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工信部网站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出现了蔚来的名字。这意味着,蔚来已经获得了独立的汽车生产资质。”
上述消息是近期火爆的热点之一,不仅标志着蔚来和江淮正式“分手”,也让蔚来再度成为了汽车圈的“流量密码”。
在大家都在蔚来身上做文章的此时此刻,笔者其实更想聊聊江淮这家车企。
从一家默默无闻的机械修理厂,成长为国内商用车巨头,再到进军乘用车领域。时至今日,江淮在推进电动化转型的方向上,依旧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如今,江淮已经成长为一家含整车业务、核心零部件、汽车出行、汽车服务的全产业链车企。在今年1-11月,江淮的累计销量达54.85万辆,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
这个数字或许对于其他年销百万的自主品牌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江淮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奖状”。
或许在乘用车领域,江淮的知名度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从江淮的成长故事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诸如努力、拼搏、上进等标签。这些标签似乎都在预示着,在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故事里,江淮从来不是其他品牌的配角。
如果让笔者用一句话总结江淮,笔者认为江淮成功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它是一家时刻都在坚持“自我否定”的车企。
风起于青萍之末
自我否定,其实是一个在性格上偏消极的词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的自我否定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成长的动力。
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只有愿意去自我否定的人,才能及时从过往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从而反思自己,改进自己。
所以在很多时候,人是需要自我否定的,对于一家车企也是同样,这也是贯穿在整个江淮成长史的属性。
1958年,在某个夜晚的巢湖边,巢湖机械修理厂的厂长是否也想过,在完成修闸任务后,巢湖机械修理厂的未来在哪?
是的,江淮汽车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巢湖机械修理厂。彼时的巢湖机械修理厂肩负着修建巢湖大闸的任务,但是在顺利完成任务后,这家企业该何去何从?
最终,修理厂厂长决定将其改为巢湖汽车配件厂,主业也从机械维修改为汽车零配件生产。
在当时,中国汽车产业刚刚开始萌芽,“一汽、二汽”成了国家重点培养的项目,为了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巢湖机械修理厂开始了转型,这也是江淮汽车的第一次自我否定。
在1962年的武汉汽车产品订货会上,巢湖汽车配件厂拿到了包含离合器、制动系统在内的几十个小产品的订单合同,此后长达数十年的造车生涯也从此开启。
有些事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巢湖机械修理厂的转型也是如此。
没技术、没人力、没资金成了他们必须面临的困境,好在巢湖市政府及时出手,为他们提供了建设厂房的资金,他们还向全国多家企业求援,希望能获得设备、技术上的支持。
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妙,在许多人认为他们做不成时,他们往往会突然成功,给你一个惊喜。巢湖汽车配件厂就这样,从一家机械修理厂成长为拥有自主制造整车能力的车厂,尽管在当时,他们的主要工作仍然是生产汽车零配件。
尽管在当时,厂内的业务已经蒸蒸日上,但保持现状又岂是江淮人的风格?于是,在1968年4月,他们的第二次自我否定开始了。这一次,他们拿出来的产品是一款2.5吨级别的平头卡车。
第一批汽车出产后,工厂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这批车定名为“江淮牌”,“江淮汽车制造厂”的名字,也首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江淮汽车制造厂再一次开启了转型之路,而这一次他们决定将目光放在客车底盘上。
彼时,中国的客车底盘基本都是由货车底盘改装而来,但这样做却存在很多缺陷。于是,在第三次自我否定后,通过与国外厂商的一系列合作,最终江淮在1990年开发出了客车专用底盘,正式结束了“货车底盘改客车底盘”的历史,江淮的名字,再一次响彻了中国汽车领域。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江淮人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的终点。
要知道,彼时中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起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汽车民用化的趋势已经愈演愈烈,外资品牌频频进入中国市场,自主乘用车崛起已经成了每一家车企的决心,刚刚完成改制的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也不甘人后,第四次自我否定开始了。
在2002年3月,一辆名为“江淮瑞风”的多功能MPV下线,在2002年甚至占据了国内MPV总销量的60%。
至此,江淮正式进入乘用车市场,推出了商用车、乘用车双线并行的战略,也开启了江淮汽车的加速成长之路。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或许已经知道了,重、中、轻、微型卡车、多功能商用车、MPV、SUV、轿车、客车,专用底盘及变速箱、发动机、车桥……江淮已经成长为中国汽车工业中的庞然大物。
