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6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曾经叱咤风云的比亚迪海豚如今却销声匿迹了。巅峰时期的销量达到了29961辆,单车型的销售成绩可谓是超过部分品牌的销量,而随着“比亚迪海豚的喷粉”事件的发生,比亚迪海豚的销量持续下滑。截止到2024年6月份,比亚迪海豚的销量下滑至8429辆。
而销量的下滑,渐渐浮出了很多问题,例如质量问题的频发以及性价比的不足,都是导致比亚迪海豚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就在今年开年大量的比亚迪荣耀版车型上市,开启了2024年的价格战的时候,比亚迪海豚同样加入其中,将售价拉低到了10万以内,以9.98万起售的价格与消费者见面。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
最大的原因就是虽然售价拉低了,但是续航却降到了302公里,这种续航,相当于2018年比亚迪元新能源车上的续航标准,在2024年,一台售价10万元左右的纯电车,低于400公里续航,变得毫无意义。
这也就是比亚迪过于高估自己的产品力了。随后就在刚刚的7月份,比亚迪海豚的重新上市了25款的比亚迪海豚,续航变成了420km和520km两个版本,售价依旧是9.98万,不到半年时间,一波韭菜就这么产生了。
当然了,竞争对手过多,随着大众ID.3降价优惠后仅12.59万起售,完全就是直接对标比亚迪海豚,相比之下,在车身尺寸以及乘坐表现来看大众ID.3略占优势,电池、续航方面ID.3同样小幅领先,而且冬季更耐开,所以相对海豚而言,大众ID.3显然更有性价比。
除了性价比的不足,还有就是质量问题的频发
在比亚迪全面从投诉排行榜中消退的时候,唯独留下了比亚迪海豚,从车质网最新一周的投诉排行榜中,比亚迪海豚赫然在列,出现的问题包括了车身附件及电器、门窗异响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车身的基本质量问题,这也就不得不让消费者联想到长城前不久在发布会上说到,有些品牌卷价格的同时,把品质丢掉了。
而比亚迪早在2022年的时候,海豚就传出了喷粉的事件,后续的解决方案则是到4S店免费解决,从侧面证明了比亚迪海豚的质量问题,不管是不是铝粉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从空调口里面吹出来的只能是风,而不是其他物质。
写在最后,一味的降价内卷可能会赢得暂时的市场胜利,但是绝对不会是持久的,海豚的例子就在我们面前。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以及提升产品的质量才是最关键的,接下来海豚的路怎么走还是要看自身车型的定位以及改款之后消费者买不买账了。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广汽集团4月终端销量13.8万辆 五一多品牌车型订单量破万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上汽通用五菱:以品牌建设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E汽车】SMA架构赋能,沃尔沃XC70率先抢占豪华混动SUV“C位”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E汽车】燃情芜湖 共筑热爱 奇瑞集团运动会圆满收官
全球车企高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创新玩法点亮赛场 奇瑞集团运动嘉年华燃动芜湖
问界M9的成功是“新豪华主义”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颠覆,也是高净值人群消费逻辑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