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汽车商业评论 2745浏览 2025-01-10 IP属地: 未知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撰文 / 崔东树 路 行

设计 / 师 超

厮杀声一片的2024年结束了,但应该没有多少汽车人会因此感到松一口气。当前的汽车市场竞争如此惨烈,价格战卷生卷死,“冲出亚洲,卷向全球”可预见的仍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题。

而与此同时,汽车市场先抑后扬,全年销量预计超过3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自主品牌份额扩大,新势力有进有退,这些都是过去一年,中国汽车人所面对的市场环境。

2025年,尽管大家对于汽车销量仍有增长的预测,但更加惨烈的市场淘汰赛也已是行业共识。

1月6日,第十一届金轩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表题目为《2024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分析及未来政策展望》的演讲。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他指出,2024年1~11月世界汽车销量8201万辆,这其中,中国汽车份额达到34%,占世界三分之一,创历史新高;中国的新能源渗透率在2024年四季度达到44%,呈现了远强于世界平均23.2%的水平;中国插电混动表现持续走强,在2024年四季度占世界份额的83.7%,所向披靡;到2024年11月份,中国汽车累计出口584万辆,同比增长23%,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他表示,目前预测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1季度估计负增长3%,其中1月因为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负增长在10%以上,而由于2025年4季度的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政策与新能源车的车购税减税政策面临退坡,因此2025年4季度的增长力度估计很强。

同时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油车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世界从来不缺油,‘石油枯竭论’是一个伪命题,近20年的石油储量报告证明了油越来越多,所以2025年油车市场将获得合理的重新发展机会,过去的谎言得到了改变,美国、欧洲、俄罗斯现在就是石油、天然气的能源竞争。中国新能源车、燃油车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在世界中将日益明显。”他说道。

以下是崔东树的演讲实录,此处略有删节。

各位好,我是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的崔东树,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交流。我今天带来对整个中国和世界汽车市场、中国汽车新的消费环境和趋势的一些分析。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世界汽车行业总体概况

首先看一下大的环境变化。整个世界汽车在过去三年相对“躺赢”的状态之后进入竞争逐步激烈的阶段。2020~2022年是世界汽车最幸福的三年,维持在年销8000万的规模,大家基本不用非常努力的卖车就能挣钱,尤其国际车企在世界上基本处于很幸福的状态。2023年世界汽车销量达到了8901万辆的规模,今年预计会突破9000万辆,供不应求是巨大的特色。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用更少的供给把更高的需求高质量挖掘出来,这样对企业来说过去三年呈现了相对比较幸福的三年。2023年中国汽车在世界份额占到33.8%,近几年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表现。

过去一段时间,世界汽车行业环境动荡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巨大机遇。新冠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危机,给中国自主品牌带来了增长机会;俄乌危机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俄罗斯市场,中国自主品牌的份额在俄罗斯占到60%以上,给我们自主品牌带来优秀的利润和国内市场巨大的发展动能;世界油价高位时,中国新能源车得以实现强增长。

过去几年呈现了世界市场、国内市场复杂变化的情况,而从2023年开始,整个世界面临重新回归的状态,世界价格体系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美联储加息相对回落,美国车市,二手车、新车价格逐步回落,供给得到改善,世界竞争目前呈现逐步恢复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车市表现比较优秀;印度市场、俄罗斯市场表现相对较强,尤其今年俄罗斯市场已经呈现了超强增长状态,过去三年呈现了从69万到143万台的回升态势,所以中国车企在俄罗斯获得了巨大的增量;印度市场表现比较优秀,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都出现了相对回落,所以中国车企享受了巨大的红利,自主品牌呈现了国际市场结构性增长的特征。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东南亚市场过去一段时间呈现相对低迷的状态,我们在俄罗斯超强增长,但在泰国市场并没有发挥强大的市场动力。

