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路咖汽车 4浏览 2023-08-20 IP属地: 北京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6月30日晚上20:30分,元高的微信连收了5-6条消息,话题全都一样“马自达3昂克赛拉(你之前买的车),现在官降了最高3万元”。车是好车,开是好开,但无奈入门版现在最低价不到9万元,已经比很多国产A级轿车价格更低。而随后的7月里,2.5万-3万元的官降力度下,昂克赛拉的销量从6月的1587台,增长到了7月的2891台。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降价不一定卖的出去,但不降价就差不多等于没人来看。”从今年6月开始,这已经成了汽车市场里新一轮的铁律。和3月的二线品牌大降价、主流品牌小降价的赚眼球不同,从7月开始,到8月现在的新一轮降价潮里,已经是主流品牌纷纷下场。

连续的降价潮,没有一辆车能称得上“值钱”

“我们现在根本没法和来看车的人聊价格,人家从X音、X书上看到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低,现在卖大多数车,(人家)心里就是带着主意来看看能不能再便宜点的。”北京的销售顾问这样说,上海的也是这样反馈,从一线城市,再到武汉、郑州、石家庄、西安,市场终端的表现已经一致。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而如果想这种情况不发生,那只有一种可能性,除非你是比亚迪或者特斯拉,是拥有市场定义权的车企。就好比,今年1月特斯拉官降之后,全国的体验店里人满为患。再比如,即便是眼前已经是它2023年在中国的第四次降价,整个市场里几乎所有品牌都在降价,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已经麻木。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它却依然能靠着一手Model 3补贴8000元的保险,Model Y两款最难卖的配置-长续航、高性能版分别官降1.4万,把自己在全国的相关库存清了一波。

8月14日周一,突然官宣之后,在北京单店一个月能卖2-3台的Model Y高配,当天完成了20台订单,单日销量的增长幅度是300倍。提车周期,也从之前的2周,变成了现在的5周左右。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就和上次、上上次一样,当特斯拉的主力车型开始降价时,不具备市场定义权的车企将不得不跟着降。于是,一切如下:

不降价的蔚来,在7月官宣,变相降了3万,让自己的7月销量,从蔚一万变成了蔚两万;

7月和8月,原本中国销量龙头的南北大众,分别入场新一轮降价潮,途昂最高6万、朗逸新锐入门价7.99万、大众ID.3入门价12.59万、380TSI高功率车的综合优惠4万,这一系列的限时优惠政策算是力度不错,但再叠加上汽大众4S店里的一系列终端优惠,翻译一下就是“比往年的最低价还能再便宜1.5万,甚至是2.5万”。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甚至是新势力最不愁卖的理想汽车,也在7月开启了一波1万元的补贴政策(以顺义区/绵阳的消费补贴为落点),最终的结果是,7月销量再破3万。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主流品牌里参与其中的,还有极氪对极氪001最新一轮的限时优惠3-3.7万。而如果能把哪吒和零跑也算作是主流品牌的话,这份官降名单里还会加上,不断变价的零跑(12月涨价,3月降5万,8月降2万),以及出了新款定了低价的哪吒,老款哪吒S不得不官降2.6-4.9万,让自己的库存车不至于砸在手里卖不出去。

而那些销量上没那么主流的品牌开始官降,以及很多传统强势品牌虽然没有直接宣布官降,但它们也一样在做同类的动作。“如果觉得直接官降效果不好,那么就给新车定一个低价格,或者是在4S店终端把价格进一步降下来。”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比如吉利银河L7和哈弗枭龙,分别把插混SUV的价格拉进了13-14万元之间,比如理想正在布局的对标宝马X3、奔驰GLC的理想L6,价格肯定在30万元内。再比如,东风本田的思域入门裸车价降到了10出头,比往年便宜2万-3万,以及日产如今卖爆了的奇骏e-POWER四驱版本,主流日系合资SUV的四驱车型第一次进入了19万元内,而且还配上了混动。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但,一次降价潮不会让消费者认知重铸,而连续的降价潮则会。比如近20年前,比亚迪刚刚进军汽车业务时,模仿丰田花冠造出的比亚迪F3,只定价在7.28-8.98万元,用5年的时间,把原本入门都要13.98万元的丰田花冠,指导价打下了4万元,到2009年变成了9.98万元。

更便宜的车价自然对消费者是好事,但所有车企、车型几乎都在降价,则带起了物极必反的连锁效应。相对少数的刚需群体,在促销之下进行了冲动消费,而多数群体,开始了更长期的观望。具体的消费观望案例不胜枚举,也就不如不举。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而尽管很多车企每月初的销量报告上数字十分好看,但从整个市场的月销量(乘联会数据)上看,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89.4万辆,同比下降2.6%,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7.5万辆,同比下降2.3%。

6月、7月连续的降价潮,造成了市场虹吸,头部主流品牌吸取了更多的销量,但整个车市的消费力降低。而在汽车消费者群体里的概念则变成了,原来的车,不值那么多的钱。

二手车残值也崩了,汽车消费欲变成了什么?

