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小鹏汽车以“交付量同比增长268%”“新势力销量榜首”等光鲜数据重回舆论中心。1月交付30,350台新车的成绩,似乎印证了其董事长何小鹏“翻倍增长”的豪言。有车评人说,小鹏用了一年时间,从ICU直接到了KTV。
然而,表面的繁荣难掩暗流涌动——单车均价持续下滑、亏损持续扩大、产品质量争议频发,以及“低价换市场”策略对品牌价值的侵蚀,均指向这家新能源车企的脆弱根基。本文将从发展规划隐患、交付与盈利困境、产品质量与品牌定位三大维度,揭示小鹏汽车高增长表象下的系统性风险。
技术合作与战略转型的双重悖论
小鹏汽车的扩张战略看似雄心勃勃,实则充满矛盾。2024年与大众的合作一度被视为技术输出的里程碑,但合作模式暴露隐忧。大众计划基于小鹏EEA架构开发的CEA平台仅覆盖一款纯电SUV,其余车型依赖上汽与智己技术,小鹏在合作中逐渐沦为“技术配角”。尽管2024年第三季度技术服务收入贡献13.1亿元(占营收13%),但这类收入本质不可持续,而小鹏为适配大众需求投入的研发资源,已挤占其核心车型迭代预算。
更令人担忧的是战略转型的被动性。长期坚持纯电路线的小鹏,在2024年底宣布进军增程式市场,试图追赶理想、问界等对手。然而,增程车赛道早已成为红海,小鹏缺乏技术积累与供应链优势,357.5亿元的现金储备仅为理想的三分之一,资金链压力巨大。低价车型MONA M03占比攀升至25%,导致品牌均价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5.4万元跌至第三季度的18.9万元,与蔚来、极氪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种“以价换量”策略虽短期提振销量,却可能将品牌永久锚定在中低端市场,丧失溢价能力。
此外,技术分散化问题愈发突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虽收获近4000台订单,但其2026年交付计划面临适航认证与基础设施缺失的硬约束,商业化前景渺茫。人形机器人IRON的工厂试用更多是营销噱头,而非实际生产力工具。这些超前概念的投入分散了本应用于质量管控与核心车型升级的资源,暴露战略重心失焦。
交付与盈利陷困境
规模增长难掩财务失血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交付量环比增长54%至4.65万台,但营收仅增长18.4%,单车均价下滑6.5万元至18.9万元。低价车型占比攀升导致“增量不增收”,毛利率提升至15.3%的背后,汽车业务毛利率仅为8.6%,远低于服务收入(60.1%)。这种结构性失衡,反映出小鹏对技术合作收入的过度依赖,而非主营业务造血能力的实质性改善。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净亏损18.1亿元,环比扩大41.4%,全年累计亏损44.6亿元,自2018年累计亏损达366亿元。对比理想同期盈利,小鹏的亏损与其说是“扩张性投入”,不如说是商业模式缺陷的体现。尽管何小鹏宣称2025年“每个季度推新车型”,但产能瓶颈(如G7交付延迟)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可能进一步推高成本。
国际化扩张计划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小鹏宣称2025年将进入60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300个海外网点,但其首批发往欧洲的300台X9右舵版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欧洲市场充电标准、数据合规等本地化挑战需要巨额投入,而357.5亿元现金储备难以支撑长期海外扩张。对比比亚迪、蔚来已建立的海外供应链,小鹏的国际化更像一场豪赌。
更棘手的是,交付量激增与口碑滑坡形成恶性循环。仅在黑猫投诉平台,小鹏投诉量就高达2040件,消费者集中反映电池质量缺陷、销售诱导下单、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例如,济南某车主投诉称,销售人员以“限时优惠”诱导下单后拒绝兑现承诺,售后部门推诿处理;另有用户反映MONA M03电池续航严重虚标,实际里程仅为宣传值的70%。这些问题若持续发酵,可能引发大规模用户信任危机。
产品质量与品牌定位:
口碑滑坡与信任危机
小鹏曾以“全栈自研”树立技术标杆形象,但近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品牌信誉遭遇重创。2023年G9上市即遭遇滑铁卢,因版本复杂、定价混乱、实用性不足遭消费者抵制,月销量一度跌至数千台。尽管通过渠道改革(“木星计划”)短暂拉升销量,但产品定义能力的缺陷始终未解决。
2025年1月济南地下车库火灾事件更将小鹏推向风口浪尖。一辆私自改装电路的小鹏汽车因前机舱导线短路引发火灾,导致17辆车烧毁、过火面积达100平方米。尽管官方强调事故与电池质量无关,但公众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恐慌已蔓延——多地小区重启“禁止新能源车入地库”规定,波及数千万车主。
车叔总结
小鹏汽车的困境,本质上是新势力车企在技术红利消退、竞争白热化下的生存样本:通过低价策略与概念营销换取短期增长,却未能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型与品牌护城河。2025年,随着更多竞品的上市,以及大众合作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小鹏的“翻倍目标”或将止步于纸面。当资本市场的耐心耗尽,其累亏366亿元的财务黑洞,恐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吉利皮卡与50个国家签订合作协议,再次放出重磅消息!