我们统计到11月份的走势,在整个市场变化之下,中国车企的世界地位获得了提升,尤其以比亚迪为代表,现在已经达到世界第六位的水平,丰田、大众、现代起亚占到前三位,Stellantis、日产雷诺占到第四、第五位。除比亚迪外,吉利、奇瑞、长安等企业的世界份额也都在提升,整个世界汽车格局以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以中国电动车崛起而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如图,标红的自主车企在世界份额呈现超强增长的状态。第六的比亚迪、第十的吉利,还有奇瑞、上汽、长安、长城、北汽、一汽等份额都得到了相对的提升。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新能源车呈现超强增长态势。世界新能源车发展基本是以乘用车为代表,乘用车成为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主力,2024年1~11月占到世界新能源车总量的95.8%。现在国际皮卡市场在新能源方面发展得相对比较缓慢,特斯拉的皮卡表现远不如预期。所以现在看,中国新能源车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关键。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整个世界新能源车以纯电动、插电混动发展为核心特征,短期之内,氢能源在世界新能源中基本没有太大的发展机会。所以我们认为整体来看世界汽车行业发展分为两条线路:新能源车和油车。

我个人理解,我们的纯电动车在国际上竞争相对比较平稳,插电混动车型实现超强增长,而日系的普混发展相对比较慢,这就形成了一个核心特色,即整个中国以插电混动车型的性价比获得了超强的市场增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比燃油车贵的新能源车不多,相对于德国、美国较高的售价成本,中国的新能源车以性价比获得了强劲的增长,而在这个表现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渗透率在2024年4季度达到了44%的比例,呈现了远强于世界平均23.2%的水平,而欧洲现在维持在20%左右,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尤其是挪威、瑞典,挪威基本在70%徘徊了三年,瑞典在50%左右徘徊三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长的良好表现的国家。在这个表现之下,中国在纯电动方面保持绝对优势的状态,以比亚迪、吉利、上汽等品牌为代表,在世界表现相对优秀,特斯拉总体表现也不错,但是由于四季度特斯拉表现较差,所以该品牌也面临调整的压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以前中国车企在世界中的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而到了插电混动,中国在世界中的优势已经所向披靡。四季度,中国新能源车插电混动世界份额占到83.7%,世界其他车企占到16.3%。尤其是世界排名前八位的车企全是中国的。以比亚迪、长安、吉利为代表的插电混动路线、以理想、赛力斯为代表的增程路线实现了全面发展。

换个角度去看,我们的插电混动拥有超强的价值体验和智能化的体验。所以中国的新能源车呈现了以插电混动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增长能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混合动力方面,丰田、现代起亚、雷诺日产、本田等占到世界95%左右的份额,中国在普混方面总体表现相对比较平稳,因为普混还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技术,技术源泉在于镍氢电池,到了锂电池时代,其已经失去了生存土壤,必然向插电混动、纯电动发展。中国迈过了普通混合动力的路线,实现插电混动超强发展良好表现,而中国车企和其他国家的车企也呈现了汽车利润的巨大变化。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全国汽车市场运行情况

大家都说汽车不挣钱,那汽车到底挣不挣钱?我们认为汽车挣钱,挣得不少。2020年,中国世界500强的汽车企业利润92亿美元,到了2023年,我们挣了170亿美元,而其中的利润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7年上汽利润超过50亿美元,2023年只有20亿美元,而比亚迪的利润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宁德时代2023年利润62亿美元,差不多是三个上汽的利润,两个一汽的利润,基本一汽、上汽、东风三大集团加在一起都不如一个宁德时代的利润高。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所以电池算不算汽车行业?造发动机还是造电池?两者是不是都是汽车行业的基本功?不会造电池的汽车企业以后还能成为优秀的汽车企业吗?就像不会造发动机,能否成为一个优秀的汽车企业?比亚迪回答了这一点,2023年比亚迪约等于两个上汽的利润。

