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工作或度假时,让你的特斯拉自己出去拉 Uber 赚钱」。
这是 2016 年,马斯克对自动驾驶未来的畅想。最近这段时间,在马斯克的渲染中,这个畅想在大家脑海中达到了巅峰,直到北美时间 10 月 10 日,特斯拉发布了自己的 Robotaxi。
前几天,马斯克在社交网络上称这是「自 2016 年 Model 3 发布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将载入史册」的发布会。然而,在等待了近 1 小时的延迟后,这场发布会以 20 分钟迅速结束:20 分钟里,无人驾驶出租车 Cybercab、无人驾驶多用车 Robovan、无人驾驶版 Model Y,以及最新的人型机器人 Optimus 一一亮相,也只是亮了个相;然后就把量产的饼画到了 2027 年。堪称特斯拉「前摇最长,正餐最短」的发布会。
期待值早就被拉满的公众反应如何?看看夜盘跳水股价能说明一切。
毕竟,相比于马斯克在发布会说的信息,那些没说的话,才是 Robotaxi 落地的关键。看来, Robotaxi 这道题,马斯克暂时也没解开。
没有刹车、没有方向盘的特斯拉
终于来了
01
Cybercab
50 辆「没有刹车、没有方向盘」的特斯拉,在华纳兄弟工作室的街景里无人驾驶,期间还有骑行者穿过,渲染出一点儿真实街道驾驶的氛围。马斯克就坐着这个车队里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Cybercab 登场。
(网传的设计图与实车对比)
这款紧凑型轿车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座舱里没有控制装置,车内只有两个座位,完全无人驾驶。
如果想三个人打车怎么办?打两辆吧,还能促进点儿需求。
在功能设定上,Cybercab 整体都做了「无人化」。不止无人驾驶,车里自动清洁、冲电自动感应,甚至没有配备充电端口。至于这辆车的性能、续航等指标,这次发布会上没有透露。
(这套自动清洁设备,是需要一个专门的运营场站?)
虽然关于 Cybercab 的技术,马斯克一个字也没提。不过从外形看,没看到激光雷达的位置,应该延续了 FSD 的纯视觉路线。
既然延续了 FSD 的纯视觉路线,Cybercab 的量产时间就跟 FSD 落地时间密切相关。马斯克表示,将在美国德州和加州先运行无人监督版的 FSD,Cybercab 将于 2026 年投入生产,最快 2027 年之前产量上市,预计售价低于 3 万美元。
看来,大家期待中马上就能跑的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还得至少等两年多;马一龙牌大饼,又续上了。
02
Robovan
跟大部分做 L4 的自动驾驶公司一样,Robotaxi 业务往往伴随 Robobus 业务,毕竟技术路线一样,只是产品形态不一样。
特斯拉这次也发布了一款无人驾驶巴士 Robovan,同样的流线型+金属车身,同样车内同样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控制装置,区别是这款车要大得多,能同时容纳 20 个人,也能运货。
用马斯克的话说:这车既可以轻松搭载一整个运动队,也可以运输货物,降低交通成本。
03
Optimus
这场发布会既然叫「We,Robot」,自然少不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在发布会现场,从跳舞机器人、售货员机器人、猜拳机器人、酒保机器人跟大家的互动来看,比两年前第一次亮相时灵活了不少。
让特斯拉自己出去开网约车,人类就可以「像牧羊人管理羊群一样管理自己的车队」。这是马斯克对于 Cybercab 的美好设想,颇有种赛博科技的浪漫主义畅想。
十年前这么说,能收获一众科技信徒;五年前这么说,能收获投资者真金白银的投入;而在 2024 年这么说,大家会冷静很多,毕竟这条路上已经有太多不算成功的先例,大家想听听具体的技术突破,以及在商业模式上算算账。
不巧,这两个重点马斯克都没提,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里自己补全信息,说点儿马斯克没说的。
01
先从技术上来说
从目前来看,Cybercab 和 Robovan 的自动驾驶技术延续了 FSD 的纯视觉路线。
在如今激光雷达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马斯克依然没有选择给无人驾驶车按上激光雷达。除了沿用一套智驾软硬件在成本上的优化外,恐怕也脱不开马斯克常常挂在嘴上的「人用双眼就能开车」的第一性原理。
就是不知道,顶着激光雷达的 Robotaxi 同行们,如今依然会有遇到极端场景无法处理的情况,特斯拉怎么避免呢?
