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一过,广汽集团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新任一把手的消息。
2月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广州汽车集团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审议通过选举冯兴亚任职广汽集团董事长,同时还身兼集团党委书记以及总经理职务,这也意味着,冯兴亚正式接替曾庆洪成为广汽集团的“话事人”。
从广汽集团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广汽集团正处于转型的风口浪尖,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需要一位既能快速应对时代变革,对于广汽集团又足够了解的掌舵者。
从履历来看,已经扎根广汽集团20年的冯兴亚也确实是目前最适合广汽集团的领导者。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人事调整不仅是广汽集团内部的一次重要人事变动,更是其持续推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深化领导力传承与培养战略的关键举措。此举旨在确保广汽集团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通过新老交替实现管理团队的平稳过渡,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与创新潜能。
不过要想带领广汽集团打出一片天,还是要冯总能否让广汽集团跨过眼前的两座大山,一个是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另一个更难翻越的是让广汽自主品牌崛起。
广汽两田困于价格战
作为广汽集团发展历程中的核心人物,曾庆洪曾一手推动了合资企业的落地和自主品牌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广汽与合资品牌联手打造的凯美瑞、雅阁等经典产品,既为广汽带来了销量,也让其赚的盆满钵满。
和许多国企汽车集团一样,广汽集团很长一段时间也是靠着合资品牌这个利润奶牛,不过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新能源产品与价格战的轮番攻势之下,广汽丰田与广汽本田已风光不再。
2024年,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200.31万辆,同比下滑20.02%;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为47.06万辆,同比下滑26.52%;广汽丰田销量为73.80万辆,同比下滑22.32%。
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告,其净利润预计为8亿至12亿元,同比减少72.91%至81.94%,扣费净利润为-33亿至-47亿元,同比减少192.37%至231.56%,这意味着广汽集团将迎来近20年来的首次亏损。
作为对比,2023年广汽集团净利润为44.2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5.72亿元。
之所以亏损,主要也是受2024年价格战影响,去年广汽丰田与广汽本田被自主品牌价格战一轮一轮的攻势打的有些乱了阵脚,曾经需要加价提车的混动王牌产品,也不得不跟进价格战。
曾经的走量神器雷凌与凌派直接被比亚迪的秦家族打残了,之前十几万的价格如今十万不到,销量也是很难上去了;去年凯美瑞甚至裸车价到过12万,雅阁裸车价也去到了15万以下,频繁的降价也并未带来多少销量增长,广汽集团亏损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在新年的首个工作日,广汽丰田便又开启了价格战,旗下的锋兰达、威兰达车系开启了官降。虽说官降优惠活动是限时的,但力度却是真的大,锋兰达指导价是12.88万起,优惠后厂家给到了最低8.98万起的一口价,优惠幅度高达3.6~3.9万元区间;威兰达建议零售价是17.38万起,优惠开启后,一口价来到了12.98万起,等于说全系优惠了4.4万。
从广汽丰田开年就开启价格战来看,今年广汽两大合资品牌应该也是延续去年价格战的策略,再加上合资品牌价格虚高已是事实,广汽两大合资品牌在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前提下,为保销量降价也是回归本质,能否带动销量提升还是未知数,相比于已经让人麻木的价格战,市场更愿意看到合资品牌在产品与营销上带来新意,否则两田依旧难逃销量下滑的命运。
合资品牌困于价格战也是目前行业中棘手的难题,能否带领广汽两大合资品牌转型成功,也更加考验广汽集团新晋领导者冯兴亚的领导力。
广汽自主品牌必须挣钱
合资品牌势弱,短时间应该很难改善,但造车不能亏钱,所以广汽集团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2008年成立、埃安2017年成立,昊铂2022年成立,现在都站住了脚,打开了一定局面,但广汽集团的财务,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贡献利润。如果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强化自主品牌的盈利能力,这是广汽集团活下去的必由之路。
不过想要提升广汽自主品牌销量与品牌力难度不亚于改变目前合资品牌地位。
目前消费者提到传祺,更多想到的是“中国MPV专家”这个标签,其SUV与轿车产品发展与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车企有着很大差距;
提到埃安,更多的是大街上遍地都是的网约车,随着网约车市场饱和,埃安销量也是趋于平淡;至于昊铂,相信很多消费者和广汽一样都很困惑,不知道这个品牌现在是什么定位,产品与品牌定位都相当模糊。
