法来评价传统座舱和智能座舱的区别就是,前者功能非常有限,而智能座舱就符合大趋势,就能够去实现软件定义汽车。但如果我问你,什么样的软件定义的汽车,用户在车中到底享受到怎样的智能体验,你会如何作答?是更精准的导航系统?还是更智能的语音控制系统,亦或者是中控台花几千块加装一个只能跟你用表情交互的小物件?
我们口号喊了非常久,但时至今日智能座舱面对的第一个大挑战是,真正在功能上以及内容上的突破非常有限。我结合用车场景来给大家举例一下用户在车内真正高频用到的功能。
首先第一毋庸置疑肯定是导航系统,第二则是多媒体,包括音乐、在线视频以及一些社交软件等等。中国用户可能比海外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会更强烈,别人一个屏幕就能满足,而我们需要好几个屏幕。再卷一点就是,为了要声音听得更好,人家5喇叭我们15个喇叭,人家是普通品牌的喇叭,我们这边一堆名牌喇叭合作喇叭,以前只用这个听到声音就可以,现在的喇叭还会跟一些声光电结合在一起,烘托一些氛围,但归根到底它不就还是多媒体。
第三点就是车内去接打电话。这里很多网友的逻辑可能跟我不一样,大家觉得传统的车机和以前的手机一样,只能满足基础的沟通功能,但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就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和丰富的设置菜单,智能手机跟功能手机完全是不同的物种。同理,传统车机跟现在智能座舱的车机也是两个物种。
确实智能汽车来到以后,智能车功能越来越多,设置的菜单可能比以前要长三倍。但是我想问大家,车机里面的这些所谓的设置和功能,一个正常的用户会设置它多少次?是不是在他几年开车的漫长行程中,往往就是第一个月甚至第一个星期一次设置到位之后,就再也没怎么去研究里面的花样,发烧友和从业者除外,我们说的是正常用户。
还有厂家经常用来宣传的各种车载APP,实际上真正能优化到可以流畅使用,体验媲美手机端的,并没有几个。我们也可以说因为手机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前于车机,所以导致很多看起来相比以前很新奇的车机功能,在实际应用中都被手机取代了。
下面我们聊聊第二个大点,我觉得过去几年智能座舱这个词真正有机会深入人心,人们真的相信现在的车是智能车,而不是传统车,本质是因为UI的进化,也就是交互界面的进化。就在传统时代你去操控车,就像操控一个传统的按键,诺基亚手机或者是收音机,大量的是依赖物理接触式的这种交互旋钮,按键拨杆这些东西。但今天随着交互的革命,我们开始在传统的交互之外引入了类似于iPhone的触摸屏,类似于 Siri的语音控制,类似于以前在一些数码的产品上用过的手势控制,包括iPhone上非常流行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少量地应用到了新型的智能电动车。其实就是这一系列在消费电子行业已经久经考验,交互界面技术的革新陆续的植入到了汽车领域,从而带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大家别忘了, 我们要的本质是功能,而不是交互过程。
第三点我想跟大家讲的就是为什么智能电动车所谓的智能座舱搞了几年以后就遇到了一个创新的瓶颈,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人在车内驾驶的时候,其实你的精力和你的车内的物理位置,你的手脚眼脑都是受限制的,因为绝大多数时间和绝大多数精力需要用来干一件事情,就是开车。
第二个原因就是其实人不开车的时候人就不会留在车上,这个事情也很重要。你试想如果人结束了驾驶,你还会长久的停在车里,那么车这样一个大智能硬件就有很多的想象力空间,因为它占据了用户的停留时长。但是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车就是一个工具,不会我们长期逗留的一个空间。
最后关于怎么去打破这个瓶颈,懂哥聊聊我自己的看法。
其实如果能解决上面第三点里面的第一个原因,那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于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最有希望的就是高阶自动驾驶来帮我们分担驾驶精力,让我们可以从a点到b点时呆在车内啥也不用管,那智能座舱就有很多发挥的空间。用互联网思维去解释就是提高用户的留存时长,那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营销”他。
因此,一旦L4L5落地那天,人类会非常乐意并且很习惯地留在车内,甚至希望把家里的沙发、电视、办公桌都带入到座舱内。到那时候智能座舱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是减法,车厢内会更加原始,更加朴素的回归到一个室内设计,也就是内饰的本质,这个概念和当时丰田e-Palette概念车提出来的想法非常接近。
智能座舱或者说汽车的内饰可能带给你无穷无尽的这种新体验,我觉得几年前我可能会买单这样的说法,但是今天不再是这样了,我们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的落地过程。经过这几年新势力的洗脑,我们知道了真正的智能座舱应该长什么样,它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不应该是当下的营销噱头。
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上半年销售成绩,1-6月销售新车377821台。
方程豹钛3媒体试驾品鉴会长春站开启,智享科技出行新体验
MG5遭40+车主集体投诉车机不升级,升级仅涂装、氛围灯,名爵品牌“英伦底蕴”与低端务实需求割裂,被批“徒有其表”。
新款欧拉好猫怎么样?价格有诚意,配置有升级,细节也有提升。那么TA会是你接下来10万价位电动车的最优选吗?
如果说五菱mini EV开创了纯电动小车的先河,那么电动MINI和萤火虫的出现,则进一步将纯电小车的精致及个性提升了数个Level,但这两台个性不同的小车,到底表现又如何?该怎么选择?
一汽丰田6月销量大爆发:单月总销72209台同比增长14%,bZ5订单火热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小米YU7“首撞”曝光后,为何网友这次不跟风吐槽了?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上半年销售成绩;1-6月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185157台,占比49%;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226556台,占比60%,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半年增长新记......
城市SUV的“启蒙老师”,本田CR-V5月卖近1.8W台
别克昂科威家族6月销量14,097辆
一汽丰田半年销量大增!累计销377821台同比涨16%,背后有何秘密?
十万级又开卷,海豹06 EV、丰田bZ5、MONA M03也凑热闹
近日,某专业汽车媒体发布的2023-2025年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数据显示
谁能想到,一个被禁赛20个月的斯诺克选手,居然能在业余赛场连赢32场,顺手打包四个冠军,最后杀回职业赛? 这剧情要是放在网文里,作者都得被读者喷“太假”,但赵心童愣是把它演成了现实。 更离谱的是,他还顺手接了个“全球代言人”的活儿,代言对象是比亚迪,而且还顺便提了一辆腾势Z9......
2025年7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6月及整个上半年销售成绩;6月销售新车72209台,同比增长14%;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如今汽车市场下,别的品牌都在降价,特斯拉敢勇气可嘉,涨价了。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本和焕新Model Y长续航版,迎来升级,其中,前者售价已经上调至28.55万元。 新车百公里加速数据从4.4秒变成了3.8秒,似乎是默认标配了原价1.41......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塑造“合资新力量”
25款途观L Pro全系动力升级为2.0T,加上原有的智能化配置,上汽大众在中级SUV市场站稳了脚跟
别克昂科威家族6月销量14,097辆,其中,昂科威Plus单月销量破万,连续9个月同比翻番,1-6月单一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200%,成为15-20万市场最畅销的燃油SUV。昂科威S今年3月焕新上市,与昂科威Plus组成差异化布局,合力开创15-20万级燃油SUV市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