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汽车通讯社 2954浏览 2023-12-06 IP属地: 上海

提起日系车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表现,相信很多人的印象和我一样,“落后”“慢”“快完”。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至少是舆论宣传里,曾经需要加价抢购的日系汽车品牌造出来的纯电车,相比造车新势力,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思维,还是“落后”了整整一代,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两个物种。

笔者不禁好奇,日本媒体或网友是如何看待目前的电动化趋势?毕竟,在过去的印象里日系车曾长时间引领了燃油车发展,技术积累雄厚;再加上日本人又以“居安思危”著称,日系车企不太可能坐以待毙。

然而一打开日本主流网站,笔者整个三观一下子就被震惊到了。确实,日本没有坐以待毙,只不过是坐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倒闭”。比如日本雅虎上,12月4日的国际新闻热搜榜上“车企连续破产,中国电动车泡沫即将破灭”赫然在列,而且热度上排名第二,仅次于俄乌战争。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中国电动汽车正在集体破产?

笔者战战兢兢地点开网页,以为要看什么了不得的“大瓜”。果然,文章一开头就颠覆了笔者的常识。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中国想要通过电动汽车实现起死回生,然而仅有比亚迪等少数车企是例外,中国车企集体破产。尽管有不少广告,但实际上电车完全没人买,库存堆积如山。比亚迪也开始出口海外,但除了俄罗斯、非洲以外完全卖不动。”

这段话如果不是提到中国和比亚迪,笔者肯定以为说的是日本车企的现状。如果文章说的是真的,那中国新能源车确实离破产不远了。吃惊之下,笔者赶紧查数据确认。刚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在同一天发布了中国11月新能源车的数据,中国11月新能源车批发94万辆,同比增加29%,环比增加6%。今年1-11月累计批发774万辆,同比增长35%,电车完全没人买的话真不知从何说起。

再说比亚迪的出口,按官方数据仅11月就达到30629辆,而且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除了俄罗斯和非洲,元PLUS在泰国、新加坡、巴西等地也都是新能源车销量冠军,也没有看出哪里卖不动,作者也没有给证据。

当然,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中国车企破产。然后笔者惊奇地发现,除了开头耸人听闻之外,后面仅罗列了一些破产车企,像恒大汽车、拜腾汽车、爱驰汽车、雷丁汽车、奇点汽车、赛麟汽车等等,最后总结说“比亚迪也在日本推出了,但至少笔者从没有在街上看到比亚迪的车”,暗示连比亚迪也不行了。当然,现在看不到比亚迪并不稀奇,毕竟黑船来航二十年后才有明治维新。

但是,很多日本网友都会本能地赞同文章观点。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一位网友附和说,中国电动汽车“和以前日本的摩托车差不多吧。日本摩托车企业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家,最终活下来的只有4家。当生产出来就能卖掉的时代过去之后,会进入残酷的生存淘汰。”

对于电动汽车的淘汰赛,中国也有共识。比如美团创始人的王兴曾预测,未来中国国内的汽车格局,可能就是“3+3+3+3”,即“三家央企,三家国企,三家民企,三家新势力”12家车企,其他车企很多都要淘汰出局。但这只是汽车行业的头部效应而已,毕竟无论日韩还是欧美,最终都会只剩下几家汽车巨头来统治整个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形势并没有变。

对于电动汽车,日本都在担心什么?

看完文章才反应过来,日本网上现在也都是标题党,标题和开头耸人听闻来迎合读者,实际并没有什么内容。不过,这篇文章也许不值一提,但这样的文章能够高居日本国际新闻热搜榜,讨论之多,热度之高直逼俄乌战争。

当然,除了那些叫嚣“在中国不行了”之外的情绪留言外,日本网友还是有很多理性的讨论,从这些讨论中,我们能看到日本整体对电动汽车的一个认知。

首先,有计算油电使用成本的对比。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这位网友以“特斯拉和丰田普锐斯”对比,计算了日本油车和电车的用车成本。“把电费换算成汽油价格的话,电动汽车相当于30km/L,和混动车的费用几乎相同。因此,充满电只能跑300~500km的电车,和满油能跑1000km的油车,你会选哪一个?而且电车充电要30分钟,电池更换的话要200万日元(大概10万元人民币),而混动车修理成本是电车的10%左右。我看不出电车在现阶段有什么优势。”

