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天和Auto 2544浏览 2025-03-05 IP属地: 未知

在汽车的话题圈里,奔驰汽车向来“话不多。”

可是近期的奔驰汽车不仅直接下场与一些自主品牌“硬刚”且又开启了“吐槽”模式。比如称:中国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择手段,”搞价格战、堆配置,结果钱烧光了、车还卖不动,最后坑的是投资人和消费者;奔驰绝不跟着瞎卷。

该如何解读这番话呢?

网友的观点相对一致,评论区出现最多的话是“卷不动就甩锅。”或者是“国产车配置高、价格低,老百姓用得起,这叫卷?奔驰汽车卖不动怪国产车太拼?”

看起来网友们对于自主品牌的情感因素加成依然存在;当然其中也有客观描述,比如国产汽车配置高、价格低,在品牌力弱的前提下确实要提高产品力才能提升销量,自主品牌确实如此。但是薛夫铭的观点也不尽然是错,配置高、价格低是表象,围绕产品价格的卷很难保证长久的“表里如一。”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曾经的汽车圈热门话题有两个很少出现了,其一是由C-NCAP或C-IASI进行的高频率汽车碰撞测试,高频率的抽测总能让汽车爱好者们兴奋;因为真得可以看到一些水平不高的车辆。其二则是汽车的上险量数据统计,汽车销量数据有批发销量、零售销量和上险销量;其中按照交强险注册数量统计的销量是最真实的,但是现在找不到对应数据了。

在俄罗斯车市中目前热度最高的非本土车系正是中国汽车品牌,前一段时间由俄罗斯测试机构关于车辆耐腐蚀性的测试结果比较尴尬;其中有一些自主品牌汽车的耐腐蚀性表现是相当差的,甚至不如一些在国内市场被认为“不咋地”的合资汽车,差距还不小。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何奔驰高管会认为这样的卷会“坑”到消费者呢?

价格竞争降低企业营收会影响企业的投资人,这可以理解;但产品售价降低怎么能“坑”到消费者?明明是帮助消费者省钱了嘛——价格竞争打到底是必须要降低成本的,因为企业必须维持合理营收才能维持企业运转,不论是德国企业还是中国企业;所以降低成本是必然的,而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无非是压缩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极限压缩人力成本是不可行的,于是降低物料成本则是必然的选项。那么价格竞争的结果则必然会影响到车辆的品质、售后和相应服务;消费者看似买到的是光鲜亮丽的产品,然而却很难做到表里如一。没有企业能绕过这个规律,没有企业能够在价格竞争之中独善其身,奔驰汽车也不例外,除非能接受“降量保质”的结果。

当然奔驰汽车的销量其实还是比较乐观的,合资品牌里的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2024年总销量依然高达589898辆;奔驰汽车客观上是耗得起的。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综上所述,价格竞争的受益者始终是一部分企业,价格竞争带来的后果最终一定是由消费者买单;奔驰汽车的这个观点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网友们往往不会深入去想其本质,再综合品牌情感因素则会盲目偏向自主品牌。

竞争一定要围绕技术。

自主品牌的优势目前理性的评价是仅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在国内汽车行业战略发展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车;所以竞争优势还是存在的,可是回顾前十年的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进步的节奏和程度,看一看不同类型三电产品制造企业之间的“刀光剑影。”那是一定能感受到技术竞争的重要意义的。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可是现在要多久才能看到一些新三电技术产品呢?

时间周期有些长了。

这就是围绕价格竞争导致的结果,如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更大份的话;企业也确实没有必要更多投入去搞研发——先于竞争对手十余年打下的基础,获得的领先优势,是否可能被赶超?答案不难分析。

所以不要认为竞争对手的话都是错,奔驰的这番观点值得所有车企去领悟。

奔驰高管谈中国品牌内卷究竟是羡慕还是确有道理呢?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和Auto 57粉丝    4263作品 关注 已入驻十大平台,该账号为天和MCN,天和Auto唯一爱咖号。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