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汽车行业上下游利润绝对不均衡。汽车行业利润下滑,上游利润增长,宁德时代利润远高于整车企业的利润,而矿的利润还要更高。中国最牛的利润在矿上,其次是在中间的制造品,下游企业很惨。中国目前汽车制造业利润只有4.4%,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汽车行业现在面临巨大的变革,销量总体来看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比亚迪、奇瑞为代表的新的势力已经超越了一汽、上汽、东风,实现结构性变化。今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在3120万辆左右的规模,呈现持续较好的增长速度。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这个增长之下,过去两年房地产对汽车的挤压现象得到了改善,房地产对消费来说是“万恶之源”,因为房地产只带来了财富的泡沫,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消费,这是对我们行业巨大的压力。

2011年,老百姓房贷只有8万亿元左右,到2023年有46.5万亿元的房贷,这是本金,还不算利息,所以老百姓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我们的商用车随着房地产的发展,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卡车市场从2015年的231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398万辆。房地产拉动了卡车增长,但给乘用车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

中国老百姓的房子现在每户平均有2.58间,每户家庭平均面积98平方米,而且绝大部分住的都是本世纪以来的新房子(中国普查数据),住房水平远高于用车水平。可以说,中国老百姓在汽车普及方面是世界上落后的,在房地产拥有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一高一低,体现汽车行业巨大的发展机会。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汽车行业过去几年呈现了商用车爆发增长的态势,乘用车从84%降到78%,现在回升到89%,以重卡为代表的钢筋、玻璃、水泥的需求在逐步下降,而乘用车市场呈消费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目前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压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我们对中国人口结构做了严格的分析,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现在20~30岁人口,五年期间下降了3.4个百分点,30~40岁人口在增长之中。现在年轻人买车动力不足,中年人换车能力相对较强,所以我们也在推动消费更新和换购升级的拉动,因为这块增长空间相对比较大。

中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2023年平均年龄是40.9岁,过去五年平均增加了2岁左右,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未来50岁以上的人是核心主力,这些人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财富,我们说生机勃勃的老人,人多又有钱,中国的消费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由于中国消费者现在只存钱不花钱,给汽车消费带来了很大压力。从2016年活期存款增加3万亿元、定期存款增加2万亿元,到2024年定期存款增加7万亿元,基本可以说明老百姓只存钱不花钱,所以我们国家在促进消费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这个情况下,整个汽车消费情况在逐步回升。11月份,汽车消费占到商品消费总额的12.6%,占到规模以上29%,相对于去年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以国家促消费政策对我们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而在这个推动中,换购升级、消费升级、高端新能源车形成超强增长的动力,换购群体远超过首购群体,成为核心的增长动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这个增长趋势下,豪华车表现相对比较优秀,尤其传统豪华车、新能源豪华车整体表现相对良好。自主品牌新能源呈现了超级增长的态势,而合资品牌面临着结构性压力,从过去1200万辆的规模,现在降到600多万辆的规模,基本是腰斩的概念。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中国60后到70后这代人是人口最多的,到80后出生人口持续增加,但面临计划生育,中国车市现在面临的是90~95年之间出生人口持续下滑的阶段。这表示,车市首购群体减少,车市消费面临艰难的压力,换购、升级是我们核心的重点。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但我们既要看到压力也要看到机会。2024年乘用车市场呈现超强增长,将达到2700万辆的规模,同比增长在6%的水平,尤其主力车企,像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表现优秀,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特斯拉等表现也良好,中国车市现呈现结构增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中国特色市场增长极其明显,最大的特色是轿车市场剧烈萎缩,2014年是1249万辆,2024年1149万辆,十年间销量下降100万辆。而MPV市场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人是汽车消费最大的变量,由于一胎、二胎、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的逐步推出,所以高端MPV销量正在增长。像广汽乘用车、比亚迪、广丰等获得超强增长,五菱宏光等过去的入门级产品,随着智能电动化的发展,呈现了下降态势,从最高峰时的9万辆的销量降到了7000辆。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人口的消费升级也给SUV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轿车的销量十年降了100万辆,SUV从2014年的411万辆到了2024年的1455万,十年涨了1000多万辆。中国车市呈现结构性剧烈的变化,形成了差异化的增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商用车车走势总体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房地产目前正在处于持续下行的周期,所以商用车市场也处于持续下降之中,而乘用车市场中,促销活动在不断变化。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车市第一个分析产品,第二个分析价格,价格是市场最核心的信号。新能源乘用车近几年大概围绕在9个点的促销力度,基本没有变化,合资品牌、豪华车过去几年价格基本稳定,但2023、2024年出现了剧烈变化,整个走势周期无法回归到原有促销的状态。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日系的燃油车从过去9%左右到现在的22%左右,出现促销的巨大增长,而日系是表现最优秀的品牌,其他国家的车企压力都比较大。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我们来看下整个车市品牌的新品推出和降价力度。整体来看呈现多子多福的情况,自主品牌大量新品推出,尤其新能源车呈现良好表现,豪华品牌面临巨大的产品压力,增程、插混大量的新品推出,也在推动我们行业快速发展。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而新品推出之后,价格出现大幅调整,自主品牌通过新品推出和价格灵活运作,实现了新能源车超强增长的良好表现。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从过去100万辆左右增长到1100万辆,2020~2024年,从百万到千万的巨大变化,说明国内零售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这一表现之下,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中国财富结构变化,为我们新能源车发展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30~40岁是最佳的群体结构,创富一代、家族二代、董监高、职业经理人这块财富的增长,推动了我们高端新能源车和传统豪华车全面高增长的良好表现。同时女性群体也是我们增长的核心动力,现在已经占到1/3的比例,实现了群体购买力、家庭第二辆车爆发增长的良好态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国家报废更新、以旧换新的政策力度极其明显,也在推动我们的发展。很多地方实现了超强的置换更新补贴力度,而且是油车、电车全面发展的政策,所以2024年呈现了超强增长。从今年来看,报废更新大概在300万辆,以旧换新在380万辆左右,合起来将近700万辆左右的规模,花了1000亿元。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2024年二手车交易也因此获得了一些增长空间,9月的二手车交易量166万辆、同比增4%,交易额1064亿元,同比增2%;1~9月累计交易1422万辆、同比增5%,交易额9392亿元,增9%。

