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米雷军谈勇气:造车很苦,成功很酷,今年冲击12万辆目标

小米雷军谈勇气:造车很苦,成功很酷,今年冲击12万辆目标

车壹圈 3291浏览 2024-07-20 IP属地: 重庆

在汽车圈里,有几个擅长口才并极具人气的造车创始人。相较于余承东的狂、李斌的稳,以及贾跃亭的“忽悠”,那么雷军更像一位邻居大哥。

7月19日晚,在长达3小时主题为《勇气》的年度演讲中,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向大家娓娓道来自己的造车故事,朴实的话语中透露着对造车事业的坚定信念。

算起来,雷军以及小米造车的时间和机会都不是最佳。与前几年造车新势力鼎盛时期相比,那时新能源造车风口已过,市场竞争白热化、新能源补贴退坡等不利因素,对初入汽车行业的小米来说都不友好。但即使如此,雷军还是毅然决然地造车,这份勇气来自哪里?

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造车

2021年1月15日,一场意外危机(被制裁)让小米正式考虑造车。正如雷军所言,在决定造车的时候,自己经历一个不眠之夜。面对那时市场环境以及造车所要承担的各种风险,他有着足够的认知。“我们还要从头再干一次吗?万一输了,我这辈子就要灰溜溜的收场吗?我还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杀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吗?”不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雷军还是决定转战汽车行业。

事实上,跨界造车最好的时间是2017年左右。那时,对每个品牌来说,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要方向选对,都有可能成为头部车企。并且,那时车企还能享受到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那时造车,即使开刚开始没有什么销量,但市场会都会给车企足够的试错时间。

但2021年才开始造车,在任何人眼中,小米这样的行为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市场风险太大。

此时,行业已历经多次洗牌,一些曾经意气风发的造车新势力,因为各种原因铩羽而归,留下一地鸡毛。同时,传统新能源品牌的崛起,让造车新势力优势不再。而活下来的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小鹏到现在还忍受着亏损的煎熬。那么小米造车,能有什么优势呢?不过,在雷军看来“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真心想干,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

造车奔着全球前五去

造车是个烧钱的事,从拜腾汽车、爱驰汽车、天际汽车,到恒驰汽车、雷丁、威马,压倒它们最后一根稻草都是资金链断裂。但相比小米,这些品牌还都有过风光的时刻,毕竟它们要比小米早几年造车,市场曾经给过它们机会。

而小米选择在新能源浪潮的下半场造车,注定只有一个结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作为新来者,小米如何造车,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我们决定,先造一辆小米工程师会买的车。”

不得不说,雷军造车出手不凡。他没有选择从常规产品入手,而是决定不走寻常路,从技术更加复杂,对车企要求更高的纯电轿车做起。并且“如果我们要造车的话,首先要有长期打算,其次一定要奔着全球前五去,这就意味着要准备烧很多的钱。”

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兵,当时摆在小米面前有很多在外人看来难以逾越的门槛。比如团队,比如技术、产能、产品等等。对此,很多人劝雷军“尽快发车最重要,不要什么都自己干,找家代工就行。”

不过,雷军决定造车不能走捷径,“一定要从核心技术做起,十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为此,小米从电机、大压铸集群、智能驾驶、电池包等各个核心赛道……全部重点投入。

为了造最好的车,雷军也变身很多角色。为了更好地熟悉产品以及从用户角度了解用车需要,多年不摸车的他如今成了汽车发烧友,并拿到了赛车驾照。从关注别人开的什么车,到自己亲自开车进行路面测试,雷军事无巨细地深入到一般企业老板所涉及不到的每一个环节及细微之处。

“小米SU7发布前,我们做了行业最大规模实车路面测试。有网友说,‘小米汽车行不行,就看高管敢不敢自己开’”。

为此,不仅小米高管全部参与了累计里程超10万公里测试,雷军本人也累计5000多公里,最远的一次是自己从北京开到上海。同时,雷军还参与了气候十分极端的黑河冬测、吐鲁番夏测。当他出现在黑河时,把冬测负责同事都惊到了,感慨地说“我从业20多年,第一次见车企董事长亲自参与路试”。

保底10万辆,冲击12万辆

后来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今年3月28日晚,小米汽车旗下第一款车——小米 SU7正式上市。外观动感时尚,搭载诸多行业领先的科技智能技术的小米 SU7可谓一鸣惊人,上市后24小时大定数据显示就有近9万辆的订单。

从2021年3月30日官宣造车开始,到“2024年上半年上市”的三年之约,雷军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发布会当晚,他不无感慨道:造车的三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太难了,难到连苹果都放弃了。“我愿意押上我一生的荣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当时的这句话给了我巨大的勇气,也给了我巨大的压力。”虽然历经很多常人所想象不到的艰辛与挑战,但雷军却认为“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小米 SU7在市场上表现如何?据乘联会公布的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显示:小米SU7实现销量11603辆,在榜单中排名第14位,领先了一汽红旗、小鹏汽车、华晨宝马等知名车企。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中,小米 SU7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在用户眼中,小米SU7是他们的最爱。据了解,在小米3年前官宣造车后,四川大学某教授专门买了车位,一直等到了创始版小米SU7的到来——消费者如此厚爱,传递着对小米汽车的认可与信赖。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自上市以来,市场供不应求。为此,雷军更新了全年销量目标,即保底10万辆,冲击12万辆。

小米汽车为何能异军突起?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在《车壹圈》看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雷军真心实意地要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产品。

在雷军看来“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才能走得更远。”在他的带领下,有着一群同样心怀梦想的人勇往直前。正如雷军所言,小米SU7 成功的背后,不是某一个人的勇气,而是小米集团4万多人共同的勇气。“不甘于平庸,还在为梦想奋斗,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浑身都闪耀着乐观与自信的光芒。”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壹圈 10.2万粉丝    9834作品 关注 透视汽车 悦享生活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