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坛人事季报:多家车企调整企业架构,超48位高管“挪”了位置

车坛人事季报:多家车企调整企业架构,超48位高管“挪”了位置

马拉车市 5浏览 2024-04-02 IP属地: 四川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每年的春节前后无疑是一年当中最具节点意义的时期。如果是要跳槽履新,这个时间节点相对是更合适的。加之2024龙年春节假期始于2月上旬,故而整个一季度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今年车企高层人事变动的一个集中爆发期。

据马拉车市不完全统计,今年1-3月,国内车坛高管便有超过48人“挪”动了位置,在涵盖了春节假期的情况下,仍达到了平均每两天一起的高频率。其中有人更换了东家,有人则是到点退休离职,还有许多高管则因为车企的人事架构调整而“被动履新”。

车坛人事季报:多家车企调整企业架构,超48位高管“挪”了位置

纵观今年一季度的这近50起高层人事变动案例,虽然不少车企是因为践行了所谓的“正常人事架构调整”,出现岗位和人事变化并不足奇,可从它们闹出的动静来看,不同车企的“动荡”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连续五年销量下滑

这家汽车集团发生多起人事调整

在马拉车市的一季度人事季报里,如果单论出现频率最高的车企或集团,则当属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集团”)。在1-3月份里,东风集团官宣了多起人事变动。与此同时,联系日前东风集团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来看,或许两者之间也多少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月28日晚间,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集团”)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集团全年营收993.15亿元,同比增长7.2%,但利润由正转负,股东应占亏损39.96亿元,较同期盈利102.65亿元大幅缩减142.6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东风集团于2006年在港交所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的状况。不仅如此,据财报显示,东风集团的销量也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连续五年都在下滑。

相较于其他汽车集团,东风集团“求变”的迫切性尤为明显。

东风集团一季度涉及到的最高职位变动是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一职。原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周治平,于3月27日调任东风集团,担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的职位。

此外,从一季度东风集团涉及到的其他人事调整案例来看,实际上东风集团并未过多的在主要造成其亏损的合资版块里做调整。而是首先在研发部门,以及东风集团的“看家业务”即商用车版块,进行了较为密集的人事调整。

研发方面,去年11月东风集团成立了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而在3月29日,对研发总院的多个职位进行了调整。原研发总院院长谈民强到龄退休,原研发总院副院长杨彦鼎接任总院院长,原东风柳汽总经理唐竞则担任研发总院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副院长。

在商用车版块,东风集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架构调整,成立了东风集团商用车事业部。在3月28日,商用车事业部也公布了总经理和多位副总经理的任职。

其中,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先鹏兼任东风集团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一职,同时有三人兼任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分别为张小帆、李军智和林长波。而在3月初,东风集团下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也提拔了两位总经理助理郑华和刘利成,分别担任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和副书记。

在“看家业务”和研发版块的人事变动,姑且可以看作是东风集团在销量连年下滑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首批次重要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接下来,在东风集团的合资版块和自主版块里,同样可能进行一定的人事变动。

不破不立

这个品牌组织管理大换血

如果说东风集团是今年一季度人事调整案例贡献最多的汽车集团,那么具体到单一品牌来看,“上镜”最频繁的则是小鹏汽车。

今年1月下旬,多家媒体报道小鹏汽车已完成了新一轮组织架构大调整。之所以称其为“大调整”,是因为此轮调整涉及到其生产制造、产品规划、人力资源、数据智能和市场营销等多个部门,同时涉及到的高管人数也是同期当中数量最多的。

生产制造方面,前长城汽车制造总经理张利加盟小鹏汽车,接替退休的原制造副总裁蒋平,开始负责小鹏汽车生产制造;产品规划方面,前里斯战略咨询高级顾问江子杨加入接替了原来负责产品规划的吴蒙;人力资源方面,通过内部调遣由原数据智能中心(DIC)负责人黄荣海接替离职的陈丹;市场营销方面,曾在小鹏汽车短暂任职营销副总裁的易寒,近期也官宣回归smart品牌担任全球公司副CMO、中国营销公司CEO。

此外,据多家媒体报道,原小鹏汽车公关总监徐静或已被内部转岗,改为负责企业品牌。若上述未经小鹏汽车回应证实的调整属实,那么小鹏汽车可以说是彻底地完成了一次组织管理的大换血。

除了组织管理大换血之外,在今年3月13日,小鹏汽车官网还变更了核心管理团队人员,两位公司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从“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变更为“终身荣誉”。对此,小鹏汽车回应,联合创始人夏珩先生和何涛先生将以小鹏汽车终身荣誉顾问身份继续支持公司发展。

从联合创始人退出,到组织管理大换血,小鹏汽车的这人事一“刀”可谓是挥得相当彻底。在马拉车市看来,小鹏汽车的这一刀,颇有些“不破不立”的味道在里面,对其而言实属不挥不行。

