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一直“遥遥领先”甚至更上一层楼,宁德时代的动作还需要再快一点。
宁王又“闷”声干了一件大事。
2025年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透露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以及境外营运资金的补充,旨在为公司长期的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从官宣到递表,用时不到两个月。
市场普遍认为,其选择港股二次上市既能满足全球化布局的资金需求,又可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这次上市也是其对全球电池市场的“围墙计划”——通过资金和产能的强大支撑,试图巩固其在全球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宁德时代已经市场中遭遇了多重挑战,如果想一直“遥遥领先”甚至更上一层楼,宁德时代的动作还需要再快一点。
当下最好的选择
去年开年就有媒体爆料称,宁德时代正与潜在顾问沟通,考虑将在港股进行第二次上市,上市时间或于2025年上半年,融资规模为50亿美元。
不过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4年3月“辟谣”称,虽然宁德时代确有二次上市的计划,但公司现金流健康,宁德时代不会急于立即筹集更多资金,也不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
但很快,宁德时代在2024年12月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是什么原因让“宁王”在几个月后思路有了变化?
2018年6月11日,宁德时代在A股创业板正式上市。从招股书预披露更新到IPO成功过会,仅用时24天,在当时A股IPO排队企业众多的情况下,如此快的过会速度极为罕见,用“含着金钥匙出生”形容并不为过。
上市仅三年,宁德时代就登上了A股的巅峰,宁德时代也因此获得了“宁王”称号,还有人称之为“电池茅”。
截至2025年2月13日收盘,宁德时代A股市值达1.15万亿元。然而,近两年来宁德时代的股价却始终处于震荡之中。尽管当前股价处于历史高位,相比2024年初的143元/股已经上涨了70%,但如果与2023年初的271元/股相比,其股价实际上还未回到巅峰水平。
而宁德时代近两年来的发展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困境。
去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均经历了去库存阶段,市场普遍担忧,动力电池将供大于求。
据高工锂电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储能等场景合计将产生1800GWh电池需求。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动力电池产量满足度为97%,预测2023年-2025年动力电池产量满足度分别为114%、119%、123%。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明显加剧,各大厂商在争抢市场中“大打出手”。
宁德时代此前率先推出“锂矿返利”计划,在业内看来,是以锂矿返利的方式捆绑住主机厂,也意味着其变相地开启了价格战。而开打价格战的核心逻辑在于宁德时代可以充分维持其产能利用率,避免停工停产的同时,利用低价策略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90.48亿元,同比减少12.09%,这是宁德时代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的同比下跌。
1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其2024年度的业绩预告。公告内容显示,预计2024年全年完成营收3560亿元-3660亿元,比2023年的4009亿元,减少8.7%-11.2%。
不过,在强大的规模效应和各种节流手段的多管齐下中,宁德时代还是实现了净利润的进一步上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530亿元之间,同比2023年的441亿元,增长11%-20%之间。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尤其是动力电池市场正历经深刻变革,结构性紧缺愈发突出,宁德时代更需加速布局新的增长点。
赴港上市正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这一站,香港
事实上,锂电企业赴港上市已非新鲜事。2024年10月30日,龙蟠科技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同年年底,主营锂电池回收业务的金晟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月27日,先导智能决定终止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同步官宣港股IPO方案。同日,锂电池厂商正力新能也更新了港股IPO的招股书。
在宁德时代正式递交招股书的同一天,锂电正极材料厂商中伟股份也宣布启动港股IPO准备工作,据悉,中伟股份的海外业务份量正逐步提升,其境外业务收入已占据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的45.4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近年来多家企业进行“两地”或“三地”上市,打通多条融资路径拓展资金渠道,一方面能够扩大资金储备,另一方面也是为进行资源加持。
但宁王会缺钱?