2月17日-23日(第八周)的新能源车企销量出炉。
不能忽视智舱和智驾“没有华为做不到”的趋势。
一场技术霸权与本土生态的生死博弈。
合资在智驾领域确实不擅长,有很好的机械素质,但智能化跟不上就很不爽的。这次,我竟然能在一辆丰田铂智3X内,实现城区智驾领航,这场景是很不可思议的..‘
那么如果评选谁是第一个“全民智驾”的普及者,这一票我应该会投给长安启源。
春节刚过,比亚迪就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宣布旗下21款新车同步搭载该技术。可以说对新能源及智能驾驶感兴趣的朋友,福音来了!不过很多朋友,还是对比亚迪全民智驾的搭载车型和技术路线,有点模糊。小编在参加了“全民智驾 加配不加价”比亚迪王朝全系智驾上市品......
7.98万起,馈电油耗2.9L,省就完事了
特斯拉今天悄悄搞了个大动作!国内车主发现,自己的车突然收到软件更新(版本号2024.45.32.12),新增了一堆“黑科技”。虽然官方没直接提“全自动驾驶(FSD)”这仨字,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未来的FSD在国内落地做铺垫的。
眼花缭乱!合资一口价是反击利器,还是最后挣扎的稻草?
随着2025年的春节即将落幕,吉利雷达带来了一个让人心动的购车季——“开春百城购车季”。
近日,四省联动报道组接到了消费者田先生的投诉,他质疑其涉事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完全失效,并向记者披露遭遇售后连环维权困局。事故发生后直到今天,田先生依然没有等到小鹏承诺的事故原因调查结果。在智能驾驶技术快速普及的当下,智能驾驶引发的事故、纠纷正在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田先生的事故,小鹏......
理想i8正式发布 将与L系列及MEGA并列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已准备在华更新软件,以提供类似于美国市场上“完全自动驾驶”(FSD)的驾驶辅助功能。
长安跨越者D1/D3重磅上市:新一代平头小卡,D造货运传奇
豹5智驾版真是个硬派SUV的黑科技大师,堪称新能源硬派越野之光,从天神之眼到乾崑智驾,这车简直是智能驾驶的天花板。外观硬朗又现代,内饰豪华还带AI座舱,不论是城市穿梭还是野外探险,它都能让你轻松应对。20多万的起步价,性价比炸裂,未来感十足,绝对是智能越野的领跑者。#方程豹豹5开......
工作日看车也排队!宋L DM-i智驾版人气真高
宝马摩托车(BMW Motorrad)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全新的2025款R18系列,包括R18基本型、R18 Classic、R18 Roctane、R18 B和R18 Transcontinental五款车型。 这些新车在外观设计、动力系统和舒适性配置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为骑......
广州一新能源车撞路边绿化带,碰撞时并无制动。
虽然说蔚来汽车在新车布局上开始逐步放缓,但是蔚来旗下的其他品牌却开始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