从结构上看,3~6年车龄的车型呈增长态势,但二手车库存、二手车保值率都出现明显下降。今年行业极其惨烈,二手车经销商惨不忍睹。不要认为新车经销商的日子不好过,二手车经销商生不如死,二手车库存的跌价完全是经销商个人承担,所以任何价格波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座山,他们改变不了环境,所以只能改变自己。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再来看看出口的情况。出口今年呈现超强增长态势,到2024年11月份,我们出口584万辆,同比增长23%,今年预计能达到640万的规模。从2020年的96万辆到2024年的584万辆,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我们认为这是中国的奇迹,这个奇迹跟刚才说的疫情暴发带来中国产业链的优势,实现超强增长类似。所以任何危都是机,任何环境的变化对自主品牌来说都是巨大的增长机会。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这种增长趋势下,新能源车整车出口今年突破200万辆是没问题的。其中,乘用车1~11月份突破了180万辆,今年达到195万辆也是完全有机会的,中国新能源车呈现出口增长的良好态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前苏联地区、中南美、中东、东南亚,我们的新能源车都有很好的表现,实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尤其在东南亚,我们的纯电动出口占到54%,插混占到1%,55%都是新能源车。而在美、加、日、韩,我们未来还有发展空间。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呈现超强增长的态势,但是风险也比较明显。可以看到,2024年11月份乘用车出口下降到10万台。我们对俄罗斯2025年的发展也很关注,俄乌危机带来的红利面临巨大的压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分析

