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价格、因为外形也因为小米和雷军,小米SU7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关注度。随着小米SU7正式上市,大家将焦点从价格转移到了SU7的真实体验上。可能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小米SU7近日接连发生事故,不禁让大家对这台“保时米”的质量和安全产生了一丝丝怀疑。我们来看看这几起事故,看看厂家是如何回应的,是否能打消你的疑虑。
●2月份,在小米SU7还没发售的时候,一辆海湾蓝小米SU7雪天路滑发生碰撞事故,右前脸损毁严重,右前大灯损坏,前保险杠、右前叶子板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当时,小米汽车官方尚未发布关于此次事故的任何信息。
●3月初,微博博主发布了小米SU7测试车追尾宝马Z4的现场照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认为这是AEB的锅。其实不是标配了AEB就能避免事故的,这应该是轻微碰撞,SU7大灯没有出现损伤。
●3月29日,厦门,一辆小米SU7试驾车撞到马路牙子后爆胎,轮毂变形,前大灯、前保险杠以及侧翼版都有了比较严重的损坏,副驾驶侧轮的空悬疑似塌了。
厦门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驾驶人是新手,已有专人在处理此事,对于赔付问题不方便透露。现要求试驾者驾照领取满一年,上路经验满一年,对于驾驶经验相对不足的用户,建议试乘。
●3月31日,武汉,一辆海湾蓝色小米SU7在路口转弯时发生甩尾,失控撞到路边后紧急刹车,最终横停在马路中间。此事一出,有人觉得是ESP没装或失灵,有人觉得是刹车问题……
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工作人员表示:该车为试驾车辆,客户转弯的时候加速太快,刚好前一天晚上下了雨,高架下面全是湿的,导致了车辆失控撞到路边。工作人员称,小米SU7是性能车,新手对其跑车动态性能的动力掌握不足,在雨天转弯时未减速,导致事故的发生,建议新手仅试乘不试驾。
●4月2日,厦门,有网友上传视频,称小米SU7发现异响和漏油,查看发现四个轮胎的位置均在滴水。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厦门的门店店员在带客户试驾途中,突发异响后停车,发现整车状态稳定,底盘无异常,于是将车正常开回店内;经过店内详细检测,发现是一颗石子侵入刹车盘位置,造成异响;将石子取出后,异响消除,恢复正常。
这几起事故,涉及零部件供应商、涉及ESP标定太运动、涉及外部因素等,基本都有理可循。对于想去试驾的朋友,心情激动可以理解,也要量力而行,技术不行真的不要硬上去炫技。对于小米SU7,大家也不要一窝蜂地去下订,咱可以借鉴一下此前一位杭州小伙针对“小米SU7可以买了吗?”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
购车前有3点顾虑:1、没有历史经验,也就是没有历史可以参考,所以肯定得等它稳定一段时间后,看看市场反馈情况。2、前面两个低配目前只有400V。3、不确定后面价格是否会变,就有被背刺的可能性。
近日,有汽车博主爆料,小米SU7均店累积大定数量在1800-2000台之间,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小米汽车的市场吸引力。其中,日均新增进店量700-100批,锁单率35%-40%,退订率40%。40%的退订率还是蛮高的,一方面是小米产能有限,还有一部分可能就是观望的朋友。4月3日,小米SU7正式开启交付了,即便心急,也不妨等等交付口碑再决定。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