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1-7月比去年多卖了99万辆,但新能源车充电矛盾越来越大

1-7月比去年多卖了99万辆,但新能源车充电矛盾越来越大

路咖汽车 2125浏览 2023-08-09 IP属地: 北京
图片
“我就纳了闷,为啥大家插队、占用公共资源,就这么心安理得,面不红心不跳呢?就2022年买车到现在,我因为充电的事儿,已经吵过2次架了。”家住北京顺义区机场附近,在昌平区亚运村汽车市场工作的胡夏,即便自己是“业内人”,也一样遇到了不少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问题。
新能源车越卖越多,加油站越来越难做,而充电站里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新能源越卖越多,很好理解。按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1-7月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量来到了372.5万辆,比起2022年1-7月的零售量273.3万辆,无限接近100万辆,2023年比2022年多卖出了99.2万辆。
图片
加油站难做,也很好理解,尽管7月末《财富》中国500强发布,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位列最赚钱的第二三位,但从财报中,中石油今年一季度营收下降了6%,但利润增长了12.1%。总之,三桶油的利润增长,则是另一个话题。
充电矛盾,2023年指数级上升
而充电站里的矛盾越来越多,从2023年开年到现在平均每个月都会有一起的热门事件,正在以指数级增长。
图片
1月的北方,有每年冬季凌晨4点起床抢车位充电的循环,有春运返乡2000公里回东北,充电14次的Model Y;
2月,上海下文要求扩建公共充电设备,全国恍然发现新能源汽车大城的它,车桩比7.7:1,相当于接近8台车要抢1个充电桩;
3月,每个人都会想起消费者权益,充电桩设备损坏/收费问题成了热点;
图片
4月,5月,两个假期相连,理想在高速服务区和纯电车抢充电桩的吐槽和争议,又来了一次轮回。
图片
图片
6月也不平静,PHEV混动车型在部分城市的部分充电站里,因为充电慢、电池小,被禁止进站。而月底,还有重庆的仙女强行拔掉其他车辆充电枪(正在充电状态)给自己的车充电,引发了热议和报警;
图片
但紧跟着的7月-8月,充电矛盾如同炸锅般开花。先是有博主质疑理想App屏蔽蔚来充电桩,再是上海北京等很多城市的车主发现公共充电涨价,最高超过2元/度,然后是蔚来被道德绑架,新疆地区的充电站被其他品牌的车主质疑,为什么不能优先让外人用,而是优先让自己的车主用,最后逼出了蔚来对外开放充电时间的调整。
图片
8月到现在,则是小鹏官宣严打充电桩“霸位”,发现行为后,经过电话/短信等多次提醒后,将按照1元/分钟进行收费。
甚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高速的发展,接下来充电方面所面对的新生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被燃油车占了充电车位的问题目前还比比皆是,而新能源车越卖越多,更多的PK也纷然而至,且,有不少是当下无法调和的。
图片
比如,插队。网络上很多人发表过相关的经历,自己的车,车头都已经进去了,却被其他人从侧面冒着擦碰的风险抢了位置。以及,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枪,为了提升便利性,算上充电线的长度,其实可以横跨2个车位进行充电,而充电枪也没有明文写着到底归属哪个车位,所以一旦有充电桩发生故障,那发生冲突的概率就不断提高。
图片
再比如,人肉占桩。今年7月,唐山的高速服务区中,有人在车辆未到达之前提前将充电枪抢到手中,且最终(人肉占桩)排在后面的车,先充上了电。
图片
再比如,禁止PHEV占位或充电。对于公共充电桩,这一条不成立,但第三方的私营充电公司,站在商业规则上要保持其盈利,那先天充电就慢,电池电量小充电收费低的PHEV,就好像是饭馆里每次来了只点两盘花生米,但要吃2个小时的客人那样。
再从各省市最新的充电桩建设规划上看,缺口不小,但商机也不小。目前,新能源汽车全国保有量为1620万辆,截止6月底,建成各类充电桩超660万台,换电站超2200座。数据上,相当于2.5台车分享1个充电桩。但具体到不同省市地区,则差异很大。
图片
比如,7月山西省的十四五规划中,计划到2025年,车桩比达到8:1,力争达到6:1。上海目前车/公共充电桩为7.7:1,在北京的2025年目标中,预计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个,匹配支撑200万辆新能源车的使用需求。不过,参考工信部此前提出的“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之中的出入还有不少。
毫无疑问,以上的几个问题,短时间很难调和。需要更多的基建和设施部署,需要明文的限定,禁止,以及调整。而除此之外,其实充电矛盾还进一步延展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更多方面。
蔚来和奔驰合作搞换电虽然不实,但“杂牌”电动车显然很尴尬
更多方面,从最近网传的“奔驰可能要在中国市场与蔚来合作,展开自己的换电业务”说起。
网传消息出现后,我们与蔚来汽车公关部取得相应联系,询问后得到的答复是“没有得到相关消息”。不过参考到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奔驰CEO康林松被拍到在牛屋和李斌会面,蔚来副总裁沈斐在NIO Power Day期间表示的“正在和一些同行洽谈关于换电的合作可能”。不论二者最终是否会在换电方面发生合作,但蔚来以及奔驰,在自己电动车方面的后续发展肯定都是和现在不一样的。
而之所以不一样,因为销量反映出的新消费观。
图片
