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临近3·15,不少用户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正在被媒体逐一关注到,2022年我们的“你好”系列内容反响强烈,解决了不少用户的用车痛点,2024年我们将会继续为用户发言,守住汽车行业净土,我们一直在行动。
有谁能拒绝一款0安全隐患的电动车呢?
今年2月27日,极氪推出了全新极氪001,除了不到27万元的起售价,全新极氪001的突出亮点还有大幅度提升的配置。
根据极氪的官方说法,全新极氪001的优化升级超过了50%,“肉眼可见”的提升除了极氪001FR车型同款双电机、标配800V高压,还有高通8295芯片,以及细节完善度更高的内饰。
恰逢“老臣”极氪001改款和品牌累计交付20万台“双喜临门”的时间节点,极氪在品牌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张海报,海报的内容除了累计交付20万台的极氪“刷新新势力最快记录”,还有极氪称品牌还创下了“全球唯一新能源零自燃记录”。
在外界看来,前一项记录佐证了极氪的实力,后一项记录则佐证了极氪的稳妥和稳重。只不过,这份海报迅速被极氪的“友商”反驳——“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全球唯一新能源零自燃,调查了吗?”
然而友商的反驳并没有引起极氪的官方回应。在随后的2月份产销快报中,极氪再次提及“零自燃”:“3月1日 全新极氪001已正式开启交付 累计超21万台零自燃”。
新车上市的关键时期,舆论,不容有失。
令人感到意想不到的是,事件的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3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安徽马鞍山一台极氪001充电起火。这一次,喊出反驳的声音的,不再是友商,而是现实。
号称“零自燃”,现实中却起火,这年头,电动车究竟还能不能行了?品牌们的宣传词还能不能信了?
“调查了吗?”
安徽马鞍山极氪001过火事件发生后,极氪品牌官方迅速给予了回应。
极氪发布的事件说明中提到:“经现场初步勘察并结合后台数据,火情发生前车辆动力电池电压、温度和绝缘等数据正常,火情过程中、火情扑灭后车辆动力电池均未发生异常,无燃烧迹象。”
一言以蔽之:此次起火不关电池的事。
但这份说明存在诸多令人感到不解之处。
首先,既然极氪在说明的末尾提到“火情原因以相关机构的调查认定结果为准”,那为何在说明的前文中极氪又主动点明事件中起火的车辆电池正常。
好赖话全由自己说尽,是否存在甩锅的嫌疑?
其次,既然事件中的这台极氪001动力电池正常,那究竟整车为何会起火呢?极氪如此急于“撇清”起火事故与产品自身的关系,并且在说明末尾提到“提醒各位用户用车安全”,是否存在向用户“甩锅”的嫌疑?
事实上,这并不是极氪第一次与“火”产生关联。
去年8月份,安徽芜湖一台极氪001发生冒烟事件。彼时,极氪同样迅速回应,称“发生事故前,车辆底盘存在较为严重的磕碰情况。从后台数据监控、结合现场实际,只在碰撞区域电芯出现异常,车辆其他部位均正常,现场车辆未出现车身过火痕迹。”
碰撞,继而电芯异常,接着车辆冒烟。即便未明显过火,即便“锅”不全由极氪造成,难道,这就不算事故了吗?
去年11月,浙江杭州一台极氪009同样发生了冒烟事件。
针对此次事件,极氪的回应“大同小异”:“事发时车辆发生较为严重的底盘磕碰,受到直接冲击的单个电芯出现损坏,同时底盘冲击造成车辆瞬间姿态异常……除受损电芯外,其它电芯均为正常状态,现场车辆未出现热失控情况,无过火痕迹。”
一字一句,给观者形成的观感是:冒烟由底盘磕碰造成,不关极氪的事。
与两次冒烟事件不同的是,今年2月份,浙江绍兴一台极氪001直接“燃”起来了。
这一次极氪给予的回应是:“经初步勘察,车辆电池底板可见破损,并有铝件融化后漏出的冷凝痕迹。”
综合这几起事故和极氪的相关回应,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是否在极氪看来,底盘碰撞造成的冒烟和过火都不算“自燃”?那么,在极氪看来,“自燃”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在如此严苛的界定标准下达成的“零自燃”,又有几成说服力?
站在消费者和用户的角度,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整车停放时不会自燃,因为这属于品牌和产品本应做到的。我们关心的整车安全,是在不可控的碰撞事故发生时,整车能不能为我们的生命安全筑起护城河、防护网。
底盘碰撞后的电池安全,是否是极氪理应考虑到的、理应做到的?
重视了吗?
