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风日产旗下的众多车型官宣了降价。
7月15日,东风日产劲客和逍客的新增车型上市。其中,劲客 劲情款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8.98万-10.38万元;时尚版、豪华版、旗舰版售价分别为11.98万元、13.28万元、13.78万元,而劲客劲情款同样推出时尚版、豪华版、旗舰版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8.98万元、9.98万元、10.38万元,最高降价3.4万元。至于逍客·经典,新增舒适版、领先版,售价分别为12.59万元、13.99万元,智享版售价为14.59万元,最高降价2.9万元。
7月20日,ARIYA艾睿雅价格下探,并新推出ARIYA 500车型,官方指导价19.99万元。与此同时,东风日产对已上市的车型重新调整官方定价:ARIYA 600版22.49万元、ARIYA 600 Plus版23.79万元、ARIYA Performance版26.79万元、ARIYA Performance Plus版28.29万元。最高降价8万左右。
那么为什么价格一再调整?
很简单,就是销量上不去。
6月日产公布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情况,包括东风日产、日产启辰、英菲尼迪、郑州日产在内,全系车型总销量为69139辆,环比2023年5月增长4.6%,同比2022年6月下滑28%。而1-6月,日产累计销量358509辆,同比下滑24.4%。可以说在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2023年,日产经营多年打拼出来的市场地位,已是危在旦夕。
最要命的事主力车型销量下滑严重,众所周知,东风日产旗下有日产、英菲尼迪、启辰等三大品牌,虽然在售车型多达 20多款,不过主销车型仅有轩逸、天籁、逍客,且全部为传统燃油车型。
轩逸作为东风日产销量支柱,其贡献长期占据该品牌的“半壁江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轩逸销量超 42 万辆,占东风日产总销量近五成。但进入 2023 年,轩逸销量大幅下滑。今年前 6 个月,轩逸累计销量为 16.48 万辆,同比下降27.8%。
天籁今年前6个月销量为39192辆,同比下降47.2%,近乎腰斩。逍客今年前6个月销量为48765辆,同比下降34.2%。去年前6个月销量为74064辆。
奇骏系列也不如意,5月奇骏销量为415辆,6月奇骏销量为1364辆。
而首款纯电车型艾睿雅的销量也一塌糊涂,6月份只卖出了516辆,今年前6个月累计销量也不过1694辆,销量惨淡可想而知。
回到开头,那么降价就能挽回销量了吗?答案是未必!
首先,在新能源赛道崛起的猛烈攻势下,燃油车大盘持续收缩,传统车企的日子逐渐难过起来。再加上自主品牌开始展现实力,危机感最强烈的要数传统合资车企。上面的销量数据已经说明东风日产的存在感在逐年下跌。
同时,过度依赖某一款车型的销量会使东风日产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可以看到,一旦轩逸的销量出现下滑或者市场竞争加剧,东风日产将面临较大的销量压力,可能导致整体销量下降。而且过度依赖少数车型的销售也可能影响东风日产的产品多样化和创新能力。
此外,尽管横居轿车销冠多年,轩逸在内的日产车型有着明显缺点,如动力弱、内饰简陋、用料不足、配置较低等。此外,日产车型钣金薄等缺点,也被批“皮薄馅大”。
并且,东风日产改款车型都未在用料、配置上有显著提升: 中控屏仍然是不足10英寸小屏幕,车机智能化仍然不足,车身依旧偏薄,一直深陷低端化不能自拔。而减配搭载“三缸”直接让奇骏销量暴跌,即便后期加大优惠力度,销量还是萎靡不振。
再来看看新能源部分,早在上世纪,日产对电动化就有所布局,2010年,日产推出的Leaf聆风开始在欧美和日本销售,但并未被引进日产品牌进行国产化。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进入到爆发阶段,同期的燃油车市场却在萎缩,但东风日产对于电动化却未有行动。
直到2022年,东风日产才将2020年就已问世的艾睿雅正式国产,但是迟到的艾睿雅无论从产品力还是售价与同级别车型比没有任何优势,自推出以来其销量一直未见起色。今年2月,艾睿雅全系车型也曾采取优惠6万优惠降价的策略。从销量数据上来看,3月和4月销量确实有所提升,其中4月销量达到了495辆,创下本年度单月销量最高记录。但是从5月开始,艾睿雅销量便开始平稳下跌,6月只卖出了102辆车。
所以,或许会跟艾睿雅一样,劲客和逍客经典全面官降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对销量有所刺激。但长期来看,对于日产整体的销量提升并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
最后,东风日产的问题,从奇骏和轩逸两款车上就能看出来。一对中国消费者太过傲慢,栽了大跟头才知道改变,二是电动化转型太慢,其实这是所有日系车企的通病。三新能源的降价摸不着头脑、更没有底线。如此下去日产只有被淘汰的结果。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极越终于要开始有所动作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日产汽车6月销量快报:月度交付53843辆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公布
独立建渠道,意味着利润分配要变,所以鸿蒙智行五界有了调价的空间。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特斯拉在美败诉:原因为HW3平台车型无法兑现承诺去升级FSD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当去全球化与再全球化交织,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秩序、产业格局、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全方位挑战。
文丨张桔 编辑丨林伟萍
3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一个被高估的“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