所以你看,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自我否定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不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与怀疑。在江淮人身上,这更多是一种求新、求变的态度,在原有业务饱和的情况下,开拓新业务,养成更加丰满的羽翼,这岂非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
浪起于微澜之间
如果说现在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或许很多人都会知道是新能源汽车。
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江淮的动作依旧很频繁,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江淮人坚持自我否定、反思特质的延续。
除了在新能源领域坚持自我研发外,江淮还积极和其他品牌合作,依旧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而合作的企业主要分为三家:蔚来、大众、华为。
在2016年5月,江淮汽车正式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了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此后多年的时间里,江淮汽车一直为蔚来提供代工服务。
在外界看来,很多人都认为江淮成为了蔚来的代工厂,但笔者认为,双方的合作其实是一种共赢的选择。
要知道,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在早期需要庞大的资金去完成工厂的搭建,而选择与江淮合作,则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事实上,在早期的新势力中,大多数也都采用这种合作代工的方式,如力帆代工理想、海马代工小鹏。
而对于江淮来说,为蔚来代工也具备极大的优势,因为蔚来的车型平均售价都在三四十万元,在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价格体系里,都是妥妥的高端车。能为蔚来的高端新能源车代工,显然自身制造水平也不会差。
尤其是在现如今的汽车行业,品牌向上、车型高端化已经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几乎每一家车企都希望自己能涉足高端车的领域,而通过这次代工,江淮显然已经打响了高端制造的“发令枪”。
其次,便是和大众的合作。事实上,二者的合作早就已经开始,早在2017年,江淮与大众完成战略合作签约后,江淮汽车和大众就进入共线生产时代。之后不久,江淮的乘用车就开始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这意味着在乘用车领域,江淮有了大众汽车的技术支持。
2020年12月2号晚上,江淮和大众合资成立的“大众安徽”宣布成立。其中大众持有75%的股份,江淮占股25%,双方迅速开启了一系列动作:
2021年4月27日,大众安徽MEB工厂开工;
2021年9月23日,大众安徽零部件电池系统工厂开工;
2022年2月23日,大众安徽MEB工厂车身车间竣工;
2022年3月9日,大众安徽研发测试场开工;
2022年5月10日,大众安徽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宣布成立;
2022年6月22日,大众安徽MEB工厂首台白车身下线;
2022年12月7日,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下线;
……
尽管动作十分迅速,但大众安徽基本独立于江淮体系之外,江淮汽车从大众获得的收益显然有限。
此外,大众也好、蔚来也罢,毕竟都是车企,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江淮想做的依然是自己的汽车。于是,在又一次自我否定之后,江淮选择了华为。
说起华为,其实是一家神奇的企业。你说造车,他坚称自己不造车,你说它不造车,它又频频在汽车行业刷存在感。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最核心的智能化领域,华为确实具备实打实的优势。
就比如此前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自从新问界M7上市后,11月AITO问界系列车型的销量就达到了18827辆,仅上市两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27000辆,其实力毋庸置疑。
要知道,华为在汽车领域有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解决方案模式、智选车模式,而智选车模式则一直被外界认为合作最深度的模式。
而本次双方合作的车型,一直被外界传为是一款足以对标迈巴赫的高端车型。
要知道,迈巴赫可是豪华品牌中的豪华品牌,如果放在十几年前,拿江淮的车型对标迈巴赫,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但笔者认为,如今江淮完全有这个资格,这并不是玩笑。
毕竟“蔚小理”的价格就已经达到20万-40万元的水平,对同价格区间市场的燃油BBA车型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迈巴赫所在的高端燃油市场,其实也并不安全。
举个例子:劳斯莱斯算是豪华中的豪华再豪华,其首款电动车闪灵一经发售,便订单量火爆。在今年5月份,其高管便表示:“如果现在下订单,可能交付周期超15个月,到2025年才能顺利交付。”
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劳斯莱斯的品牌效应加持,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即使是劳斯莱斯所在价格区间的电动化车型,依然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
另一方面,迈巴赫所在的高端市场中,电动化车型还是一片蓝海,市场也并没有多少竞品,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此市场的电动车,江淮无论如何也能吃到“先发”的红利。
或许很多人会疑问,江淮真的有对标迈巴赫的实力吗?
