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电动湃 0浏览 2023-10-27 IP属地: 上海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时至今日,零跑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依旧是那辆小轿跑S01。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略显滑稽的S01也代表着零跑,作为一个新成立品牌在面向市场中的一个选择——以一款跑车来进入汽车市场,这也是复刻了其他友商的做法,比如蔚来的EP9以及前途K50。

但相比之下,总感觉零跑S01的技能树点得有些歪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如今的零跑汽车,虽然不像“御三家”那样,总是被各路媒体包围,身边环绕着各种话题,但凭借着自身在20万元内市场的辛苦耕耘,已经稳居新势力品牌销量前五。

正是这个向来低调的品牌,最近搞了个大新闻。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10月26日,零跑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宣布,Stellantis集团计划投资约15亿欧元以获得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这将使Stellantis集团成为零跑汽车的重要股东,并在零跑汽车董事会获得2个席位。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此刻的朱江明,内心一定是非常开心的。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一是,在一周前,零跑公布了其第三季度的财报,毛利率由负转正了!

在上文提到的新势力品牌销量前五的品牌中,零跑的毛利率是最后转正的。但也总算证明了其当下的经营思路可行。仅靠造车能赚钱,未来可期。

第二,无疑就是这笔15亿欧元的大生意,终于敲定了。

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零跑为Stellantis供应增程车/电动车的核心架构。通过技术输出,利润更可观,未来更可期。

这也是零跑汽车最渴望做的事,朱江明就曾说过,零跑希望定位于整车厂与供应商之间。

在双方确立了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后,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还将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为“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的合资公司,提升零跑在中国、欧洲及全球其他地方的销量。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这家合资公司,除了将会拥有零跑在海外市场的独家出口与销售权外,还将独家拥有在当地市场制造零跑汽车产品的权利。

这样来看,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不论从资金、股比,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来看,层级都要高于大众收购小鹏的4.99%股份。

这将是目前的新势力与国际汽车集团合作的独一份。

此外,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之间还有过一段轶事。

在去年,同属Stellantis集团的广汽菲克退出中国市场时,就有新闻传出零跑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与广汽集团商讨接受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的可能性。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如今,在有了Stellantis集团撑腰后,零跑无疑将会在这笔谈判中抢得先机。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双方的合作中,零跑的技术,正是Stellantis所看中的。

在今年7月,零跑宣布进入了LEAP 3.0时代,其中核心就是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对于车企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高度集成化,节省大量零部件、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此架构下的首款车型为零跑C10,这是一款定位低于C11的SUV车型,参考目前C11增程版14.98万元的起售价,C10的起售价会更低。

以目前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本土生产的车型来看,2022年东风标致平均单车售价14万元,雪铁龙平均单车售价15.4万元。

双方达成合作之后的首款车型,大概率会拿零跑C10增程版作为原型车,并换壳标致、雪铁龙进行销售。

在标致和雪铁龙的品牌溢价能力下,增程版加2万元卖15-16万左右,正好与标致和雪铁龙当前的平均单车售价吻合,这么定价,销量一定是可观的。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这么做对Stellantis集团来说有两大好处:

一、以零跑C10增程版作为原型车,挂上标致或雪铁龙品牌,或多或少能直接盈利;

二、更有利的是,可以大大提升标致和雪铁龙品牌在国内的销量,提升市占率,对这两个处于危难之中的品牌而言,市占率几乎可以和品牌形象划等号。

说完了宏观层面之后,还有一笔经济账。

对于Stellantis来说,投资零跑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只花了一个月的公司净利润,就买下了零跑20%的股份。

同时,零跑还有着不错的即战力。这个即战力的前提,便是开发一款新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与金钱成本。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零跑的合作还在于Stellantis集团想要强化中国市场的表现。

近几年来,随着长安PSA解体、广汽菲克终止合资,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式微更加显而易见:上半年,它在华的唯一合资企业神龙汽车累计销量4.42万辆,同比减少21.56%。

