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汽车点评车叔 0浏览 2025-02-24 IP属地: 未知

上汽名爵,这家百年英伦品牌正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大戏。2024年全球70万辆的耀眼数据背后,是本土市场不足10万辆的惨淡现实,以及高管团队在战略迷局中的集体焦虑。当"中国汽车出海第一品牌"的光环与本土市场的信任危机激烈碰撞,名爵正深陷一场没有退路的生存博弈。

海外市场的繁荣与本土断崖式坠

在与上汽名爵相关的宣传中,"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这一头衔几乎成为品牌标识的核心元素。2024年,上汽名爵以108.2万台的海外交付量延续不错的势头,同比增长2.6%。这一数字背后是其在欧洲市场的深耕:MG4 EV连续两年蝉联欧洲紧凑型纯电销冠,在西班牙市场名爵ZS更超越丰田卡罗拉成为月度销冠。然而这份"出海优等生"的成绩单,却映照出国内市场的黯淡——全年轿跑家族仅售出74,044台,不足海外销量的7%。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在具体车型上尤为显著。被寄予厚望的纯电车型MG ES5,上市首月仅交付589辆,不及竞品比亚迪元PLUS单月销量的2.5%。曾经的销量担当MG5,如今依靠3万元超低首付、5年分期等金融手段勉强维持月销5000台,实际成交价跌破6万元大关,已陷入与五菱星光在县域市场的价格混战。财务数据更直观展现这种撕裂:海外市场贡献18.7%的毛利率,而国内业务亏损率却扩大至9.3%。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国内不赚钱,全靠海外养"的感慨,折射出品牌战略的深层困境。尽管名爵产品采用与别克、凯迪拉克同源的动力总成,且定价较集团内合资品牌低10-20%,但国内市场认可度持续走低。分析指出,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力缺乏差异化是根本症结:既未延续英伦跑车的基因传承,又未形成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在新能源转型中更错失先机。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45.3%关税的冲击,使这种依赖出口的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当价格优势被关税抵消,名爵亟需重构竞争力——既要守住欧洲790家门店构建的海外版图,更需破解国内"有技术无市场"的困局。这场关乎生存的双线战役,或将重塑中国汽车出海的战略路径。

周钘的营销魔术变不出优秀产品矩

2024年12月接掌名汽名爵品牌事业部的周钘,这位曾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缔造五菱宏光MINI EV神话的营销悍将,正面临职业生涯最棘手的悖论:在2025年营销预算腰斩50%的严苛条件下,需实现国内销量从2024年的7.4万辆翻倍至18万辆。这种“既要降本又要冲量”的战略矛盾,在MG ES5的二次上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该车型2024年9月以“全球首款纯电后驱SUV”之名上市后,首月仅交付589辆,即便叠加12月产能爬坡也仅售出903辆,不足竞品比亚迪元PLUS单月销量的4%。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这场被周钘称为“史上最低成本”的二次上市发布会,以一人分饰五角的形式重新包装产品卖点,这种传统车企首次“新车重发”的营销实验,折射出名爵产品力的深层困境:在售9款车型中,MG Cyberster、MG ONE等5款车型月销长期低于千台,主力车型MG5依靠3万元超低首付政策勉强维持月销5000台,实际成交价已下探至6万元区间。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技术路线的摇摆更暴露战略失焦,2023年高调发布的800V高压平台项目已实质性搁置,主力车型MG4 EV仍在使用第一代磷酸铁锂电池,而宣称“2025年标配”的半固态电池,有业内人士预测这套电池的能量密度或许仅提升12%,成本却激增40%。更严重的是产品定位混乱:搭载凯迪拉克同源2.0T发动机的MG7,以11.29万元“一口价”与荣威i6贴身肉搏,导致两款车型2024年合计销量不足3万辆。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这种内外失衡直接反映在经营数据上:名爵海外市场虽贡献较多销量,但欧盟45.3%的加征关税已侵蚀其价格优势,而国内业务亏损率持续扩大至9.3%。周钘的破局之路,或将决定这个百年品牌能否在新能源淘汰赛中幸存。

质量黑洞与品牌认知成困

对于上汽名爵来说,更严重的是质量控制体系的崩坏,在车质网等投诉类网站上,关于名爵车型的投诉量就有不少,其中MG5的CVT变速箱顿挫问题占比较高,有车主反映更换三次变速箱仍未解决问题;MG ONE的车机黑屏故障也称得上是“顽疾”,部分4S店竟以"系统过热属正常现象"搪塞消费者。在浙江某维修中心,技术人员私下承认"厂家提供的维修方案只是重置系统,根本治标不治本"。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名爵在新能源转型中表现也稍显挣扎,800V高压平台项目进度滞后,与清陶能源合作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从2024年推迟至2025年二季度,而欧洲主力车型MG4 EV仍在采用第一代磷酸铁锂电池。这种技术路线的摇摆,导致其在售9款车型中5款月销不足千台。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名爵引以为傲的"英伦血统"正在成为双刃剑。在泰国市场,经销商强调"始于1924"的英国基因成功拉升品牌溢价,MG ZS EV售价较比亚迪ATTO 3高出18%;但在国内市场,消费者调研显示有不少受访者认为"名爵就是换了标的荣威"。这种认知割裂导致品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向上突破被智己、飞凡压制,向下沉市场又难敌五菱、宝骏的价格战。

国外狂赚国内凉凉,"双面人生"名爵还能演多久?

名爵的百年历程见证了一个全球化品牌的撕裂与重生,当"中国汽车出海第一品牌"的光环照进现实,这个承载着上汽集团转型野心的品牌,正在本土化溃败与全球化泡沫的双重夹击下,艰难寻找着自己的生存方式。

车叔总结

对于上汽名爵来说,没有本土市场反哺的全球化,终究是沙上筑塔。当俞经民说出"赚钱全靠海外"的瞬间,这个承载上汽野心的品牌,已然在战略迷途中丢掉了最后的尊严。或许正如MG展厅里那句褪色的标语所言:"always YOUNG",只是年轻从来不是靠PPT和价格战就能永驻的幻觉。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7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