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比亚迪发布旗下首款插电混动皮卡SHARK(鲨鱼)在墨西哥市场首发,这也是比亚迪首次在中国以外市场首发新车型。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鲨鱼上市前夕,美国就官宣对中国产电动车征收的关税从25%提高到100%。
耐人寻味的是,比亚迪近期考察了墨西哥工厂选址,坊间猜测比亚迪是想借墨西哥建厂进入美国市场销售(根据美墨自贸协定,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可零关税入美贸易),然而很快,美国表示要对包括在墨西哥生产的中国电动车提高关税(之前零关税)。此次比亚迪鲨鱼在墨西哥首发,美国即对中国电动车提高关税,很难不让人怀疑美国是将矛头对准比亚迪。对此,比亚迪将如何应对?其出海战略会因此作出调整吗?
比亚迪皮卡上市前夕,美国宣布加税
近几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不仅有着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中国生产的电动车还销往世界各地,出口量呈现几何级增长。根据世贸组织(WTO)提供的数据,2023年每4辆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
全球电动车看中国,中国电动车看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亚迪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近年来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品销往美洲、欧洲、东南亚、日本等多地,仅2023年一年出口新能源乘用车就达24万辆,并且收获了相当好的口碑。
目前,比亚迪不仅在欧洲、东南亚等地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还积极寻求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而墨西哥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成员国,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成本优势,这使得墨西哥成为一些中国电动车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的考虑目标,比亚迪也不例外。
(墨西哥2023年进口的各国汽车销量)
前段时间,比亚迪在墨西哥进行了工厂选址的考察工作,旨在寻找合适的地点建设生产基地。比亚迪美洲区CEO Stella Li今年2月告诉媒体,比亚迪预计将在年底前选址建设墨西哥工厂,工厂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汽车。
此消息传出后,美国方面很快便明确表示将对中国电动车提高关税,即使是在墨西哥生产的也不例外,把比亚迪视为洪水猛兽。而在此之前,墨西哥生产的中国电动车在美国享有零关税待遇,如今这一优惠政策已被取消。
就在比亚迪在墨西哥进行工厂选址的同时,比亚迪皮卡“鲨鱼”5 月 14 日正式登陆墨西哥市场。然而,就在上市前夕,美国却官宣2024年起对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
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出台加征汽车关税等措施,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保护本土产业,试图阻止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也就是说其,对发展如日中天的中国电动车其实有一种恐惧感。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好,如果其他国家没有设置贸易壁垒,中国电动汽车将几乎摧毁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公司。”此番美国政府提高中国电动车关税,比亚迪显然是美国意图阻挡的首要目标,对此,比亚迪怕了吗?
比亚迪:“我们并不考虑美国市场”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美国方面咄咄逼人的加税政策,比亚迪当前其实并未把美国放在眼里,至少目前并未将出口目标对准美国市场。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Stella Li日前接受采访明确表示,比亚迪乘用车业务并不打算进入美国市场,“我们只考虑墨西哥市场以及其他国家的市场,并不是真正考虑美国市场”。她补充道,比亚迪正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地区寻找工厂地点,而不是靠近美国边境的北部,公司的计划是为墨西哥市场而不是出口市场建造该设施。
比亚迪的这一态度显示了其在海外市场布局上的谨慎和理性。尽管美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影响力,但高昂的关税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比亚迪选择了更为稳健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将重心放在欧洲、南美洲、东南亚等潜力巨大的海外市场。
从长远来看,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将多少面临着来自美国关税政策的挑战,然而,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优质的产品品质、稳健的市场策略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比亚迪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在4月举行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多家海外媒体对比亚迪电动车赞不绝口,认为比亚迪不仅生产零部件,其动力电池更具有成本优势,就连特斯拉也找比亚迪供应电池,足见比亚迪的电动车产品要比特斯拉更有竞争优势。虽然美国用极端的关税政策搭建保护主义壁垒,对中国汽车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却无法阻止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车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