其实从这篇文章中,就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了。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江淮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否定,成长为一家庞大的自主车企,积累了深厚的制造技术。
在与蔚来的合作中,更是向外界证明了在电动化时代,江淮可以造出价格高达几十万,并且可以在市场上大卖的车型。
在与大众的合作中,更是直接帮助江淮完善了质量体系,并且进行了诸多技术赋能。
再加上本次的华为智选的赋能,可以说,江淮已经具备了高端新能源车制造、技术、智能化水平的企业。
即使是对标迈巴赫,江淮依然有赢的机会。
结语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永远,总有东西要去尝试。”在笔者看来,这句话几乎是江淮发展史的缩影。
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在一次次求新求变中,江淮从来没有停止过尝试的步伐。
它虽然以配件厂起家,但却一直在积累整车制造能力,它虽然起于低端,但却从未想放弃成为高端,就像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将时间拨回1958年那个夜晚的巢湖边,巢湖机械修理厂的厂长能否想到,这家还在为未来迷茫的修理厂,会成为中国主流自主造车企业中的一员?
我想是不会的。因为一代又一代江淮人的努力,已经为江淮赋予了太多可能,它早已不再是记忆中那个稚嫩的轮廓。那么未来的江淮汽车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笔者也无法回答。
但笔者相信,新能源汽车的路还有很长,坚持自我否定,不断求新求变的江淮汽车,一定还会有很多很多精彩的故事要讲。
不知从何时开始,买车变得像是投资期货了。千百年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老规矩,现在也不好使了。不少车友看到宣传一时心动,激情下单之后却陷入了“购车无现车,变相无补贴”的陷阱,让买新车这
进入12月份后,各品牌相继公布自家的最新销量,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日前,《车壹圈》获取了日系三强销量情况,数据显示:11月份丰田在华销量为16.3万辆,同比增长29.3%,也是
日前,我们通过梅赛德斯—奔驰官方渠道了解到,梅赛德斯-AMG PureSpeed正式发布,作为Mythos series系列的首款量产车型,新车定位将高于迈巴赫,采用了诸多创新设计
10月底,欧盟正式宣布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但到了11月,态度又有所松动。德国大众汽车工人罢工、唐唯实辞任Stellantis CEO、号称“欧洲宁德时代”的北方伏特申请破产....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
极越07Passion版,27.99万值不值?
长安启源C798官图发布,分享一下我们在官图上找到的深度信息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
在漳州碧湖万达,汽车嘉年华不仅便利广大车迷和消费者到场参与,还为朋友们提供了一个购物与购车的双重选择。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家庭观念的加深,MPV市场不再是别克GL8一家独大,不少新兴的MPV车型开始在市场里站稳脚跟。尤其是来自丰田的赛那和格瑞维亚,在今年10月份双双交出8千台以上的销量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特别是在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功能方面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问界新M7系列凭借着全面升级的HUAWEI AD
12月9日消息,上汽乘用车正式任命周钘担任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一职。原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陆家俊另有任命。 周钘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长期服务于上汽通用五菱,在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渠道拓展等多个核心岗位得到历练。 加入MG之前,周钘的职位是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传播总经理。 ......
长安启源C798官宣外观,聊聊定位和品控,针对家庭用户的又一抢眼选择
日前,我们通过一汽-大众官方渠道了解到,新款大众T-ROC探歌正式上市,新车此次共推3个配置,指导价区间为15.89万-17.87万元,新车顶配车型指导价下降0.12万元,并对部分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
1、长安启源C798这是对着理想L6来打吗?近日,长安启源发布了全新车型C798的官图,有望于年底正式发布;从设计来看,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前脸是贯穿式灯带和分体式大灯;车身
继第一波悬念图引发广泛热议后,12月9日,长安汽车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又放出了一组新车美图。相较于首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悬念图,这次的图片信息量更大,让这款内部代号C798新车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