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数读智车 2082浏览 2024-11-04 IP属地: 湖南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

 

这是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在10月的表态。

 

欧盟反补贴税是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但实际上也可能是最不值一提的事件。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路上,这些阻挠可以预见,也无法阻挡大趋势。

 

继续狂飙

 

“金九银十”,这两个月通常是国产车企销量增长的关键阶段。

 

9月的销量已经算得上“疯狂”,10月还在增长。本月,已公布销量的12家主流车企,几乎都呈现同比、环比增长。12家车企销量的平均值高达80269台,比上一个月大幅度增加11358台。按照中位数统计,10月为39114台,比9月增加了6340台,增幅比9月还要夸张。

 

其中,比亚迪、吉利、奇瑞、零跑、长城、小鹏6家车企销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这样的增长,是以9月多家车企销量创历史新高为前提的,车企快速狂奔的基调依然在延续。

 

 

 

车企竞争的门槛继续提高,上个月有两个车企销量在2万台以下,本月哪吒未公布销量,未过2万台的车企只剩下北汽。小米交付量首次突破2万台,目前已经与蔚来、小鹏的体量相当,末位淘汰已经压迫到主流车企,竞争愈发惨烈。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更让车企压力山大的是头部平台带来的冲击。本月,排名前三的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和奇瑞新能源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环比增速也是12家车企中的前三名。排名靠后的北汽环比下滑,哪吒汽车甚至没有公布销量,掉队的意味明显。

 

车企的内卷还在加剧,一方面,报废更新补贴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便利。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已经达到157万份。另一方面,价格战依然在延续,乘联会数据显示,1至9月汽车行业利润率4.6%,处于较低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小汽车价格下降6.9%。

 

如果说前几年车企竞争像是逆水行舟,那么今年可以说“鲤鱼跃龙门”,必须要飞起来,才能拿到入场券。

 

半数品牌年度目标压力巨大

 

具体到各个品牌上,多数品牌都保持着环比增长,与公司整体销量趋势一致。

 

多个品牌销量创造历史新高,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吉利的极氪、银河、领克、极越,长安的启源、阿维塔、深蓝,小鹏、零跑、智己、岚图、极狐14个品牌都创造了销量历史新高。

 

表现最突出的还是头部品牌,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一骑绝尘,增速也在继续突破。两个品牌月销超过20万台。

 

第二梯队的门槛可以设为3-7万台,这个段位的品牌数量在持续增加,10月比9月增加了2个。其中,吉利几何系列被并入了银河系列,后者销量跨越了6万的门槛。领克也跨越了3万的门槛。

 

第三梯队是销量过万的品牌,目前有10个,与9月份持平。这个梯队增长速度较快,除了蔚来主品牌,其他环比都有明显的增长。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由于10月多数品牌都有不错的表现,因此,销量目标完成进度普遍都有了较大的进展。最乐观的无疑是比亚迪,由于这两个月的炸裂表现,比亚迪目前已经完成全年指标的90%,大概率会在11月提前完成全年指标。

 

另一个提前完成全年指标的是小米,雷军在微博中已经表示,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

 

零跑销量的快速增长也大大加快了全年的指标进度。今年4月,零跑一度大幅落后进度,但最近4个月,零跑接连创造历史新高,进度大幅加快,目前已完成目标的84%,大概率会完成全年指标。

 

理想、吉利整体以及吉利旗下极氪都处于稳步前进的状态,每个月固定完成超过10%的进度。达成目标是大概率事件,并有可能会超额完成任务。

 

目前仍然存在一线可能性的是蔚来和极狐,这两家车企进度超过70%,如果销量能进一步提升,仍然有机会达成目标。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除此之外,东风岚图、长安深蓝和阿维塔、问界、小鹏、埃安、上汽智己都几乎没有可能完成全年目标。这些车企,有的是指标定得过高,比如埃安;有的则是前面的进度太慢,比如小鹏。

 

新车发布小月

 

诸多旗舰车型此前都已经相继发布完成,本月并没有太多新车型发布。

 

10月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公布了Model D MPV以及Model U电动中型巴士,同时还揭晓为美国合作伙伴打造的北美版Model C。值得注意的是,鸿海不会以自己的名义生产、销售这一车型。富士康将车辆授权给其他品牌,直接或者进行适当调整后进行量产。

 

10月18日,长安启源旗下A07、A05及Q05发布了2025款车型,售价7.89万元至15.99万元。

 

中下旬,比亚迪旗下中型两厢轿车海豹06GT正式上市,2025款唐DM-i推出。

 

吉利旗下,星瑞东方曜推出五个车型,售价9.97至13.87万元;星越L在现有车型上加新推出两款新版本,售价14.77至17.97万元。10月23日,极氪旗下第六款车型MIX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7.99至29.99万元。

 

10月28日,一汽奔腾旗下微型电动汽车奔腾小马推出长续航版车型,两款配置售价为3.69万元和3.99万元。

 

