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最困难的时候,任正非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阵痛期完成自我成长?
当然,后来我们所有人都见证了华为如何书写出近乎完美的答案。
如今,东风日产启辰同样在经历一段阵痛期。尽管导致阵痛的原因,华为与启辰有所不同,但同样都会面临因为市场份额降低,营收减少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冲击。
2022年之前的东风日产启辰过着平稳有序的生活,年度销量维持在10万辆左右。然而,2023年6.5万辆的年销量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都可以下一个粗放的结论,是新能源势起,让诸如东风日产启辰这类传统燃油车企业饱受冲击。
这个结论其实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大环境确实如此;说不对,是因为东风日产启辰自身更具体,更主观的原因才是导致销量出现起伏的主因。
01
东风日产启辰成立于2010年9月。
事实上,彼时与东风日产启辰背景相同、成立时间相当的品牌还不少,比如华晨宝马之诺、一汽-大众开利、上海大众天越、广汽本田理念等。
我们将诸如此类的汽车品牌统一称之为“合资自主品牌”。顾名思义,是在合资车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
然而,风云际会十年间。如今,除了东风日产启辰之外,其它合资自主品牌几乎都没有了任何声响。
大浪淘沙始见金,这就是东风日产启辰的价值。
东风日产启辰是将自主+合资双属性发挥到最佳的合资自主品牌,它融合了双方的优势,用合资的口碑与经验打造出了具备自主品牌性价比的产品。
这是东风日产启辰迄今可以立足市场的前提。
2012年间,启辰R50与启辰D50的相继推出,极好地佐证了这一结论。
前者与日产骐达同平台,后者与日产颐达同平台,毫不夸张地说,这两款车为东风日产启辰之后长达20余年的安身立命,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这一类品牌的发展,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否定的声音。比如,用合资淘汰的技术再一次压榨市场的空间。
东风日产启辰之所以最终得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从发展之初,就杜绝了这类否定的言论在自己身上得到验证。
除了启辰R50与启辰D50两款开山之作,坚持采用原型车相同的技术标准之外。2014年,东风日产启辰甚至率先将日产畅销全球的纯电车聆风引入了国内市场,即启辰晨风。
或许由于当时市场的对纯电车的接受度不高,或许由于当时国内供应链不够完备,多种原因导致启辰晨风的售价偏高,最终启辰晨风的销量并不好。
但是,启辰晨风一案,已经完全说明,日产和东风合资双方有全心全意发展东风日产启辰的决心。在东风日产启辰这个品牌身上,合资双方坚持长期主义,按照汽车制造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办事,不挣快钱,不挣短命钱。
也正是基于品牌发展的基本逻辑,东风日产启辰得以存续和发展。
也正是基于品牌发展的基本逻辑,东风日产启辰敢于主动求变。
2022年底,东风日产启辰官宣,公司不再开发燃油车,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执行All in新能源的基本策略。
这是在东风日产启辰足以维持在年销10万辆水准做出的重要决定,是完全主动地一次重大选择。
02
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东风日产启辰就是一家如假包换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而现有的启辰大V,将是启辰的最后一款燃油车。
东风日产启辰的决定,甚至超过了许多老牌的传统燃油车车企。而这一决定正如当年敢于“尝鲜”,率先量产启辰晨风一样,它一直试图走在行业之前,更甚者,是走在东风日产品牌之前。
诚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山口武曾表示:东风日产将借助启辰作为“合资自主品牌”的灵活性,先行先试,努力找到东风日产的“第二增长曲线”。
很显然,All in新能源之后东风日产启辰,只会推出技术更先进、迭代效率更高、更加契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那么,重中之重的问题是,东风日产启辰为什么敢于做出如此战略级的调整?
