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系车企比较忙,忙的不是搞生产,提升产能,而是忙于公司裁员,7月份广汽丰田裁员1000人,12月份广汽本田裁员900人,这两家广汽集团旗下的日系合资公司,裁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工人都是来自第三方劳务派遣,并非车企的正式员工。
本来车企销量低迷,降低产能,减少人员都是市场很正常的行为,但是,车企却很忌讳网友们关注裁员的事情,裁员就是裁员了,这是事实,不能不承认吧!真的没有必要再站出来澄清,裁员的是第三方劳务派遣人员,而不是车企的正式员工,这样不免会让劳务派遣的员工感到心寒,销量辉煌时可以共荣,销量低迷时,“劳务派遣”就是炮灰了吗?
日系车企销量低迷的不仅是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两家合资公司,11月份一汽丰田发布了致经销商伙伴的一封信,未来的11月到明年2月份销量全部下调,位于天津的一汽丰田合资工厂已经停止部分老化生产线的生产。
还有日系的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销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以前是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名的常客,进入2023年之后则全部跌出前十名。
2023年日系品牌国内市场日子难熬,燃油车既使加大优惠促销, 销量也很难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一塌糊涂,月月销量低迷,不过呢,日系品牌也在不断战略调整了,至于何时可以恢复往日销量辉煌,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也可能是我太敏感了,看到日系车企把裁员推卸给“劳务派遣”,急于撇清与其关系,心里就特别不舒服,万万没有想到中国合资车企的用工情况,竟然是如此环境,一线工人还在通过“劳务派遣”来规避责任,市场环境不好,“劳务派遣”就成了炮灰,实在是让一线工人心寒。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广汽集团4月终端销量13.8万辆 五一多品牌车型订单量破万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E汽车】SMA架构赋能,沃尔沃XC70率先抢占豪华混动SUV“C位”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E汽车】燃情芜湖 共筑热爱 奇瑞集团运动会圆满收官
全球车企高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
问界M9的成功是“新豪华主义”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颠覆,也是高净值人群消费逻辑的变迁。
智能辅助驾驶也应该有和人驾一样的责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