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作为业界惯例,属于车企的“规定动作”。本来当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车企主动进行召回,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车企负责任的态度。但事物往往都有两面,如果大规模或者频繁的召回,就会让人对品牌产品产生品质方面的担忧和看轻,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车企用户口碑和品牌形象。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2023年上半年期间发布的汽车召回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发布68条汽车召回公告,涉及29个汽车品牌,累计召回乘用车为247.44万辆汽车,不过召回数量同比呈递减趋势,同比下滑2.76%,召回规模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新低。
而从排名前三的品牌来看,分别是特斯拉和奔驰、宝马。特斯拉虽然销量不如比亚迪等其他巨头车企,但2023年上半年国内召回数据却是登上了榜首。
根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特斯拉先后进行2次进行召回,累计召回110.72万辆汽车,涉及车型包括进口Model S、Model X、Model3以及国产Model3、Model Y。特斯拉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召回涉及110.72万辆汽车,占整个车市召回乘用车总数量的44.75%,也就是说几乎占了一半。并且,特斯拉上半年召回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召回总数(79.15万辆)。不过也有必要说明,特斯拉可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软件升级,用户无需到店即可进行召回问题的处理解决。
特斯拉召回原因是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这也是之前特斯拉引起广泛争议的“单踏板模式”,可以看作特斯拉对产品设计安全隐患的一种预防处理。当然要说这并非产品设计和技术缺陷,似乎也说不过去,毕竟一旦(因为这个原因)出事后果又十分严重。
除了特斯拉外,排名第二的是奔驰,累计召回32.71万辆。进入2023年以来,奔驰共计8次召回,成为榜单中召回频次最高的品牌,召回车型大部分为进口汽车;排名第三的宝马上半年召回26.65万辆汽车,召回车型涉及国产i3、iX3、3系、5系以及进口4系、X4、7系、i4、i7、iX等。
乘龙车主喊话:再撞!理想负责人:再撞!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在国家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革新的浪潮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升级为一级央企,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深蓝汽车作为新央企的新能源核心力量,正以 “智领 2030” 战略目标为指引,在技术迭代、产品力进阶、品牌形象年轻态以及智慧主动服务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打造良性价值......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复盘“多家奔驰4S店关闭”事件:门店退网很正常,用户维权找门店
长安启源A06不仅是超配央企品质的集中展现,也标志着新央企在新能源战略落地过程中,正以更系统、更务实的方式,回应用户对高品质出行体验的期待。
7月31日下午,以“持续向上——汽车品牌的长期主义”为主题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平行分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百余名代表共议中国汽车品牌建设核心路径,聚焦如何以长期主义破解“出口量全球第一、品牌溢价不足”的发展瓶颈,推动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品牌优势转型。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8月1日,上汽智己发布 “恒星”超级增程。
8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7月交付数据,全系车型交付量达50129台。
日前,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盛会不仅是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
理想“被做局” 这次危机比MEGA那次还严重
国际高管加盟 资本化提速 全球化推进 ——新央企新凯程新征程 战略转型纵深推进
2025年8月1日,由山海赋、星程耀、北汽福田共同主导的“房车文旅新生态战略”发布会在北京盛大启幕。
坦克销量下滑,怎么回事?
三家新势力合并:欲与特斯拉比亚迪平起平坐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品牌整合 聚势向新,奕派科技发布重磅战略计划
不止卖车,是在造“智慧出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