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发布了SU7 Ultra量产版,定价高达81.49万元。高定价策略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雷军透露,SU7 Ultra的10分钟小订突破3680台。

 

能够看出,本月没有重磅旗舰车型发布,新车发布迎来短暂的平静。

 

后发先至的故事

 

国产新能源在10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欧盟反补贴税。

 

这一政策并不让人意外,核心原因是国外车企面对中国车企的竞争,几乎没有应对能力。

 

截至今年9月的6个月,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全球产量出现了4年来的首次下降,原因是丰田集团的合规丑闻以及中国竞争对手的更激烈竞争。

 

此外,大众、Stellantis、宝马和奔驰等欧洲汽车公司均已下调盈利预期,原因是在在向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其中,10月,大众汽车寻求关闭至少3座德国工厂、全体员工减薪10%。保时捷计划削减中国经销商网络。 

 

这是后发优势的集中体现。燃油车时代的霸主,在转型中面临重重阻力。革自己的命总是困难的,要放弃自己优势业务,新业务还要长期亏损,挑战组织管理。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欧洲大陆尚未准备好放弃汽油和柴油发动机。”

 

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发言反对电动化。

 

而从中国市场竞争中走出来的中国车企,是弯道超车的主角,目前这些车企正在加快出海步伐,这个趋势无法逆转。

 

市场研究公司Rho Motion数据显示,9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70万辆,中国市场为110万辆,占比超六成,增幅高达47.9%。2024年1至8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67%。

 

10月,奇瑞海外销量达到11.19万台,刷新历史新高。长城达到44418台,创造历史新高。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中国车企正在走一条“第三世界包围发达国家市场”的路线。多数企业的出海动作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在中东及北非市场,10月5日,蔚来宣布进军中东和北非市场,并在阿联酋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理想在10月成立了出海一级部门,出海的首选是阿联酋、沙特等中东、中亚国家,其次是拉丁美洲国家。小鹏汽车正式进入阿联酋市场,并在迪拜举办了G9和G6车型的发布活动。目前已经进入包括阿联酋、以色列、埃及、约旦和黎巴嫩在内的多个中东及北非地区国家。北汽与Alkan Auto签署备忘录,将在埃及进行电动汽车组装生产。

 

在拉美市场,极氪进入哥伦比亚市场,重点投资充电设施及技术开发领域。比亚迪预计今年在墨西哥销售5万辆汽车,明年销量翻番。长城旗下欧拉好猫在厄瓜多尔上市成为在厄瓜多尔推出的首款纯电动车型。

 

可以这么说,虽然欧盟打破了规则,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外车企的竞争力。现阶段,中国车企的是面向人口更多,发展速度更快的市场,本身就是车企出海的第一站,加税不会阻挡车企的步伐。

 

在欧洲市场,中国车企的产品优势并不会因为加税而消失。零跑C10和T03在欧洲13个国家正式上市,车辆陆续抵达海外门店开启销售。零跑计划在第四季度完成全球350家(欧洲200家)销售网点的拓展,并于2026年将欧洲销售网络拓展至500家。

 

比亚迪将在德国推出的首款电动车,价格可能在2.5万欧-3万欧之间。在技术、产品等层面,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

 

如比亚迪所说,“欧盟关税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这是一个后发先至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已经开始讲述,不会因为反派的阻碍而停止。

 

小米:10月唱主角

 

沉寂了许久的小米成为10月的主角。

 

月初之时,雷军就曾高调定下目标“冲刺2万辆”。10月13日,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单日交付量突破1000台。最终,小米实现了销售目标,创造了发布以来的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小米汽车还没有喊出去没有实现的目标。

 

同步进行的是小米智驾体系,10月30日,小米的城市NOA开启全量推送;小米智能驾驶搭载端到端大模型与视觉语言大模型,预计11月底开启定向邀请内测,12月底开启先锋版推送。

 

小米的产能也将在明年进一步提速,根据报道,小米二期工厂或明年6月中旬竣工。按照规划产能,小米明年将有30万的交付能力保证。

 

目前的势头看,小米目前的唯一阻碍只不过是生产能力,作为完全不同的物种,小米大概率会是车企未来竞争的最大变量。

 

理想华为:未能突破瓶颈

 

理想与华为的盘整已经延续了很久,最近5个月的销量始终停留在4-6万台之间。

 

华为在年初短暂超越理想后,没能保持对理想的压制,很快被理想反超并保持了身位。虽然目前已经发布了智界S7和R7,享界S9,但这几个车型暂时没有起速。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理想的纯电车型布局同样还在起步期,MEGA的失败让理想进行了持续的内部组织管理变革。L系列增程车型为理想提供了强势支撑,理想预计L6汽车将在明年冲刺每月3万辆产能。但理想的进一步突破,还需要更多车型的全面出击、多点开花。

 