广汽传祺虽已与华为深度合作,但在赛力斯、极狐、阿维塔等品牌已布局的“华为朋友圈”中,如何确保自身的独特竞争力,仍存变数。
“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改革、调整、转型是广汽的必由之路。”冯兴亚说,“我们无法改变风,但可以改变帆,调整帆的角度,以适应新的航程。”2024年11月,冯兴亚在广州车展上如是说。
为了自救,去年冯兴亚就提出了“番禺行动”,即二次混改、打造经营型总部、深化三项制度。
目标则是推进自主品牌一体化运作,重塑品牌特色,调整产品结构,全面布局新能源动力形式,未来三年将推出22款全新车型,力争2027年实现自主销量突破200万辆。
广汽任务重冯总压力大
虽然广汽集团在面对市场挑战积极自救,但未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都在积极推出新车型和新技术,以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广汽集团需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并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合资不给力,自主品牌后继乏力,新能源市场急需增强竞争力,这就是广汽集团目前面临的尴尬现状。同时广汽集团不仅是广州汽车产业的支柱企业,更是整个城市工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市场表现直接影响着广州作为全国汽车产业重镇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广汽集团的掌舵者,冯兴亚既要思考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合资与自主之间实现双赢?如何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过程中,带领企业突围?还要思考如何保住广州全国汽车产业重镇的地位,可想而知冯总的压力有多大。
行业首个实车装载,宝骏汽车灵语智舱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
福特CEO吉姆·法利称:我们被疫情困住的时候,中国悄悄领先了。
车叔预言成真!1月车企销量出炉谁才是开年赢家?
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车企除了降价促销之外,积极推动车型推陈出新也是重要战略,近期易车网发布了2024年全新车系的累计销量排行榜
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的冬季体育盛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荣耀舞台,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展示窗口。一辆辆身披“中国红”的豪沃TH7重卡高清转播车已正式投入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凭借卓越的性能表现和前沿的科技赋能,成为连接赛场与观众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国智造......
新能源汽车为何要捆绑售后,传统汽修店还有未来吗?
上汽大众40年横向观察-舍弗勒 张艺林:德国很多一些大公司,他们技术部门都流行一句话,搞新要到中国去。他们确实在这样做了。这个良性的互动,对双方都非常好。我相信大众一定将来是在德国企业里面做的最好的一个,因为他们的管理层非常的开放,而且很支持这样的双向学习。
再卷也不能牺牲质量,对质量的坚守确保长期发展
了解的网友应该都知道,近段时间咱们国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一经亮相便引发了业内外的巨大关注,不仅短时间内就登顶了APP下载榜榜首,超越了美国同类产品ChatGPT,还凭借着“物美价廉”的特性引发了海内外开发者社区的轰动,特别是极低的训练成本直接震撼了美国硅谷,导致美......
2月7日,东风汽车宣布,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工作,猛士、奕派、风神、纳米等自主品牌车型将于近期陆续搭载应用。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标志着东风汽车智能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将革新用户与汽车的交互方式——从“被动执行指令”到“主动理解需求”,让汽车真正成为“会思考”的......
2025年伊始,各大车企纷纷亮出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比亚迪2024年累计销量达到 427 万余辆,同比增长 41.26%。海外销量同样表现出色,达到 417204 辆,同比增长 71.9%。
车圈又卷起来了!奇瑞与吉利两大品牌强势出击
捷途也来放大招,多款新车一口价,最低6.99万起
从全球第四、全球第二,看中国汽车全球发展趋势
是时候科普一下汽车行业常识了!客观谈负债要谈企业规模和营收
2024全球车企销量:丰田第一无悬念,两家中国车企进前十
全球车市竞争日益激烈,众车企纷纷采取“以价换量”等策略,力图稳住阵脚。
小鹏工厂机器人上岗,并初步开始试行商用。
三星电池出现隐患引发多品牌新能源汽车召回,此次召回值得深思
张艺林:大众跟上汽集团的合作,由过去的单方面大众向上汽转移技术,现在反向了。大众现在跟上汽集团下一代的电车的合作,我觉得就非常好,他们也很认可我们中方做出的努力。同时有些领先的地方,相互进行技术上的补充,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在舍弗勒内部,我们也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中国团队如果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