事实上,我们发现,在官宣全面进入新能源造车时代后的次年,即2023年伊始,东风日产启辰迅速启动了新车上市计划。
2023年7月份,插混启辰大V DD-i上市;2023年11月,纯电SUV-启辰VX6;2023年底,售价超过90万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启辰大V 氢境进入示范营运,东风日产启辰成为国内第一家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上牌营运条件的新能源车企。
几乎是在1年内,东风日产启辰三款新车兑现了三条不同的技术路线。
时机已经非常成熟了,随着新车的鱼贯而出,东风日产启辰终于露出了自己的技术底牌。
去年11月,启辰以东风日产电动化转型“尖兵”的身份,全面焕新品牌形象,以独立的新能源身份全速推进新能源战略升级,并宣布将在技术革新、产品阵容、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用户生态等多方面加速布局。
战略升级后,启辰以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为新能源孵化器,集合技术自研和股东双方的技术资源,以Vita原生纯电平台、鲁班电池、V-Joy智能空间三个技术品牌为进攻的武器,全面进军全球新能源市场。
作为战略升级后的首款产品,日前,启辰推出基于Vita原生纯电平台打造的产品全新启辰VX6。
根据计划,启辰还将在3年内陆续推出不少于6款,基于氢燃料电池和插电式混动动力形式、纯电动力形式的全新产品,对轿车、SUV、MPV,小型车等市场做全覆盖。
至此,东风日产启辰已开始改变了过去中外股东双方的合作模式,产品和技术不再单纯由外方进行输入。中方技术占据主导的时代全面来临。
所以,基于如此不破不立的变革,东风日产启辰对可能出现的销量起伏有所预料,他们正在从曾经片面追求个别指标的一鸣惊人,向着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做新能源时代中国家庭独一无二的价值选择而发生转变。
那么,我们有理由给东风日产启辰一些时间,一些机会,因为它的成功,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和供应链足以孵化出全球任何一家背景不同,敢于扎根中国市场的车企。
海外再传佳绩!2025年4月比亚迪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
【车市百晓生】最近汽车动力电池新国标的话题,在汽车圈成为了热词,5月8日,中汽研为首批符合GB 38031-2025,新国标的动力电池颁发了检测认证,其中就包含了哈弗品牌全系动力电池包。
隐藏式门把手对车辆风阻系数有多大帮助,是否有实际意义呢?
破局高端市场,奇瑞首款C级智慧新旗舰正式命名风云A9L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登场?
提起大众的“精品小车”,那可都是时代记忆里的明星选手。 从风靡全球的甲壳虫,到几乎陪伴两代人长大的Polo,大众绝对称得上是“国民小钢炮”的制造商。如今,轮到新能源时代发声,ID3接过了这面“国民车”的大旗。 它不是简单复刻,而是升级进化。 既保留了好开、好玩的传统,又加入了纯电......
最新数据显示,在竞争激烈、车企必争的欧洲市场,比亚迪以进取的销量表现和特斯拉打的有来有回,也在悄然改写着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成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首选品牌。
2025 年 4 月,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中国车企比亚迪以覆盖欧洲14国、 11123 辆的月销成绩,远超特斯拉的 6253 辆。
势力版图重构 2025年4月欧洲核心市场比亚迪销量碾压特斯拉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 辅助驾驶芯片升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底盘、豪华配置再升级
阿维塔07语音交互挑战!3个层级难度阶梯上涨!最终达成率如何?
荣威纯电D6太火了,全网热销一车难求
腾势N9「易三方技术」打破大型SUV极限
“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发布,奇瑞安全之夜开启汽车安全新篇章
智舱+辅助驾驶全系标配!体验第二代元PLUS,智价比拉满?
表现超预期?实测零跑C16空间,够不够香?
奇瑞以底线筑起安全高墙,安全之夜技术成果与硬核测试双线发力
5月12日,岚图汽车在多哈举行盛大发布仪式,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双车正式进入卡塔尔市场并开启销售,售价分别折合人民币36.4万元、55万元。这是继成功进驻阿联酋后,岚图汽车在中东地区的又一战略布局,4天时间再下一城,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布局。
汉L唐L“兆瓦闪充”来袭,超级e平台如何重塑纯电格局?
“被申请破产”≠破产,哪吒的结局还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