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汽车有文化 6172浏览 2024-02-22 IP属地: 安徽

喘息中的小鹏,如何登上业绩翻倍的“珠峰”?

2024刚开年,马斯克就忙的焦头烂额。

一则员工疑似在Model 3开启自动驾驶时丧生的新闻,使“钢铁侠”再次受到质疑。对此,马斯克回应,“该名员工所驾驶的汽车根本没有安装辅助驾驶功能”。但据当地警方表示,遇难车辆更倾向于在使用驾驶辅助功能。

无论谁对谁错,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再次被摆到了台面之上。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或许他们在看待智能驾驶功能时,有与受难者遗孀一样的感受,即“我们被灌输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因此在2023年,据美国汽车工业调查显示,有近70%的公众表示害怕启用自动驾驶功能驾驶汽车。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而至国内,在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以及深蓝、埃安、岚图与智己等大量的“创二代”中,全力梭哈智能驾驶的只剩小鹏汽车一位。近期,小鹏汽车则宣布,力图在今年实现业绩翻倍,全年销量目标定为28万辆。同时,其披露计划,将在“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方面,每年研发投入35亿元,2024年研发预算同比增长将达到40%。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这场豪赌,小鹏汽车能否一尝所愿?

自动驾驶到底是不是扯淡?

“都是扯淡,都是忽悠,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自动驾驶只是被资本裹挟和炒作的一个概念,最终就是一个高级辅助驾驶”,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去年4月的一席话,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争议。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以华为余承东为代表的科技公司迅速进行了回击,并表示“说自动驾驶是扯淡有两个原因,或者是对行业不了解,或者是故意这样说的”。

争论不仅仅发生在国内,在自动驾驶的发源地即美国,这一功能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直白点说,美国人也已不再相信自动驾驶。

除了上文提及民众调研层面,美国资本市场同样充斥着对于自动驾驶不利的言论,如自动驾驶初创公司Comma.ai的创始人乔治·霍茨(George Hotz)曾经谈到,“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骗局,很多自动驾驶公司已经挥霍了百亿美元,但自动驾驶功能并没有显著的成果。”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这些公司包括研究自动驾驶卡车的Embark Trucks,由福特、大众共同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以及谷歌旗下开始大量裁员的Waymo等自动驾驶企业。从普通消费者到资本市场,再到整个行业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即“自动驾驶始终无法在汽车上快速变现”。

那么,自动驾驶究竟面临着哪些难题?

其一,是产品成本问题。

为了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已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将激光雷达加装到了汽车之上,但单个雷达的成本大概在1000美元左右,在价格战持续不断的今天,一颗雷达的成本很有可能变成杀死产品的毒药。

同时,用户在选装高阶辅助驾驶功能之际,更需要另外支付3-5万元左右的加装费用,受高昂价格影响,特斯拉尽管在国内能够每年销售出数十万辆的产品,但FSD选装率仅在1%左右,在全球其它国家选装率也仅有11%,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其二,则是自动驾驶的技术难题。

就目前来看,自动驾驶仍有大量技术硬伤未得到解决,如涉及到路口车辆转向、行人走向以及交通信号灯的“无保护左转”问题,就是始终悬在自动驾驶头上的利剑。不仅如此,自动驾驶平台的安全信息泄露也始终是一大困扰,据德国《商报》透露,特斯拉曾泄露了100G的机密数据,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有被黑客入侵的风险。

其三,则是国内自动驾驶的环境不理想。

中国与欧洲,是特斯拉FSD受挫的两大国家与地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地域有着共同复杂的交通环境,如道路狭窄、行人密集以及隐藏探头较多等,这些对于自动驾驶而言均是考验。

正因以上因素影响,目前大多数国家仍然将智能驾驶限制在了L2级别,而开放自动驾驶,则需要付出血的代价——在“硅谷解禁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六个月时间里,已发生了12起交通事故,虽然事故率低于人为驾驶的汽车,但带来的破坏性远远高于人为驾驶。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从某种意义上谈,何小鹏提出的“自动驾驶比人为驾驶安全10倍”的言论实则犯下了逻辑错误——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特斯拉的多起无人驾驶事故均出现了致死现象,而据去年发布的交通事故统计显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为1.46人,致死率远远低于自动驾驶。

回过头看王传福称“自动驾驶就是扯淡,而智能驾驶的终极形态将是辅助驾驶”的观点,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应当是绝大部分消费者不会把生命安全交给机器来决定。

从市场与用户角度分析,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资本裹挟,用户在汽车智能驾驶消费上已逐渐迈入冷静期,包含比亚迪、理想、蔚来等品牌的主销产品,均未以智能驾驶为核心卖点,如理想L8与理想L9分别为家庭豪华与家庭旗舰SUV,而蔚来ET5与ES6的主要卖点则分别是轿跑性能与数字座舱。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另外据行业调研报告显示,目前用户主要消费意愿集中于增加安全与降低疲劳的辅助驾驶功能,以及智能座舱方面,对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仍抱有疑虑。

小鹏的智驾能否成为例外?

