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个春节高合肯定是车圈儿最大的话题贡献者,春节前的2月7日,高合召开了员工大会,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坏消息:
1、2024年1月份工资无法按时发放;
2、2023年度的年终奖取消;
后续会采取自救方案,如全员降薪,并且直接建议员工自寻出路;
但是这还没完,节后开工第一天,2月18日高合便有消息传出,停工停产6个月,员工工资也是只发法律最低工资标准,俨然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消息一出,对于不少高合员工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时难以接受,但其实在1月初,就有“高合汽车因为拖欠供应商货款被断供导致所有工作暂停”的消息传出,还登顶了热搜,当时高合汽车官方回应称系谣言,但没想到才过了一个月,事情就发展到了如此地步。遥记2023年中,高合还靠着新车Hiphi Y小火了一把,那为何短短半年时间,高合就撑不下去了呢?
主要原因还是落在销量与资金两个“命门”之上,先看销量,自成立以来,高合累计上市三款车型,分别是HiPhi X、HiPhi Z与HiPhi Y,其中HiPhi Y 是2023年7月上市的最新车型,也是高合汽车起售价最低的车型,肩负着走量的重任。
但可惜的是,高合官方在公布2023年10月交付销量后,便再未公布过交付成绩,而根据其它垂类平台的统计来看,高合月交付均未过千辆,而2023年高合全年终端销量也仅有7840辆,也就是说,在其它品牌以月销过万作为及格线的时候,高合一年的销量还未能突破这一门槛。
而销量始终上不去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两字“没钱”,作为重资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亏本卖车属于行业共识,想要继续生存下去,要么靠自己实力赚钱,能够盈利,比如现在的理想;要么有“未来”,靠金主持续注资或者靠背后的大哥补贴,比如小鹏、蔚来以及一众车二代,但高合明显要啥没啥。
更戏剧性的是,去年6月高合与沙特投资部签署了一项价值约400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旨在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从事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彼时不少汽车从业者都认为高合要“站起来了”,但随后这项投资便没了下文,而且有内部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听到这笔投资到账的消息。
可以说,资金链的断裂已经成为高合汽车的阿克琉斯之踵,而现在的高合,已经与暴雷初期的威马较为相似:全国大面积撤店、供应商讨债、大批裁员……
至于销量为何持续下滑,还是在产品端上,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上不去,下不来”。
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创造作品,而不只是生产商品”,由此不难发现,高合汽车给自己的定位是“艺术品”,想要与一众新能源们划开界限,为此,高合在车型的设计上大下功夫,比如展翼门、对开门等等,而与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相对的则是高昂的价格,其首款车型HiPhi X的价格区间在57万到80万元之间,一度成为国产电动车中的价格“天花板”。
即便是后来推出的相对低价的Y系列,其价格也位于33万至45万元之间,显而易见,高合汽车注定只能是少数“有钱人”的玩具。
但就算做玩具,高合也并没有做到让人满意,去年高合就曾被车主联名投诉 “ 欺诈销售 ” ,要求退一赔三,具体情况为高合宣称 HiPhi X 用了英国之宝(Meridian)音响,但车主拆车发现,实际为国产品牌音响,和路虎上用的英国之宝压根不是一个东西,高合对此也做出了回应,大概意思是我们就是找英国之宝调了个音,这也是行业通用做法,大家不要大惊小怪,话虽如此,但起售就将近60万的车,还这样做,就不合适了吧?