车市再冷,品牌都不该拿用户的赤诚之心来暖自己。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不少消费者就极氪延迟交车但定金不退一事进行投诉。
报道称,一位消费者在今年元旦前支付5000元定金订购了一台极氪007,工作人员称1月底左右就可以交付。但到期后却产生延迟交车的问题,也因此,消费者要求退款。然而,工作人员的回复却是尾款可以退、定金无法退。
同时媒体还报道称,今年2月份在上海各极氪销售点购车并且遭遇了延迟交车定金不退的消费者,自发组建了群聊,群聊中的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人。
在车质网投诉平台上,也能看到用户就类似问题发布的投诉信息。
一位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今年2月14日看中了23款极氪001,但工作人员告知没有现车只有展车,且展车性价比很高,2024款的极氪001价格则要比现款贵不少
然而现实是,2024款极氪001不仅相比较2023款价格下调,甚至配置大幅度升级。鉴于此,该消费者要求改定新款极氪001。可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会退款消费者先前支付的5000元定金。
另一位消费者则投诉称,自己在今年1月1日支付5000元定金订购了一台极氪007,彼时厂商承诺会按照下定顺序综合各因素来生产车辆。但随后的1月30日,消费者发现同一地区、配置完全相同的另一客户1月7日下定,车辆已经下线,而自己却迟迟等不来自己的极氪007。
投诉信息中,这位消费者直言:“我认为,厂商在消费者并未验车的情况下,诱导消费者提前支付尾款,这第一点问题。其次,厂商为提前支付尾款的客户插队生产,这与他们之前承诺的生产顺序相矛盾,这是第二点问题。综上所述,上述行为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极氪第一次因为提车、承诺不兑现,遭到大量的投诉。
早在去年1月份,极氪001就因为修改订单合同遭到用户投诉。更早些时候,初代极氪001因为延迟交付、变相涨价、减配改配等问题遭到消费者吐槽,以至于极氪不得不免费升级8155芯片来扭转口碑。
在同一个地方,多次跌倒。究竟是极氪实力不足,没有“金刚钻”还要揽“瓷器活儿”,还是极氪从始至终都没有重视用户和消费者的权益。
写在最后
在技术之间已无不可逾越的壁垒的当下,产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只是产品配置的竞争,更多的反而是营销、服务和品牌力以及口碑之间的竞争。
自称“零自燃”的品牌,多次与“火”相关联;许诺的整车交付,延迟无法兑现。
食言而肥的电动车和品牌,谁会信?谁敢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行业潮水退去,留下的一定是那些真正扎根用户需求、尊重技术规律的前行者。
46.5%热效+15000km保养,L6混动账本让2万人惊了
制动系统作为汽车安全的终极防线,直接关乎驾乘安全。随着智能化进程加速,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在响应速度、能量回收及空间布局上的局限性愈发凸显,线控制动技术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其中,EMB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线控”方案,凭借彻底摒弃液压管路、实现毫秒级响应、高度集成化等优势,被视为线......
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舞台上,东风风行星海S7增程版正式上市,新车的售价为12.99万元起。作为一款定位中大型的增程式轿车,它承载着东风风行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期望,试图在竞争白热化的增程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新福特F-150猛禽、福特烈马复古特别版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正式首发亮相,引燃车展“最野看点”。
五款全球首秀、首款自研ADAS方案 大众汽车打响在华最强智能网联攻势
2025上海车展,辰至半导体采访 #2025上海车展 #汽车芯片 #汽车 #热点
海底24小时+钢针穿刺,L6神盾电池让2万家庭闭眼冲
上海车展人气收割机 A5L Sportback让你心动只需0.5秒
从智驾系统到座舱体验,再到底盘控制,华为一次性抛出三大解决方案——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不仅展现了技术全栈自研的实力,更瞄准行业痛点,试图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竞争规则。
长安马自达重磅推出EZ-60,10元盲订让梦想触手可及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安全倡议,L3级自动驾驶能放心用吗? #华为 #智能驾驶 #辅助驾驶 #行车安全
为中国车企的智能化突围提供了更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欧拉将持续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持续对城市出行场景的深度挖掘
国车出海想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要靠智能化的软实力。
一季度盈利超预期,上汽通用推逍遥架构重构技术护城河。
邵景峰表示,解决同质化问题需要内脑、外脑都上,需要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以及作品。
在这个意义上,未来的极狐,留给人们的,将是无限的想像。
10元预订!长安马自达EZ-60电动化绽放,全新智能座舱科技大放异彩
23.99万起,搭载华为乾崑,深蓝S09上海车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