在辅助驾驶上做到极致,才是智能驾驶最终的出路,但小鹏汽车要做的,更倾向于无人驾驶。

从技术路线上看,小鹏智驾的核心在于NGP系统,即点到点的城市智驾功能。在整个2023年,小鹏在将工作重心放在了NGP开城之上,同时力图在更多城市实现无图NGP智能驾驶功能。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去年中旬,何小鹏曾声称其辅助驾驶功能将支持50城,但至2023年底,小鹏汽车推出的OTA 4.4.0版本中,仅仅带来了25城智驾功能,同时含有桐乡、慈溪、昆山等部分县级市,与第一批开放的北、上、广、深、佛山五大城市相比,有明显的缩水。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由于宣传与实际不符,小鹏汽车遭到了大量车主投诉,表示“小鹏P5涉嫌虚假宣传智能辅助驾驶、刹车失灵”,有车主提到:“购车前小鹏P5以支持CNGP(城市导航辅助驾驶)、未来会开放全国城市为“噱头”吸引购车,但提车将近两年仍未享受到CNGP服务。”

“开城”的难题,在于“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带来的硬性要求,如数据采集设备不得少于50台(定位精度≤10m),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100人,这些均将带来巨大的运营成本。有行业专家指出:“采集费用叠加地图的维护费用,一套高精地图的采集成本将达到10亿量级”,而这些费用平摊到了车辆上,用户则将每年花费近千元。

因此,小鹏将目标放在了“无图”之上。

在“无图”方面,小鹏采用的是与特斯拉一致的视觉感知方案,并在去年推出了XNGP系统,官方称该系统支持全场景智驾功能,并在算力上获得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508Tops。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但在业内人士的实测过程中,小鹏汽车XNGP该系统所运用的却并非是视觉感知方案,而是更倾向于一套视觉识别+道路记忆的组合方案。相关人员在测试时,分别采用了在道路前方放置了障碍物与取消障碍物的方式,但采用XNGP的车辆却在两次行驶中都进行了自动的刹停。也就是说,在同一路段不同的交通状况下,小鹏旗下采用XNGP的车辆很有可能出现风险。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同时,该系统在道路路口测试中,也存在着视觉盲区问题,这些均需要小鹏汽车在后续的系统升级中进行一一解决。但正如此前提到,在复杂的交通状态下,自动驾驶有诸多硬伤仍然无法解决,这不仅仅是小鹏的问题,更是全球扎根于这一领域的科技公司共同的难题。

因此,理想、蔚来以及华为等公司在NOA、NCA等相关功能上不断的进行缩水,不断地降低公众对于智能驾驶的期待。而现如今的汽车巨头们,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智能座舱之上,如梅赛德斯-奔驰发布的全新MB.OS车机系统,宝马则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打造了全新一代BMW智能个人助理,大众汽车宣布其现有的IDA语音助手将引入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

在所有的车企都为此头疼之际,小鹏汽车似乎并不能够成为例外。

业绩翻倍是殊死一搏

2024年是小鹏成立的第十年,或许正因如此,何小鹏才有了紧迫感,并提出了业绩翻倍的要求。

除了智驾方面的投入,何小鹏还表示:在产品端,3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30款在今年,小鹏在30万元级别和15万元级别的平台上,都会发布平台的第一款车;在营销方面,今年将成为汽车、互联网和手机的营销策略融合发展的第一年;在市场部分,将于欧洲、东盟、中东、拉美、大洋洲等区域布局核心市场,深化产品的智能化优势。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小鹏汽车是否做好了准备?

从去年发展来看,2023年的小鹏汽车深陷高层贪污、产品投诉以及亏损扩大等一系列问题之中。据已发布的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财年前三财季累计净亏损90.28亿元,去年同期累计净亏损为67.78亿元,同比扩大33.20%。

事实上,2023年的小鹏汽车,在市场销量方面,并没有太过难看,全年总销量达到了14万辆,实现了正向的增长。而增收不增利的根源,在于小鹏汽车的支柱型产品,已由原来的P7,变成了利润更低的小鹏G6。

从G6与X9两款产品来看,真正拯救何小鹏的,并非是两款产品所宣传的智能驾驶,而是产品配置的堆砌。以小鹏X9为例,同级唯一的后轮转向+双腔空悬,以及高通8295芯片的上车以及配置拉满的空调、冰箱与“彩电”等等,才是这款产品畅销的核心原因,也会扩大小鹏汽车2024的亏损面。

放弃智能驾驶,才是小鹏汽车的出路?

至于海外销量,小鹏汽车也需要重新审视“智能驾驶”的优势。从去年销量来看,小鹏的海外主销车型实则认为价格较低的小鹏G3。另外从目前来谈,小鹏今年主攻的欧洲、中东等地区目前正进入“PHEV时间”,纯电动车型的出路仍然在于更低的价格与更高的性价比。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小鹏的业绩翻倍,实则意味着要舍弃更多的利润。尤其在阿里巴巴套现28亿的当下,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从智能驾驶中抽身而出或许才能获得想要的一切。

有文说:

在内卷进一步加速的当下,智能驾驶已愈发倾向于伪命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何小鹏的任务,似乎并不止要成为“中国钢铁侠”,拥有进化科技的能力,还需要一只“无限手套”,具备改变中国交通环境的伟力。

显然,这对于小鹏而言太过艰难,不亚于哮喘病人攀登珠峰。

撰文:欧阳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有文化 9万粉丝    7525作品 关注 汽车有文化,每天文化多一点。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