认知崩塌,于是二手车残值顺势跟着下滑,直接反应给消费者的就变成了,这个市场里绝大多数二手车也已经不值钱,即便它是日系车、保时捷。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二手车残值数据中,2023年前半年里,丰田的三年新车保值率从2022年的77%变成了如今的70%,本田从70%变成了67%,日产为61%。而2023年的二手车成交均价,相比2022年同期,也下降了4000元-1万元之间。

大面上的数字,或许不能让人有特别深刻的感知,但具体到车型上的案例就清楚多了。2020年购买的特斯拉Model 3,如今的残值在14万元左右,原价30万,相当于1年亏掉5.3万。没有连续降价的企业,目前残值也是压力山大,最早一批的蔚来ES6,彼时落地接近40万元,如今残值19万元。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买车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二手车残值却越来越低,实际上这已经完成了汽车消费门槛变低的对冲,普通人算一笔账,其实和没有降价潮的时代也基本相仿。

而另外一个关键变量则是,从车企,再到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暗战,而是明战,换言之,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选择越来越多,但选择与选择之间,却在白热化的争斗。

车企与车企之间的举报,不过多展开,随着时间终于会有变量。而在销售终端,这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不少消费者的选择。因为一切尚无定论,消费者选择,要么两家都不选,要么是按自己的理解选边站。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而零部件方面白热化的竞争,如今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最为明显。比亚迪在如今的销量成功,一定程度上与刀片电池强相关,使用磷酸铁锂,安全性较三元锂更高,同时磷酸铁锂先天有成本优势,所以价格能做到更低,同时经过比亚迪对设计、结构、原料的优化后,电池容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大。

所以,近3-4年之间,比亚迪以及磷酸铁锂,面对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路线,实现了很快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瓜分。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中国市场装车量31.79Gwh,市场份额约50%;

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中国市场装车量9.48Gwh,市场份额约14.9%;

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据则变成了,宁德时代为142.02Gwh依然为冠军,但市场份额较2021年却下滑了3.9%,为48.2%,比亚迪电池装车量则增长值69.10Gwh,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至23.45%。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不过,就在2023年的眼前,宁德时代开始了相关反击,主打超充的神行电池将在2024年Q1开始进入市场,主打的技术特点是电流来到4C级别,最高充电10分钟补能400公里。

同类技术的竞争,无疑也带来了更多的消费等待和消费预期。在宁德时代相关技术发布后,下方的评论区里,有很多人开始预期,2024年年初随着这种技术的落地,电池价格相比现在的三元锂电池会进一步下降,最终能享受更快充电速度的同时,车价还得继续下降。

那么,如果不是刚需,不着急进行购买的话,等等党终将胜利。

写在最后: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本质上,汽车变了,所以相关消费发生变化也属意料之中。但,当前的冲突在于,多数消费者还在用上一阶段的汽车消费观念,去匹配新的汽车消费逻辑。10年前,我们曾经历过诺基亚、摩托罗拉所统治的传统手机,被苹果、三星、小米、HTC所改变的智能手机时代。

那一时期带给我们的结论是,等等党终会胜利。因为,技术进步越快,早期产品的价格/残值崩塌也就越快,换言之,消费者亏得越多。

所以,如今的车价下降,其实更多吸引到的是刚需用户,他们能保证消费的基本盘。以2023年1-6月的表现来看,汽车产销同比2022年仍处在超过9%的增长状态,而在乘用车领域,销量1126.8万辆,较2022年增长8.8%。汽车在如今经济动荡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了支柱作用。

但,车价崩了,他们不买的情况也在现实的发生。这里的他们,指的是手握相对充足资金的换购/增购人群,目前有车使用,但并不着急。这,才是接下来的汽车产业进一步爆发的中坚力量。

降价潮对销量刺激有限,但不想买车,不止因为缺钱?


所以,只用收入变低不想买车来参悟当前的市场,不能作为绝对因素。而比较值得期待的那个点则是,新的消费时代里,新的汽车政策/汽车技术落地之后,整个市场的大反弹。

政策,就比如自动驾驶法规,让人能真的在车里合法玩手机,甚至是喝了酒都可以坐自己的车回家;

而技术,则是内卷到头,那时的市场重新成熟,汽车消费的徘徊和纠结,终会终结。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