事实上,宁德时代目前账面现金超2600亿元,短期并没有融资紧迫性。根据2024年三季报,宁德时代货币资金达2646.7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1.76亿元,足以覆盖国内业务扩张需求。
但在海外投建工厂需要更大的资金储备。
在宁德时代相关人士看来,海外建厂及运营需要大量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通过此次港股上市,宁德时代可有效储备外汇资金,为海外项目提供充足“弹 药”支撑,并且能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券商人士则认为,海外扩张需要外汇,到港股融资更为匹配。在海外建厂更需要美元/欧元资本,比如,宁德时代的西班牙电池工厂(投资41亿欧元)、匈牙利基地(73.4亿欧元)等海外项目需持续投入外汇,港股可以直接募集美元/欧元,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如果选择在A股增发,募集人民币再兑换外币,很可能要面临汇率波动损失。
此外,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福特等车企的合资项目需要引入海外资本,在港股上市更便于国际战略投资者(如主权基金、跨国车企)参与。再加上A股的再融资政策收紧,宁德时代A股市盈率(PE)达35倍,高于行业均值(25倍),增发审批难度将加大。
对于像宁德时代这样的A股龙头上市公司来说,除了IPO融资外,后续也可灵活选择配售、供股、公开发售等多种再融资方式,港股再融资制度也具有审批时间较短、程序较简便等优势。尤其在A股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宁德时代可在港股市场拓展融资渠道,降低对A股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抗风险能力。
不过,赴港IPO也对企业提出了更多挑战。
一方面,港股流动性长期弱于A股,可能会影响其估值及A股投资者的情绪;另一方面,港股市场对ESG持有高要求,不仅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且不断优化披露要求和政策,计划从2025年起实施更为严格的气候信息强制披露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宁德时代提交的招股书中,并未透露具体的募集金额。而对于网传的50亿元募资金额,宁德时代方面并未进行回应。
“既要、又要、还要”
从宁德时代赴港二次上市也不难看出,拓宽融资渠道、改善估值水平、推进国际化战略等均是其赴港上市的重要目标。
海外市场已是宁德时代势在必得之地,但实际上,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也面临更大挑战。
数据显示,2024年1月-10月,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为26.4%,虽然仍位列第一,但领先优势已经大大缩小,排名第二的LG新能源市场占比为25.9%,两者的数字已经非常接近,相差还不到1%。
目前日韩电池厂商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已占据一席之地,还与欧美车企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欧美本土电池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加速崛起,企图夺回市场主导权。
同时,国内竞争对手也开始发力海外市场并且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例如在2024年1月-10月,比亚迪的弗迪电池海外装机量同比增长142.9%,中创新航更是同比增长300%以上。
更令人担忧的是,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4年1月-10月,宁德时代在全球的市占率提升了0.9%,但排除中国市场的份额后,在海外市场反而下降了1.2%,增长率仅7.8%。
而加速出海不仅仅只出现在“宁王”身上。为拓展更多海外客源,国内电池头部企业已普遍将出海视为关键战略之一,海外设厂步伐提速。
2023年至2024年,亿纬锂能分别在马来西亚、美国以及匈牙利投产多项相关电池产业链项目。同样作为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国轩高科,也在不断开拓海外布局。
在谈及目前动力电池“出海”情况时,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表示:“如果国轩高科只在中国发展,意味着丢失了欧洲、美国、南亚等地的市场。我们要想在全球化过程中有所作为的话,这些市场是不能丢失的。”
据国信证券相关分析师预测,到2027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476GWh,储能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81GWh。海外布局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必须实现的战略版图,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扩张的关键。
但出海之路并非都是坦途。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4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15.8GWh,累计同比增长2.1%。而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127.4GWh,累计同比增长87.1%。对比来看,2024年动力电池出口增速较2023年显著放缓。
去年,包括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多个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海外项目搁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种“出海”的现状,反映出目前市场需求的变化,包括政策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及消费者接受度的不确定性……多重因素造成欧美电动汽车增长不如预期,叠加海外市场频繁出台一系列严苛的政策法规,也给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危、机二字总是并存。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当下海外市场的扩张将伴随港股上市成为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优先发展战略。
时间调回2024年5月,曾毓群亲自发出宁德时代总裁办1号文件,再次进行出海动员。文中定调称,国内市场越来越卷,宁德时代的海外市场份额在2023年追平了LG,仍有较多空间;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但新能源大势是国际共识,暂时的不确定性反而给有能力的人更多机会。
建议极氪私有化 开挂的吉利汽车可能会更肥!
“天涯海角·盟誓山河”三亚蜜月之旅浪漫启航
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以 21.4 万辆出口量、117.27% 的同比增速,在香港、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巴西、意大利、英国等 7 个国家和地区登顶销冠,上演 “中国汽车旋风”,比亚迪以技术攻坚与本土化布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持续重塑着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4月28日到5月4日这周的新势力销量榜单虽迟但到,整体格局大洗牌
2025年5月7日,理想汽车推出“理想AI Talk第二季——理想VLA司机大模型,从动物进化到人类”,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重点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VLA司机大模型的作用、
林杰是否会是操盘极氪营销后的一个变化呢?
全新奥迪A6插电混动版本发布,纯电续航106公里,对标腾势Z9!
科技时尚加身,一汽-大众推新玩儿法
关于隐藏式门把手,魏建军又说了大实话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 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奔驰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
2025年4月21日,上海Studio 88 Space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北京现代品牌战略沟通会暨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全球首秀。这场活动不仅揭幕了北京现代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布局,更以一款凝聚匠心与科技的新能源车型,向全球展示了其“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
别以为无牌就能上路“狂飙”,这些代价可能会让你承受不起
近日,汽车门网发布了2025年4月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 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蔚来乐道渠道打通,L60打算“翻红”。
5月7日,金杯(沈阳)汽车有限公司与越南方庄集团顺化金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涵盖整车贸易、散件组装、新能源协同创新等
近期,中国创新药行业利好消息不断,行业景气度提升明显。日前备受瞩目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在芝加哥召开,多家中国创新药企受邀参会。虽然经过“五一”小长假前后的持续上涨,今日板块整体上涨步伐有所放缓,但业内人士表示,创新药的滞涨,本质是前段时间涨的太猛了。每个板块的上涨节......
拆解全球车企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 中国车企还排不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