众所周知,自去年初“铁娘子”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担任总裁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小鹏汽车也逐渐从2022年的颓势当中,慢慢走了出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鹏汽车销量逐渐开始回暖,去年10月还取得了月销量2万辆的突破,最终全年交付超过14万辆,位列新势力第四名。此外,得益于王凤英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小鹏汽车在销量回暖的同时还提升了毛利空间,并得到了何小鹏的公开大赞。

可即便如此,小鹏汽车仍不得不挥出这一“刀”。一方面这人事一刀可以看作王凤英大刀阔斧改革的后续推进,另一方面小鹏汽车无论是从产品、渠道,还是营销、服务方面,都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

去年小鹏汽车虽然交付了14万台,但却和理想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后者去年的交付量为37.6万台。同时,长期困扰小鹏汽车的营销系统内耗问题、供应链内部腐败等,也绝非去年短短一年时间就能彻底解决的,对于相关部门的人事调整,更是势在必行。

据多家造车新势力昨日公布的3月销量成绩来看,小鹏汽车以9026辆的交付排在新势力交付榜的第五位,落后于问界、理想、零跑和蔚来。整个一季度,小鹏共计交付了21821辆,排在上述四家新势力以及哪吒汽车之后,可见,人事变动带来的影响暂时还未显现。

人事巨震

北汽换董事长,一汽总经理终补上

此外,在今年一季度,还发生了北汽集团更换董事长,空缺了半年之久的一汽总经理职位终于补上等等重磅人事变动。

3月27日,北汽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张建勇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德义不再担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此次北汽集团的顶层换防,是在姜德义接棒徐和谊三年之后,再次作出的“话事人”调整。以目前北汽集团的发展现状来看,其面临着除了北京奔驰之外,再无能打的品牌支撑之尴尬境遇。

不可否认,作为老北汽人,张建勇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但与此同时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没有直接领导过企业的生产经营、合资版块遭遇发展瓶颈、自主新能源业务又“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等等现实问题,都是张建勇履新后需要一桩桩缕清并切实解决的难题。

可见,张建勇的此次履新,压力着实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官宣后的一天,张建勇随即就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在小米SU7上市发布会的现场,张建勇和李斌、何小鹏、李想,以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一起,为小米汽车站台。

与北汽集团更换董事长同样可以称得上是车坛人事巨震的,还有空缺了半年之久的一汽总经理职位,终于迎来了新一任的主人。

3月15日,中国一汽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刘亦功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刘亦功作为中国一汽的老将,其自1992年加入一汽-大众以来已有超过30年的时间,在制造、财务、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监察调查等领域任职,具有德系和日系掌舵者的背景,这也为其最终成为中国一汽总经理奠定了基础。

此次刘亦功的到任,也使得自去年8月邱现东由一汽总经理升任一汽董事长后,一直空缺的总经理职位终于迎来了新一任的主人。

水深火热

华晨“没了”董事长,众泰总裁辞任

在一季度的人事变动里,有两家水深火热之中的车企同样引人关注。一家是自此“没了”董事长,而另一家则是总裁撑不下去宣布辞任。

3月26日,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报告显示,华晨集团公司章程发生变动,经股东决定,华晨集团不设董事会,设执行董事,不设监事会,设监事。同时,华晨集团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沈铁冬不再担任华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刘延辉担任华晨集团执行董事并担任法定代表人。

由于不设董事会,沈铁冬大概率就成为了华晨集团的“最后一位”董事长。其担任华晨集团董事长职位期间,也是华晨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阶段,彼时“如何帮助华晨汽车集团渡过破产重整难关”是其上任后一项重要的工作。

从2020年11月被裁定受理破产重整至今,华晨汽车集团的重整已持续三年有余,而据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的公告显示,华晨集团的重整计划尚未执行完毕。

与华晨董事长因不设董事会而“没了”不同的是,众泰汽车的总裁则是自己主动辞任总裁一职。

3月27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原因,连刚申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辞职后仍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至于连刚辞任总裁的原因,和众泰汽车一直没见起色的经营业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月29日,众泰汽车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度众泰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7.5亿元-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8.0亿元-10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原因,众泰汽车解释与2022年度相比,2023年度公司汽车整车销售收入有所增加,但汽车零部件及门业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收入减少,故总体收入有所减少。另外,2023年度公司整车业务仍在恢复中,销量规模较小。同时,公司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等合计约3亿元至4亿元,因此整体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

事实上,除了此次辞任的总裁连刚,众泰汽车近一年内发生了多起高层人事变动。2023年5月31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黄继宏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同年11月30日,众泰汽车董事叶长青和董事、副总裁刘娅递交辞呈,不再担任众泰汽车任何职务;此外,众泰汽车独立董事崔晓钟、王务林也双双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担任的上市公司一切职务。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马拉车市 1.1万粉丝    3431作品 关注 说负责任的话,负责任地说心里话。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