不过,在实行了“轻资产”之后的Stellantis在国内市场的活跃程度,不减反增。

在保时捷宣布不会引入911 GT3的大背景之下,Stellantis依旧先后引入了玛莎拉蒂MC20、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GTA/GTAm三款性能怪兽。此外,阿罗最近还引入了全新的紧凑型SUV Tonale。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此外,周冠宇成功与阿尔法·罗密欧F1车队续约一年,2024年的中国大奖赛将首次出现中国车手本土作战,届时肯定会有大量的媒体与车迷进行传播。

这波流量,Stellantis集团实属拿捏了。

反之,零跑看中的,则是Stellantis在全球市场的版图。

朱江明曾说,汽车产业很难一步到位,不是整车出口,或者车企到国外建厂就可以,只有通过各种模式去拥抱,才可能把中国汽车融入到全球去。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其实除了Stellantis集团外,零跑还与大众集团等其他企业进行了合作讨论。“只是Stellantis集团的推进更快速一些”。

由标致雪铁龙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合并而成的Stellantis集团成立于2021年,由于这两家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双方的合作还一度被称为“失败者联盟”,

令人“失望”的是,合并之后的Stellantis集团在全球版图中依旧有着出色的财务表现。

在今年上半年,其净营收达到984亿欧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109亿欧元,涨幅达到37%。大本营欧洲和北美市场同期的销量分别为147.8万辆、102.3万辆,有着不同程度的销量增长。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同时,在新能源市场上,Stellantis的表现也不错。从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上来看,Stellantis旗下分别有1款与2款车型进入了插电混动与纯电动车型的销量前十。

此外,将自主品牌车型出口这件事,Stellantis集团也有自己的经验之谈。早在2021年,合并之前的菲克集团运作了广汽传祺GS4的出口事宜,并换标成道奇酷威在墨西哥等地进行销售。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随着这笔交易达成,想要将电动车卖到全世界的零跑汽车距离这个愿望更近了一步。今年6月,零跑汽车已经交付第2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继“蔚小理”后又一家达成这个成绩的造车新势力。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在经历了中国汽车起步阶段的市场换技术,中国选手终于迎来了反向输出的历史性时刻:在新能源汽车风向标不断向东转移的过程中,以技术合作换资本成为新的合作形式。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相当于它们在行业内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全球电动车项目上开展合作,以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打造电动车企业为合作目标。

与以往中国品牌通过当地经销商合作,或与当地汽车制造商合资成立公司不同的是,此次零跑通过合作方组建国际化的合资公司,也将其全球化布局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即能够在当地市场实现出口、销售及生产制造一体化的纵深布局。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依靠轻资产布局与Stellantis集团的成熟商业布局,零跑汽车正成倍放大其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不仅如此,更可以预见的是,零跑全域自研规模化优势及成本控制优势将愈加凸显,零跑实现技术创收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将快速放大。

在电动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中,自主品牌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达到80.2%;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达到631.3万辆和627.8万辆,分别增长33.7%和37.5%。2015年至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实现全球第一。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如今,零跑汽车作为对外合作的又一家自主品牌车企,不仅昭示着中国车企的实力,也证明了电动化趋势的滚滚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先进技术终将跨越国别与政治的鸿沟,搭建出一条消除误解、减少对抗的交流路径。

牵手Stellantis,零跑这次真的“领跑”了?

带着节省成本为目的搞“全栈自研”的零跑,优先受到了二线合资品牌的青睐,这条路走的算是对了。

在欢喜之余,零跑也应注意到自身存在的重大问题。

比如零跑在智能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或者说整个智能系统)这种更关乎品牌形象,更代表核心竞争力的方面,进展一般,用避重就轻和蜻蜓点水形容零跑的自研比较合适。

而这,也正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与其他车型拉开差距的地方。终究,性价比是生存工具,但不是向上发展之道。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23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