此外,还有不少质量问题,曾有高合HiPhi X的车主找到我们,向我们述说了其用车经历:购车不到一年,保险丝就坏过两个、蓄电池换过一个、顶翼因异响拆过、悬挂避震因异响换过、360全景影像故障等等,虽然4S店进行了免费更换,但可以说,这辆车不是在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使用体验极差。
不得不承认,高合汽车在设计方面确实有可取之处,足够有趣,足够独树一帜,但在高昂的定价之下,高合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大量的负面给本就不足品牌力再重重一击,由此,本愿意尝鲜的消费者也“退避三舍”,毕竟花钱可以,但总得花得有价值才行。
那你说既然高价卖不掉,降价不就好了?对于部分新能源来说,确实有用,但对于高合来说,这招依旧行不通,不仅是与自身的品牌定位不相符,更为关键的是其高居不下的成本,与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不同,高合并没有自主生产的资质和能力,其产品均为江苏悦达起亚汽车代工,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必然无法控制,高昂的成本也封死了高合价格向下的道路,使其只能卡在这样一个“上不去,下不来”尴尬的区间之中。
那问题来了,2024年高合还能再坚持下去吗?笔者的答案是:很难。
想要在2024年的新能源市场继续站下去,需要有这样几个前提条件:一是智能化,从去年年底便兴起的风向,智能化已经成为现在新能源车型的基本要求之一;二是性价比,由增量变为存量的新能源市场已经来到了淘汰阶段,性价比已经成为入局的前提条件,只有足够高的性价比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比如去年年底上市的极氪007、银河E8等等。
而高合明显不在此列,不仅智能化与目前新势力动辄城区NOA水平差距不小,性价比更是寥寥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在2024年这场血色争锋下继续站下去,难度不可谓不大。
写在最后
2020年9月,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广告板上,高合曾高调地向特斯拉发出“问候”:“嗨,特斯拉。你曾说希望有人为世界造出更好的电动车,现在我们来了。”
作为中国第一个上市就定位高端豪华纯电的品牌,我们不能否认它的产品,给日益同质化的汽车市场带来了许多新想法,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独特、有趣的一面,但很遗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总有一些人和物,会成为历史的注脚。
这个世界不缺少一个高合,但也需要一个高合,且看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里,有没有一位白衣天使,会向高合伸出援手了。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重要赛道,近年来速冻食品在消费升级、供应链革新和技术驱动下持续增长。而作为行业龙头,三全食品也是行业内首家A股上市公司,三全食品凭借技术创新、全场景布局和智能化生产能力,不仅巩固了市场地位,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复制范式。
聊一聊上海车展后,奇瑞与星途都有哪些车型值得期待
今年1月,吕先生花15万买了一辆零跑C16新能源车。吕先生说车子开了三个月,中控死机了三次。
未来是否真不需要再买私家车,智能汽车共享化何时能实现?
外国土豪当街拦车欲买走,我感觉车主亏了100万
作为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有点“不务正业”。天天跟着“川普”搞事情,对于特斯拉似乎并不上心,以至于有传言说“马斯克对造车失去兴趣”、“马斯克执意砍掉Model 2项目”。而新一版的传言是特斯拉在另寻CEO取代马斯克,针对这条传闻,特斯拉最近做出了否认。
在本次上海车展中,我们也有幸能够直接与商汤绝影的CEO王晓刚直接对话,去探讨智能辅助驾驶与AI汽车的发展。
独家 | 极氪科技集团管理层调整:林杰全面负责极氪销售与市场
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一季度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50%,但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率出现普遍下滑。
米兰,2025年5月5日——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专为这款最新保时捷车型打造的P Zero R,在运动性能与日常实用性间取得精妙平衡。此外,同步推出的量身定制版P Zero Winter......
问界M8车主交付仪式圆满落幕 开启家庭智慧出行新篇章
问界M8车主交付仪式圆满落幕 开启家庭智慧出行新篇章
这天小编又在4S店里闲逛,想感受一下近期消费宝马的人多不多,各类车型的行情怎么样?突然我发现了并排停放的两台纯电宝马,还都是高性能车,一个i4 M50,一个i5 M60。
魏建军表示,我们已经有了更高效的混联技术,为什么还要做增程呢?#魏建军又给高山整活 #魏牌全新高山 #魏建军回应为啥打死不做增程
新能源时代 为何长城要造4.0T V8?
当前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分化与格局重构,在全面市场化竞争格局下,产业资源持续向优势产区、名优酒企及头部品牌集中。这一发展态势中,行业龙头山西汾酒(600809.SH)2024年度财报彰显出显著的竞争优势。
智能驾驶戴上“紧箍咒”,小米汽车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近日,2025年首场“福特优行创新营”于南京圆满落幕。
谁说老板不能坐三排?魏建军直播亲测全新高山座座皆“C位”
日前,比亚迪发布最新销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