蔚小零:开始起速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持续沉寂后,蔚来、小鹏、零跑都有了起色。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零跑是三家车企中最亮眼的存在,已经连续三个月突破3万台,目前已经逼近越销4万的门槛,能够与华为、理想的销量一较高下。虽然零跑的价格越低于理想、华为,但零跑在不断调整产品结构。CEO朱江明透露,零跑汽车销量结构将发生变化,低价格车型零跑T03占比降至21%。

 

零跑有非常大的野心。朱江明认为,零跑汽车未来至少要做到月销30万辆,年销量400万辆,才真正实现目标。这显然需要零跑在性价比上做得更极致。

 

小鹏Mona M03、蔚来乐道是这两家的好起来的关键。这两个低价车型成功提升了销量,使得销量都超过了2万台。

 

销量提升进一步对车企形成正面效应。低价车型让蔚来得到了33亿元现金新一轮增资。小鹏方面,何小鹏透露,小鹏P7+表现火爆,目前已经完成量产实际爬坡。同时,小鹏汽车在低空飞行、Robotaxi等方便都有布局。

 

相比于其他新势力,哪吒已经处在崩溃边缘。本月,有传闻称,哪吒汽车将实施面向全部研发人员的降薪计划。随后哪吒表示接下来,还将实施机构精简、裁汰冗员、业务聚焦、扁平管理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举措。

 

不公布销量数据是个很反常的现象,可能暗示着表现非常不好,哪吒已经有退出竞争的迹象。

 

传统车企:全面进化

 

传统车企在10月展现了强大的增长势能。

 

比亚迪上个月销量突破40万台之后,没有做任何停歇,本月销量就直接突破50万大关。今年三季度,比亚迪季度营收首次超过特斯拉,按照这样的势头,成为全球第一车企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比亚迪的产品中,王朝、海洋系列仍然是无可争议的王者,这两个品牌造就了12个销过万的车型。其中宋、秦、元、海鸥、海豹,月销突破5万台,真正实现了一个车型抵一个车企。

 

吉利10月新能源销量首次突破10万台,吉利已经在飞快追赶比亚迪,跻身第一梯队。吉利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创新高。吉利的增长,是所有车型的全面提升,极氪、银河、领克、极越都在本月创造了历史新高。特别是极越,在主导这款车型后,极越的销量就开始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速。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目前,吉利已经拥有了三个月销过万的品牌,这让吉利在竞争中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形势。

 

奇瑞和长安也大有希望跻身销量第一梯队。

 

9月销量刚刚突破5万台后,10月,奇瑞新能源销量达到71330台,直接站上7万台。虽然没有成功实现8万台的目标,但相较之前已经有了巨量的提高。按照奇瑞的目标,12月,新能源销量将冲击10万台。

 

长安汽车同样表现亮眼。深蓝、启源、阿维塔都已月销过万。其中,启源延续强势增速,越销超越18000台。

 

深蓝再度刷新了历史新高,月销已经逼近3万台。深蓝S07甚至出现了交付跟不上订单的情况。南京工厂从单班调整为双班,重庆工厂也将开启双班生产。 

 

高端品牌阿维塔也在本月迎来突破,月销达到10056台,历史上首次月销过万。阿维塔的突破,主要得益于在中型SUV阿维塔07上,长安不再坚持纯电,改为提供增程版本,拓展了用户覆盖面。在增程领域,长安大有继续打价格战的意图,长安汽车表示,增程车型的价格还有机会进一步往下探,未来可以满足10万左右车型。

 

得益于销量表现,阿维塔开启了新一轮融资,募集资金达100亿元,投后估值将超过300亿元。

 

三大品牌其发力,让长安的销量前景更加乐观。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传统车企在这场竞争中,似乎逐渐有了思路,凭借已经打好的基础,长期建立的品牌号召力,逐步在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

 

广汽:姗姗来迟的调整

 

 出海,创新高,凶猛增长,10月国产新能源让欧洲人慌不择路

 

今年以来,广汽埃安的表现并不积极。业绩同比持续下滑,10月依然未能扭转。可以说,这是广汽埃安原地踏步的一年。

 

究其根本,还是产品市场竞争力出现了困境。在盘整了半年后,广汽集团启动重大改革。对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广汽从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并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

 

同时,也许是为了加强协同,广汽集团总部办公地址将从珠江新城CBD搬迁至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所处的番禺汽车城。

 

这场姗姗来迟的组织管理改革,可能是广汽重新恢复增长的关键。

 

10月,中国新能源车企依然在快速进化,这几年,在激烈的竞争下,中国车企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优化组织管理。竞争力与日俱增,这些是躺在过去功绩中的外国车企所不具备的。当电动化、智能化大潮袭来,外国车企自然也就无从招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关税手段只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但这永远无法改变企业个体竞争力,无法阻挡变革浪潮。

 

 
相关推荐
数读智车 136粉丝    27作品 关注 数据为尺度解析新能源-汽车,打造简洁、专业、直击重点的智库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