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路咖汽车 4013浏览 2024-02-11 IP属地: 中国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当发动机和变速箱都不再是绝对主角了之后,一向显得默默无闻的底盘悬架,成了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共同的炫技舞台。曾经专属高端的双叉臂悬架,似乎瞬间成为必须标配的选择。而麦弗逊式悬架,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白眼”。难道双叉臂真的要一统江湖了?2024年,至少在20万元以上的车型上,不用双叉臂,就是“智商税”吗?

麦弗逊被淘汰,双叉臂上位?

麦弗逊与双叉臂本是两条不同技术路线下的产物,二者并没有技术上的血缘关系。但伴随着汽车工业的进化,它们已经成为乘用车前悬架的绝对主力设计方案。之所以没有血缘关系,是因为双叉臂悬架从一开始就是衍生自赛车领域。而麦弗逊式悬架的诞生,则源于对如何使普通民用车更舒适的思考。简单来说,追求极限操控是双叉臂悬架与生俱来的设计基因,而追求高性价比和舒适性,则是麦弗逊式悬架的意义。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从这个角度来说,难不成时间来到2024年,所有超过20万元的汽车产品,都开始强调运动操控了?这显然不切实际,特别是对于国内用车环境而言,操控甚至都不一定能排得上主流民用需求的前三顺位。当然,非得说双叉臂悬架就是比麦弗逊式悬架,拥有更大的调校极限、更稳定的支撑性,这个说法也没错。特别是在新能源的背景下,由于发动机舱的空间被大量释放,所以原本双叉臂对于机舱的侵占劣势也就不复存在。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但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说,更多的机械结构,同样会加重调校负担。就像突然提供更好的食材,习惯家常菜的厨师,也会不习惯。这意味着,双叉臂的上限确实更高,但下限也不容忽视。而各家对于麦弗逊式悬架的应用,早就炉火纯青。当然,就剩一个下A臂,加上弹簧避震,能够调整的参数余地也不大。类似宝马的双球节设计,已经算是变体麦弗逊中,比较考验调参的存在了。即便如此,在传统车企中跟进该设计的也并不多。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没必要、划不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本就是舒适性取向,对极限操控需求几乎为零,自然没有在前悬架上抛弃麦弗逊式的理由。更何况,车辆的成本是动态平衡的。在前悬架上多花的心思,迟早要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但你很难对着一台MPV车型,要求必须用上运动操控类的双叉臂前悬架,然后在空间方面放任其缩水。总之,双叉臂是否会淘汰麦弗逊,这是个结合车型讨论的问题,而不单纯取决于车价。虽然新能源的兴起,使这个问题变得稍微有点复杂,但仍然是有迹可循的。

什么样的车,才需要用双叉臂?

首先,中型及以上级别的新能源SUV车型,或将逐步淘汰麦弗逊,转用双叉臂式前悬架。一方面因为新能源结构,特别是纯电动结构,对于整车重量的影响,导致悬架需要更好的支撑性。另一方面,麦弗逊式的调校冗余,一般都会以增强弹簧刚性,牺牲车身高度的形式进行。对于SUV而言,过于明显地降低底盘高度,显然会丧失车辆的功能属性。虽说空气悬架可以弥补弹簧刚性与车身高度的问题,但想要配套空悬,在支撑性方面也大概率需要依赖双叉臂结构。这方面,理想汽车或许更有发言权。当然,如果是完全侧重城市属性的SUV,且无对空气悬架的执念,那么对双叉臂的需求也不会太过迫切。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对于中型及以上级别的新能源轿车,则完全看自身取向。因为前面聊到了麦弗逊式对SUV的影响,在轿车方面其实敏感度更低。其次,在同等能源结构的情况下,轿车的车重更低,理论上对悬架的支撑性要求也就更低。所以不是完全依赖操控出圈的新能源中型车,换用双叉臂的优先级并不高。不过当车型级别来到中大型的情况下,对于新能源轿车而言,或许也将逐步换用双叉臂前悬架。除了驾乘质感上的级别壁垒外,对空气悬架的应用,也导致整个底盘悬架结构必须再上一个档次。反过来,空气悬架的使用,也能大幅降低对传统机械悬架的调校成本,为更多新能源车企扫清障碍。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回到传统燃油车维度,由于在车身重量上的天然优势,还有在成本上更多不考虑配备空气悬架等硬件的使用。以及电气化程度有限,导致对包括空悬在内的底盘硬件标定更为困难和局限。总之,燃油车对麦弗逊式悬架的冗余程度,基本要比新能源车宽松一个级别。也就是说,中大型及以上的燃油动力SUV和轿车,才会更多考虑对双叉臂前悬架的应用。其中甚至还得刨除部分纯舒适取向的产品,比如雷克萨斯RX、英菲尼迪QX60等等。当然,同样以这两个日系豪华品牌举例。其中型轿车定位的英菲尼迪Q50L、雷克萨斯IS(国内已停售),却是采用的双叉臂式前悬架。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甚至再看向如今国内火爆的MPV市场,其前悬架结构更是“一锅乱炖”。庞大的车身,高负载的用车环境,并不会一刀切式地导致车企将前悬架的科技树点向双叉臂。诸如别克GL8、丰田赛那SIENNA这样的老牌经典选手,都是大大方方地采用麦弗逊式,完全围绕舒适性来调校。就算是新能源MPV,关于前悬架的选择也并非一视同仁。腾势D9、传祺E9、魏牌高山都坚定站在了麦弗逊这边,显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舒适型MPV。而像小鹏X9、极氪009、岚图梦想家等等,则均衡强调车辆的驾驶操控熟悉,意图在家用市场撕开口子。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它们在性能、配置、续航以及价格上的综合表现。

2024年买车只选双叉臂?20万以上用麦弗逊,都是智商税?


所以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观点,采用什么悬架结构,只与车型的定位属性相关,与车价本身的关系并不大。20万元价格区间,显然无法成为衡量一台车是否应该采用双叉臂式前悬架的红线。作为传统三大件之中,硕果仅存还能保持地位的底盘悬架当然重要。但车辆的零部件毕竟不是孤立的存在,甚至前悬架也只是底盘的一个部分而已。作为消费者,大可不必在纷繁复杂的参数中迷失自我需求,陷入堆料即正义的误区之中。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