关于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马斯克搬出了「数据大法」:「这就像同时过着数百万人的生活,看到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到的非同寻常的情况。你不可能同时过着一百万种生活。但它还可以同时看到所有方向,不会感到疲倦或发短信或者做其他事情。所以它自然会像我说的,比人类安全 10、20、30 倍。」
如今自动驾驶行业里,不认同「数据万能论」的专家并不少。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没有数据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数据本身真的像马斯克说的那样万能么?在 Cybercab 量产之前,我们能先从 FSD 上看到它的效果。
02
帮马斯克算一算商业账
先看车辆成本。按照马斯克的说法,Cybercab 预计售价不超过 3 万美元(约 21 万人民币),目前尚不清楚这是车辆的硬件价格,还是包含了无人驾驶系统的软件费用在内的全部费用。
这个价格与百度萝卜快跑第六代的价格(20.46 万人民币)接近,远低于此前行业内 Robotaxi 的车辆价格。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一定规模下,美国市场的 Robotaxi 价格控制在十万美元,就有盈利空间。按照这个账来算的话,特斯拉 Cybercab 在整车成本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也符合特斯拉一直以来「成本控制狂魔」的定位。
具体运营来看。按照马斯克的算盘:目前美国的交通成本可能达到每英里 1 美元,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成本可能只有每英里 0.2 美元,含税后为每英里 0.3 至 0.4 美元。
按照美国汽车协会的数据,城市居民平均每年驾驶 1.1 万英里。如果把这个里程从打车换成打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年约节省 6600~7700 美元。
当然,这是按照马斯克的账本来算的,在马斯克的账本中,司机费用占据运营成本的 60%~70%。不过,根据美国数据公司 Gridwise 和 Uber 司机的分享,在美国网约车平台,司机的实际到手的收入约占全部收入的不到 20%(要扣除 Uber 佣金、保养费、油费/电费、各项杂费)。这意味着,如果用无人驾驶网约车替换有人驾驶网约车,能节省的司机费用只占不到 20%。
当然,如今我们还不清楚 Cybercab 未来的运营模式。是会像出租车那样,由公司统一采购、运营?还是像马斯克畅想的那样,私人买了 Cybercab,在挂到类似的网约车平台去运营(甚至特斯拉自己运营)?
这两种模式,对于整车价格的敏感度不同,后者更会被低廉的售价所吸引。但无论哪一种运营模式,在节约 20%的运营成本和现阶段无人驾驶潜在风险相比,Cybercab 商业化上要做的考量都不少。
最后
在今年马斯克宣布做 Robotaxi 之前,Robotaxi 领域进入了一段冷却期。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商业模式上,无人驾驶出租车都遇到了一些瓶颈。
几个月前,萝卜快跑在武汉的经历能直观地说明这种瓶颈,以及大众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忧虑:技术不行,人工智障;技术太行,抢人饭碗。
大家希望马斯克和特斯拉能站出来,打破这个瓶颈,能让大家看到 Robotaxi 领域新的希望。很遗憾,在这次的发布会上,马斯克把希望的悬念留到了两年以后;也很庆幸,Robotaxi 还是要一步一步跑,就算特斯拉也不例外。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的自动驾驶「大饼」,特斯拉股东们还吃么?
长安汽车以其卓越的设计与性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长安 CS75 Plus,以其时尚的外观、出众的配置和强劲的动力,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首选车型。近日,我与家人一同驾驶长安 CS75 Plus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以下是我这次旅行的详细记录和体验。
上半年售10.8万台,下滑超13%,广汽埃安最新销量公布
中国足球有望?比亚迪携手“海选未来” ,助力中国足球少年向前跑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重塑全球格局
“沙发厂”百万级大单品!把东风日产N7的“超智能舒适”搬进办公室
7月3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鹏G7。新车共推出602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Ultra三个版本,官方指导售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上市即刻可以交付。小鹏G7带来了无忧礼、交付礼、置换礼、复购礼等多......
虚拟硝烟,实境驰骋!问界新M5 Ultra 破界登陆《荒野行动》,定义虚实交融的豪华驾控新境。7月5日,问界新M5 Ultra 以游戏载具身份登陆网易手游《荒野行动》。
比亚迪巴西工厂投产,见证中国车企全球化突围里程碑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2025年比亚迪在巴西砸55亿建厂,首车下线啦!全球化又近了一步,未来将助力全球汽车变绿,一起期待新征程~
朋友们!就在前两天,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干了件大事,乘用车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巴西巴伊亚州州长等一众大佬都到场了,这排面直接拉满!共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2025百科精选知识:快 3大小与双单玩法十大计划
最近,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和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这是乐高乐园在全球第一次和中国汽车品牌联手。
新势力狂飙VS大厂二代崛起,车市正在加速淘汰!
历史从不辜负实干者与变革者。
2025百科精选知识:快 3精准计划五期
比亚迪真是闷声干大事啊!就在当地时间2025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工厂举行了首车下线仪式,这标志着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又创下了新的里程碑。比亚迪巴西工厂从开工到第一辆新车下线,仅仅只用了15个月,这就是比亚迪的速度。
阿维塔科技与约旦Mallouk集团在迪拜成功举行签约仪式
一位网红购买一辆MPV,新车没跑多少仪表提示变速器故障,厂家就该给换车吗?“汽车三包”相关规定是怎么说的呢?解决客诉应该先处理心情,再解决事情,这起事件中,4S店被无视真是太悲哀了
7月,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年产达15万辆
充电5分钟续航100公里! 展望800V高压平台电动皮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