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i尚电动 0浏览 2023-12-01 IP属地: 四川

充电桩运营商,突然又出现两位“新玩家”!

继华为与长安、长安与蔚来以及吉利强强联合的消息官宣之后,近日,汽车业内又有一则重磅消息,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宝马与奔驰在全球市场上处于互不相让的竞争关系,能让两大汽车巨头联手,足见市场竞争的激烈,也侧面透露出这两家头部车企转型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按照规划,至2026年底,该合资公司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约7000根超充桩。首批充电站计划于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充电站建设也将覆盖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实际上,关于补能体系的争夺战,其实从今年年初就已经打响。

余承东在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表示,到2024年底,华为600kW的全液冷超充将在全国部署超过10万个;中石油在汽车市场开拓新业务,开始铺设超级充电桩;特斯拉也宣布,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充电网络的开放范围……

而此次宝马和奔驰的牵手,更是让整个汽车行业都为之一振。

震惊的背后不仅仅只有赞同,质疑的声音反而更大,质疑它们的这次合作,最终的结果会是“赚钱”还是“烧钱”?

其实在近几年的新能源发展上,宝马、奔驰还处于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优势和短板都十分明显。比如宝马的优势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宝马超级充电站项目在今年正式启动,其大功率充电桩最高可以支持600A充电电流。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而奔驰的优势在于充电生态的建立,目前奔驰的公共充电服务已经在全国接入超过50万个公共充电桩,覆盖全国超过340个城市及高速公路服务区。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作为一直以来最为直接的“敌对”关系,宝马、奔驰对对方优劣势的了解,甚至可能比自己都清楚。与其各自为战,不如强强联合,最大限度地综合两者的优势,进行资源共享和长板互补,达成1+1>2的协同效应。

但这样的“互补”产生的效果,不可能是在短期之内显现的,宝马与奔驰所思考的也一定不是当下,未来的五年甚至是十年才是更应该关注的,也是出成绩的时候。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电动君认为,宝马与奔驰已经预见未来的关键点了,“补能速度”与“生态体系”一起加速发展才是良性的。如果没有合作,单一品牌在两条路线上一起发展,可能既“烧钱”又得不到最佳效果,简单来说就是想“赚钱”有点难。

目前,虽然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都在高速增长,但核心最重要的一环“补能”已处在瓶颈期,所以,现在对于宝马、奔驰而言,是抢占未来市场的黄金阶段,毕竟目前已有好几家车企走在了它们的前面。

还有一点,在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上,两家德国豪华车企在华目前使用的仍是经销商制度。两家企业许多经销商合作伙伴都是一家,如果单独建设超级充电站,意味着不同品牌需要在终端重复建设充电设施,这也是重复“烧钱”的一环。

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是“赚钱”还是“烧钱”?

但如果将两个品牌的充电规划合二为一,无论对技术合作伙伴还是经销商都是巨大利好,并且对各方消费者也会产生巨大的消费吸引度。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超级充电站大功率充电布线等工作也会因为双方合作,大大降低当地电力系统等底层技术布局困难。

跨国车企在华的发展需要好的产品、技术、服务等,但最不可忽略的便是与行业、国情以及政策发展保持一致,只要这样,在新能源汽车这条原本充满挑战的战场上,它们才能获得更好的位置,赢得更大的市场。

所以,回到文章标题的主题,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宝马、奔驰这个时候再不“烧钱”谋发展,那未来“赚钱”或许与它们也无关了。

以上图片来源于官方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i尚电动 1.8万粉丝    371作品 关注 一个专注新能源的号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