“就我们平时运营的经历来看,特斯拉/小鹏/蔚来这些有自己专属充电网络的车型,来我们这更多是应急的稍微充一会电。” 星星充电主要负责北京朝阳区的工作人员给出的结论,也同样适用全国多数地区。
“要是方便的话,这些品牌(有专属充电的)来我们这少,而每当开进来一个奔驰或者宝马的车要充电,画风挺冲突的,一辆大几十万的豪华车,跟北汽新能源或者很多网约车停在一起,可真不觉得它贵。”
图片
新能源时代里,没有了内燃机的技术壁垒,性能贬值、品牌贬值、操控贬值,所以一众豪华品牌都在寻求不同的方式建立用户对自身的认知。而自建补能体系,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代价是花费巨大,且充满不确定性。不过,一旦做成,整个品牌的认知也会上一个台阶。
图片
目前,车企在新能源的补能方面,很清晰的分成三条路线,1. 不做特殊动作的,即车主自行寻找充电桩,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充,可以是国家电网、可以是小区里的共享充电桩,也可以是4S店的充电桩,以及第三方充电桩,如果有兴趣,自然也可以去蔚来等其他品牌的充电站;
图片
2. 主要依靠外部充电站,在高频区域有自我布置,同时对外有较多合作。使用这种方式的包括宝马、福特、岚图等不同的企业,不过多数是进行的技术合作,比如能在车机上更准确的查到信息并进行导航,抵达充电站之后也能直接识别车辆,插枪即充,不用扫码或者进行多余操作。
图片
但,如果是再对比第三种路线,那1和2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了。因为,自建充电网络,一是能让车主使用更省钱,二是补能速度相对更快,三是充电的相关安全性能够提升,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当遇到节假日等使用高峰时,自建充电网络能最大化的提升车主补能效率。
图片
分别解释一下这四点,省钱很好理解,几乎每家此类车企都对车主进行权益的赠送,比如小鹏对车主赠送的1000/1500/3000度/年的免费充电量,蔚来之前延续的免费换电、目前可购买的换电次数,以及特斯拉的每年赠送充电额度。极氪,也给到过1000度/月免费用电额度等。考虑到目前的充电涨价,很多人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且补能频次较高,省钱能力进一步变高。
图片
补能速度更快和安全性提升,一样很好理解,专属协议、液冷降温、专属充电和换电等。而第四点其实已经在特斯拉的大数据中被验证,“三方充电桩会明显降低用户使用满意度”。很多公共充电/三方充电缺乏良好管理,于是有了插队加塞、人肉站位等问题。另外则是归属感,专属网络能更多的给到车主信心,而不是奔驰、宝马和网约车混迹在一起排队摩擦,这种场景引发的新焦虑。
图片
当然了,奔驰现在眼见得是想明白了。今年1月,它在CES宣布,和一系列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合作,开始在北美、欧洲、中国等自建最高功率350kW的充电站,2027年时,北美预计有400个充电站、全球10000个充电桩的规模。
而蔚来和奔驰最近的接触,则不排除在这一方面有所思考。而其实理想现在砸钱在做的各类充电站,除了是为了接下来的纯电动做准备,更是为了让自家的车主少骂几句,少看一些别人的眼色。
没有自建网络,充电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奔驰想明白了,宝马新动作的时间预计只是时间问题。特斯拉靠着自建网络在北美拿着充电、用户满意度的话语权。
销量数字展示出来的各种差异,自然会让所有人都清醒的认知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是什么运行逻辑。
2023年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101.92万辆,纯电动售出10.26万辆,中国市场整体交付37.72万辆;
宝马全球半年销量121.5万辆,纯电售出15.29万辆,中国市场整体交付39.25万辆,其中纯电车型4.48万辆。
奥迪全球半年销量(计入宾利、兰博基尼等)为91.9万辆,纯电售出7.56万辆,中国市场整体交付近33万辆。
从其内部的数据对比来看,中国市场依然占据着极高的全球销量比例,但这些品牌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则显而易见。
图片
另外,再对比一下中高端/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数字,与是否有专属充电网络的关系,也能得到相应的对照关系。尽管上半年遭受很多质疑,不过蔚来依然售出了5.5万辆成交均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而7月则是成为了蔚两万。即便是上半年没有爆款且经历组织架构调整,小鹏还是卖出了4.14万辆,近几年刚刚登场的极氪,则交付了超过4万台。
而有着1600多座超充站、10000多根超充桩、100%覆盖了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特斯拉,目前尽管还未公布半年的交付数字,但5月超过7万的表现,可见一斑。
写在最后
当然,自建充电网络并非对所有车企都是灵丹妙药,特斯拉亏损了17年,蔚来2022年145亿的亏损中,小鹏2022年91.4亿元的亏损中,其中的部分均与自建充电网络有颇深的关系。
但,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入这样的队伍。比如特斯拉充电网络对外开放,再比如大众、理想、埃安等,之中不乏是销量上的头部企业,转型速度上的头部企业,它们的新思考所体现出的,正是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充电矛盾,并将之解决。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