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关总署2月4日甩出加征10%关税的重磅文件时,整个进口车圈炸开了锅。朋友圈里的平行进口车商们连夜改价,4S店销售疯狂轰炸客户手机,而手握百万预算的土豪们,正在经历一场现实版"速度与激情"——抢在2月10日政策生效前刷卡提车。
谁在瑟瑟发抖?猛禽涨价背后的生存危机
要说这次关税调整最惨的,非福特猛禽莫属。这台"美国土特产"皮卡的故事堪称魔幻:2018年入门款51万还能砍价,如今指导价72万还要加价提车。6年暴涨40%的骚操作,让国产车看了都直呼内行。
这次关税加征无异于火上浇油。以北美4.5万美元(约32万人民币)的裸车价计算,叠加25%关税+25%消费税+13%增值税,再算上物流、经销商的层层加码,猛禽落地价分分钟突破85万大关。更讽刺的是,这台挂着"15年强制报废"紧箍咒的皮卡,正在被国产硬派越野车围剿——坦克500Hi4-T月销5000台的成绩单,活生生演绎着什么叫"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打"。
BBA躺枪记:德国豪车为何要为美国买单?
戏剧性的是,这次关税调整最大受害者竟是德系三强。奔驰GLS、GLE、宝马X7这些挂着德国车标的百万豪车,因为产自美国阿拉巴马州工厂,被迫卷入这场关税风暴。
以奔驰GLE450为例,北美起价6.5万美元的车型,进入中国要经历"三重暴击":关税从15%涨到25%相当于多掏6.5万,叠加消费税和增值税后,终端售价轻松突破百万。不过对于GLE的目标客户来说,这波涨价可能只是洒洒水——毕竟买得起百万豪车的人,谁会在意多花个十万八万?
关税背后的精算游戏:你的豪车到底被税了多少?
让我们来算笔扎心的账:假设某美产3.0T豪车海外价100万
第一刀关税:100万×25%=25万 → 车价125万
第二刀消费税:125万×25%=31.25万 → 车价156.25万
第三刀增值税:156.25万×13%=20.31万 → 车价176.56万
这还没算海运、仓储、经销商利润,实际落地价直奔200万而去。也就是说,你每花100万买车,就有76万在给国家交税,妥妥的"纳税先锋"。
美系车的中国困局:特斯拉笑了,福特哭了
2024年美系车在华销量数据揭开了残酷现实:140万总销量中,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独占66万辆。这意味着除去电动车,传统美系车的市场份额已萎缩至3%左右。
福特现在的处境堪称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猛禽被关税暴击,另一边Mustang Mach-E被国产新势力吊打。更尴尬的是,牧马人因为2.0T排量躲过一劫,但消费者早就转向了坦克300——后者不仅价格腰斩,还能光明正大进市区。
豪车定价玄学:为什么越涨价越有人买?
有趣的是,关税加征可能反向刺激豪车消费。奔驰4S店销售偷偷透露:"这两天来看GLS的客户暴增,有人直接带着全款来抢现车。"这种现象背后藏着奢侈品市场的潜规则:涨价=保值,越贵越能彰显身份。
但猛禽的玩家们可能要失眠了。随着长城山海炮、比亚迪皮卡等国产选手入场,这台曾经加价神车的溢价空间正在崩塌。更致命的是,新能源大潮下,油耗堪比加油站的猛禽,在电动皮卡面前就像个"远古化石"。
政策启示录:进口车的黄昏还是黎明?
此次关税调整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加速"去美国化"。从特斯拉全面国产,到宝马将X5生产线搬到沈阳,跨国车企越来越明白——想要中国市场,就得把工厂搬过来。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未必是坏事。当平行进口车商还在为税率抓狂时,国产宝马X5已经实现月销过万,奔驰EQE降价10万求生存。那个靠进口车割韭菜的时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亡。
结语:当关税大棒落下,有人看到危机,有人发现商机。唯一确定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上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些还在迷信"进口光环"的车型,要么本土化,要么被淘汰——毕竟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面前,关税可能只是它们最小的烦恼。
裸车不到8万起 十万级家用小型SUV 吉利ICON适合什么人群?
做法非常新势力 铂智3X上市3个月迎来第一次OTA升级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加入FSD,老车主都哭晕在厕所了。
燃油轿跑还值得买吗?来看看长安第三代UNI-V
海豹06 DM-i旅行版用接地气的售价与丰富的配置还有领先同类车的能耗数据告诉消费者,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和用得起旅行车。那么TA的出现,会帮旅行车摘掉小众的帽子么?
全新定义40万级新能源MPV 的豪华标准
牛马的生活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除了上下班,偶尔的放松很有必要,但价格不贵,好停好开,还能走得远,真有这样的答案吗?
长城越野炮搭载了2.4T柴油发动机+9AT,能在1500转时爆发出48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有前后差速锁,和6种驾驶模式,无论是玩越野还是拉货都能轻松胜任!
乐道L90能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理想i8又会不会成为理想汽车纯电车型的破局之作呢?看这段时间的讨论热度应该可以,简单比比俩车已有数据,您会怎么选呢?
SP这个名字意味着F1的爆震管理、钛合金的螺丝以及更多的碳纤维件都将出现在一台与众不同的法拉利296上,马力上涨50匹、轻了60KG。更有赛车版同款空气通道和FXXK同源尾翼,为其增加20%的下压力,更多细节看视频分析!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腾势与方程豹合并的猜测源于双方销量结构失衡与资源重叠。腾势2025年上半年销量7.98万辆,但D9占比75%,N7月销仅249辆;方程豹6月销量1.89万辆,但硬派越野市场天花板明显。合并可整合渠道资源(腾势400家直营店与方程豹185家)与技术优势(云辇底盘与电驱越野),形成“......
全新一代宝马3系曝光,内外设计大变样,尺寸加长,值得期待吗?
在A级纯电SUV这片竞争红海中,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推出的钛3车型如同一匹强劲的黑马,4月上市,6月交付量便达到了12017台,引发市场瞩目。这款被定位为“科技潮品SUV”的新锐车型,没有依靠浮夸的营销,而是凭借比亚迪深厚的技术底蕴、极具辨识度的潮流美学以及越级的智能科技体验,获得了......
40天交付破2万,中型SUV现象级爆款,长安启源Q07的成功密码,竟是这场“公益行动”?
15万级中型SUV 性价比高于丰田汉兰达?传祺GS8买两驱够用吗?
裸车7.99万起 配置动力都不错 东风风神皓瀚买燃油还是油混?
2025年7月10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携全球首款超级混动性能硬派SUV豹5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并参与了其标志性的爬山赛。豹5凭借开创性的电驱越野技术和独特的东方设计美学,在汇聚全球顶级超跑与传奇名车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首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新能源硬派SUV......
汽车座舱健康关乎日常出行品质,二代哈弗枭龙MAX在C-AHI测评中获“五星健康车”认证,以清新空气、健康防护等优势,筑牢出行健康防线。
腾势N7周销量跌至50台,猎跑SUV定位牺牲空间实用性,二排头部空间压缩15%,劝退家庭用户。尽管搭载云辇-A悬架等技术,但23.98万起售价性价比不足,被问界M7等竞品反超。此外,N7被质疑为“换壳唐EV”,品牌声量低迷。腾势需重新定义产品价值,否则高端化战略恐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