这么一算好像有道理。从国情来看,如果日本电价高,同时混动车又便宜,确实电车没有优势。不过,中国电车的用车成本不到油车的四分之一,性价比更高。在电池维修方面,电车现在主流车企都至少会有八年质保期,很多车企甚至都提供终身三电质保,这一担忧是可以随着电车行业完善而解决的。

其次,点赞比较高的就是从技术层面对电网压力的分析。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这位前电气工程师就从技术上对电车补能提出质疑。在他看来,“不论电池如何轻薄,充电如何快速,在理论上有些问题都无法解决。因为短时间的电气供应过大,现在的电网是无能为力的。举例来说,假如充电100kw持续一小时的话就需要150KVA的变压器容量,如果想要10分钟充满电话就需要1000KVA的变压器容量,如果三四台同时充电的话,功率就会超过2000kw,需要66000伏特的超高电压”等等。

简单来说,这位电气工程师认为理论上,如果大家短时间内同时用超充站的话,电网负荷会过大带不动。确实,如果要发展电动车,这就是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即使放到中国,问题也是一样的,毕竟中国普通小区的变压器容量也就在150KVA到500KVA左右,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当然,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一个途径就是电网升级。比如中国今年9月宣布未来几年投入2万亿进行电网升级,欧盟也于前不久宣布投入4.5万亿对欧盟电网进行升级。另一个途径就是换电模式的推进。换电模式可以起到蓄电池的作用,有助于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从而缓冲电网压力。比如最近长安、吉利等车企纷纷和蔚来汽车在换电领域进行合作,可以说就是在换电领域的布局。

再次,还有网友认为是中国的政策带来的电动汽车增长。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比如这位网友说,中国电车普及主要因为绿牌政策收到效果了。中国第一波快速成长,得益于包括滴滴在内的专车、出租车等的需求,以及富裕阶层的需求,这样也导致中国的电车呈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是出租车使用的非常便宜的电车,另一方面是供给富裕阶层的豪华电车。不论哪一种,都只有大城市才会普及。随着电动车降价,多余的车辆只能出口。

不得不说,这样的分析放在几年前确实还是很中肯的,毕竟中国第一波买电车都确实是富豪以及出租车司机、专车司机比较多。但是,这种情况只不过是初期的情况,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到今年达到38%,从10万以下到30万元以上的纯电车都在井喷式发展,普通家庭换车也会首先考虑新能源车。

当然,也确实有网友提出中国舆论很少提到安全问题。

中国电动汽车泡沫即将破灭?日本网友热议中国电车未来

对这位网友来说,纯电车的SUV等车辆较重,轮胎和沥青的摩擦会增大,产生大量的粉尘垃圾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如果不制造更为健康的轮胎,更为健康的沥青,并不能说电车是对环境友好的。

轮胎粉尘确实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前不久欧盟除了要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之外,也把电动汽车的轮胎问题拿出来说事,未来在这方面可能也会有更为严苛的要求。

重要的不是瞄准,而是射击

整体网友的舆论看下来,点赞最多的普遍还集中在“电车没有任何优势”“日本的混动车才是王道”“中国的电动车破产进入倒计时”等等。可以说,日本网友们看衰中国新能源车的心情,和中国看衰日系车的心情其实差不到哪里去。当然,全面奔溃只存在网友的舆论里,现实情况都不会那么极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仍然在领跑全球,而日系车也没那么容易失败,比如丰田在中国内依然保持了连续五个月的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三季度也说拿出了历史最高收益。

在电动汽车领域方面,日本每日新闻评论说“感觉不到换电车有什么优势,导致日本电动汽车普及缓慢”,同时也说“日系车企一直没有拿出有竞争力的电动产品,所以消费者感觉不到优势”。

但是在笔者看来,日系车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早期也同样存在。日本电动车真的的问题是,日本一直在给电动汽车挑毛病,而中国一直在给电动汽车找办法。如果用射击训练来比喻的话,日本车企一直在“瞄准、瞄准、瞄准……”,而中国车企则是“瞄准、射击,瞄准、射击……”,等到日系车企开始射击的时候,已经远远落后了。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402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