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的尾声逐渐逼近,回望这一年,极狐汽车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力和创新的技术,成功实现了逆势突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阿尔法S5,在新能源市场中牢牢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了极狐的明星车型,也为极狐品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24年的全年销售数据中,极狐汽车表现亮眼。根据最新的统计,极狐阿尔法S5自8月起便一路高歌,连续数月销量破万,并且在刚刚过去的12月,持续销售额也达到了新的高峰。2024年1-12月,极狐汽车的累计销量为68,985台,同比增长了213.4%。特别是在11月,极狐的销量突破了11,000台,稳居“万车俱乐部”,不仅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更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阿尔法S5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极狐品牌的旗舰车型,阿尔法S5凭借其出色的综合性能,成为了市场的“明星”。截至11月,阿尔法S5的销量已达到4,459辆,环比增长了29.7%,在纯电动轿跑市场表现优异,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极狐阿尔法S5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顶级的产品配置和技术优势。首先,阿尔法S5的续航表现可谓无可匹敌。最高续航达708公里,是16万级别的纯电轿跑中续航最强的一款,让消费者无须再为续航焦虑。而其搭载的800V全域超充平台,让阿尔法S5成为同级别唯一搭载此技术的纯电轿跑,充电速度之快可与加油媲美,15分钟即可充电380公里,大大提升了长途出行的便捷性。
此外,阿尔法S5还搭载了宁德时代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保障了其优异的续航表现和高效的充电体验。无论是在高温环境下的续航表现,还是在寒冷天气中的稳定性,阿尔法S5都展现出了超越同级车型的优势,深得消费者青睐。
在安全性方面,极狐阿尔法S5也不遗余力地打造了行业最强的安全系统。其车身抗扭刚度已达到51897N·m/deg,超越了多款同级车型,甚至接近劳斯莱斯的水准。此外,阿尔法S5还配备了“极盾”安全系统,六大防护盾技术让车主在行驶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碰撞安全设计更是超越了C-NCAP和C-IASI的最高标准,确保了车主和乘员的安全。
极狐汽车推出的巨额置换补贴政策,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根据政策,极狐全系车型可享受至高10万元的置换补贴。其中,阿尔法S5的置换补贴力度更是非常吸引人,最高可享受至高5.18万元的补贴,这其中包括极狐提供的至高3.18万元置换果汁以及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提供的2万元补贴。这一政策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提升了极狐车型的性价比,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极狐阿尔法S5的优质体验。
阿尔法S5的终端售价也相当有竞争力,560 PRO款起售价为12.88万元,560 MAX款为14.48万元,708 MAX款为16.48万元,650 ULTRA款则为18.48万元。考虑到其搭载的顶级技术和超高性价比,阿尔法S5无疑是目前市场中最具吸引力的纯电轿跑之一。
极狐阿尔法S5在2024年的表现无疑是可圈可点的。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超强的安全性和诱人的购车政策,极狐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更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极狐未来的道路必将更加宽广,值得每一位消费者期待。
福特或终止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
本刊记者查阅软通动力5.8号公告了解到,软通动力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此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3.7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主营业务发展,涵盖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 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计算......
waymo自动驾驶新布局!waymo携手麦格纳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汽车工厂,自动驾驶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电动汽车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为何依然有部分车主表示不满?
我跟小米从来也没翻过脸,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合资车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是以高价值高价格的情况出现,而现代途胜L焕新一口价11.98万元起,让“一口价”不是一场价格战,而是一次关于“合理价值分配”的产品反击。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吉利全面加码新能源安全,开放专利与技术共享推动行业升级
借车给无驾照的人,出事故车主也要担责?网友:最好还是不借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风靡各界名流
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迎来里程碑式新突破
烧机油修复后如何做到三十万公里不烧机油
“油电切换”进行时,专家共寻新时代皮卡“技术路线最优解”。
收归吉利后,极氪未来路向何方?
哪吒汽车启动4900万还款计划:每月支付820万能否化解资金链危机?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中国首冠!比亚迪海狮07EV全程见证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
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协同,吉利正从 “规模增长型” 向 “价值创造型” 企业转型,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整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当流量红利消退,优质内容是否仍是商业世界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