在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推动下,A00级、A0级车今年呈现了超强增长的态势,高端的不含特斯拉的中国自主电动车也实现了超强增长,从过去8万辆的规模发展到到15万辆左右,特斯拉表现相对比较平稳。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而插混在中低端实现了增长,A级车从过去10万辆左右的规模发展到26万辆左右,B级从5万辆左右发展到11万辆,都呈现超强增长的态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中国新能源最大的特色是什么?纯电动在大城市卖得好,但插电混动在农村地区、新兴市场卖得非常好,所以插电混动是替代油车很大的优势,我们整个国内市场插混渗透率是22.4%,而县乡是21%,基本是一致的。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同时我们的充电体系在快速完善之中,呈现超强的增长动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中国燃油车市场,合资豪华车保持绝对的优势,而在纯电动方面,自主品牌更具有竞争力,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体系。合资豪华,尤其是大众、奔驰、奥迪这些产品表现来看,在大城市燃油车市场表现是极其优秀的。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这里新能源车呈现了规模发展效应,插电混动、纯电动基本都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插电混动,2024年11月比亚迪销量超30万辆,奇瑞约4万辆,吉利3.11万辆,长城3.01万辆。这个格局,2025年必将发生明显变化,中国的插电混动会形成3万辆向5万、10万辆的爆发式增长态势,而库存在逐步下降。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商用车领域,新能源渗透率也从原来的9%、11%,上升到今年的19%,而且到2024年四季度已经到了25%,呈现超强增长的态势。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未来政策走势

总体来看中国政策未来保持平稳,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2024年中国GDP增长4.9%,2025年大概4.5%,通胀压力总体来看比较低,广义财政跟政府压力比较大。按照统计,在中国贫困县,即人均购买力在7美元以下的地区,汽车普及目前还有巨大空间和潜力。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特朗普胜选使中美关系进一步复杂,在这一情况下,国际环境呈现多极化的态势,对我们来说,促进内需消费将是更加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中国将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且消费券、消费品以旧换新、惠民生、社会保障方面可能有更大力度。综合上述假设,我们推测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在2万亿元左右。

超长期国债的推动,对汽车普及有巨大的优势。在安徽,乘用车2023年的千人保有量只有169辆,而浙江有297辆,我们认为中国的汽车普及在区域之间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160多辆的千人保有量在世界上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未来年轻人首购、主流群体换购升级将推动我们全面的发展。

而未来一段时间油车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世界从来不缺油,所以“石油枯竭论”是一个伪命题,近20年的石油储量报告证明了油越来越多,所以2025年油车市场将获得合理的重新发展机会,过去的谎言得到了改变,美国、欧洲、俄罗斯现在就是石油、天然气的能源竞争。中国新能源车、燃油车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在世界中将日益明显。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我们认为在整个中国汽车出口中,目前插电混动将是巨大的增长机会,燃油车出口,俄罗斯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纯电动出口也有增长的潜力。

2025年我们目前预测国内零售增速2%,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1季度估计负增长3%,其中1月因为受到春节因素的影响,负增长在10%以上。由于2025年4季度的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政策面临退坡,新能源车的车购税减税政策面临退坡,因此2025年的4季度的增长力度估计很强。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出口总体保持10%的速度,新能源车明年将达到1300万的规模,同比增长在20%左右,渗透率将突破55%,实现进一步超强增长的良好态势。

中国车市走向世界将有巨大的发展机会,电动化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增长,智能化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推动,尤其端对端大模型推动行业发展,包括低空经济、机器人等跟汽车行业都是密切相关的领域。

目前,电动车已经成为高效低成本的出行工具、独立的第三空间、分布式能源体系的储能单元。汽车的定位将会从机械工具变成耐用电子消费品,属性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其使用周期将大幅缩短,更新加速。过去一辆车用15年、20年,现在一辆车用10年、8年,未来可能会更短,所以新车销售将实现持续增长态势。

尤其中国现在汽车产销量只占到世界的33%,而其他产品可以占到世界80%,未来,中国汽车规模必然向40%以上靠近,中国汽车、中国制造业优势在世界将进一步辉煌。

崔东树:2025年国内零售增速2%,增换购人群成消费主体

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手机2023年出口超8亿台,笔记本出口1.4亿台,电视机出口将近1亿台,中国汽车出口现在只有500万辆左右,未来会向千万级规模去发展。中国汽车制造国内外市场都将有巨大的增长机会,中国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将极其光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7112粉丝    6477作品 关注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