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雪佛兰品牌诞生,是名副其实的百年汽车品牌,而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以来,它也曾是叱咤风云的一线热销品牌,乐骋、科鲁兹、迈锐宝都是家喻户晓的街车,但时过境迁,如今的雪佛兰,显然已经成了中国市场边缘化品牌,在国人的记忆里,似乎也只能停留在电影《变形金刚》中大放光彩的“大黄蜂”。
2005年,雪佛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当时,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代,借助市场的东风,仅凭借初期的两款车型,就迅速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仅用时5年就完成了累计销量100万辆的骄人成绩。在2014年也迎来了在中国市场上的“高光时刻”,全年总销量达到了76.7万辆。
可惜的是,雪佛兰的辉煌并没能延续多久,相反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困境。8年之后的2022年,雪佛兰全年销量刚刚迈过了20万辆大关,相比巅峰时刻,跌幅超过70%,2023年继续下跌,全年销量仅为16.9万辆,月均销量只有1万多辆,仅为兄弟品牌别克的三成。2024年,在由国家补贴政策的加持下,这一颓势依然在加剧,全年累计销量只剩下可怜的5.3万辆左右,较2023年跌幅超过65%,也仅为2014年的零头还不到,排在所有合资品牌中的第18位,所有乘用车品牌中的第56位,彻底沦为中国市场的“(尸吊)丝”的存在,更是成为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增长的“拖油瓶”。
具体到产品上,曾经为雪佛兰创造销量神话的“(尸吊)丝三宝”之一的迈锐宝XL,迫于转型的压力,在去年,美国通用方面已经宣布将其停产,而在中国市场,迈锐宝XL依旧在苟延残喘,2023年的销量仅有15309辆,2024年下滑到2595辆,基本宣布属于迈锐宝的时代已经落幕。
而作为科鲁兹的替代产品,科鲁泽也没能延续前辈的辉煌战绩,在2023年、2024年的销量分别仅约为12万辆、4.3万辆,下滑幅度超过60%,而其中的销量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第三方租车平台,相信很多人也能在类似于神州租车等APP上看到过。然而科鲁泽却是整个雪佛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顶梁柱了。
在SUV领域,探界者、星迈罗、创酷、开拓者一个比一个拉胯,一年不如一年,与竞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探界者为例,在2023年、2024年的销量分别仅为1.2万辆、0.28万辆,还不如本田CR-V、途观L等合资竞品的零头。
在新能源领域,那就更拉胯了,探界者PLUS作为雪佛兰首款插混SUV,从上市至今月销量都没突破500辆。雪佛兰畅巡作为纯电紧凑型家用轿车,在2023年还有5000多辆,可到了2024年直接大跳水,仅有700多辆,而其中还要感谢很多网约车司机的支持。
可以看到,从雪佛兰整个销量构成来看,迈锐宝XL、探界者这些曾经的热门车型,已经能算得上无人问津了,探界者PLUS也是上市即扑街,雪佛兰畅巡也是后劲不足。唯一能依赖的就是价格最便宜的科鲁泽了。曾经风光无限的雪佛兰,如今却面临如此困境,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而且更让人可惜的是,如此可怜的数据,还是用终端的大幅优惠换来的,根据相关汽车专业平台给出的价格信息,科鲁泽优惠3万元,迈锐宝XL能优惠5万元,探界者至高能优惠8万多,直接将一台中型SUV的价格拉低到和宋Pro这样入门级紧凑型SUV一个价位。
后来为了跟随降价潮,雪佛兰官方在去年的双十一、双十二期间还发布了“一口价”或者优惠补贴政策,算下来的终端价格比平时的优惠还大,但很明显,即便是优惠力度再大,也没有更多人去关注。在那几个月,这几款车型的销量依旧非常低迷。
对于一个汽车品牌来说,尤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来说,在中国销量急剧下滑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相比于几年前,大家的购车理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时,豪华车逆势增长,当新能源浪潮来袭时,能挂绿牌能省钱的新能源车加速抢占市场,当自主品牌强势崛起时,国货的拥护者也越来越多。而像雪佛兰此类走平价大众化路线的合资燃油车自然就受到了冲击。
在产品端,受国内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在几年前,不少车企都推出了搭载三缸发动机的车型。其中雪佛兰也有很多畅销车型全系都搭载了三缸发动机。然而受限于三缸发动机的先天不足,整体的性能和稳定性,远远落后于传统四缸机,因此,中国消费者从心底里是很排斥的,从而导致了雪佛兰的产品力大幅下降。时至今日,汽车投诉网上仍有不少车主在投诉雪佛兰三缸发动机抖动的情况。
在新能源市场,续航、补能效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但现有的探界者PLUS和畅巡的产品力完全背离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且价格颇具争议,其中,探界者PLUS不仅全系没有快充,WLTC亏电油耗接近6L,与同级的宋L的产品力差距非常明显,但定价却要比后者贵很多,毫无性价比可言。畅巡就更离谱了,定位紧凑型纯电轿车,售价高达十八万,标称续航仅有500多公里,同时还只是400V平台,同时智能化又很拉胯,如此高昂的价格对应如此拉胯的产品力,这不就是妥妥的韭菜吗?
更可笑的是,产品竞争力不行,雪佛兰看似也不着急。在2023年,雪佛兰竟然都没有推出一款像样的新车型,真是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在品牌定位上,雪佛兰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它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始终不如大众、丰田等一线品牌。虽然它有着通用的技术支持,但在消费者心中,雪佛兰始终是一个“二线品牌”,甚至被很多人戏称为“廉价版别克”,而别克在国内也很拉胯,仅靠着“一口价”在延续生命,因此,消费者对于雪佛兰的品牌认知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低,直接影响了它的市场认可度。
似乎要树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通用又在华市场拿出了道朗格——通用汽车高端进口车与生活方式平台,其在华市场高举高打推出的第一款车型就是雪佛兰旗下的全尺寸SUV太浩,起售价64.8万元,但是,由于中美关系还处于敏感期,双方不停在博弈,今年2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次日,中方就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如果中国采用同样的反制措施,将会直接影响太浩的终端价格,进一步削弱了其产品力。而且,全尺寸SUV本来市场空间就很小,长时间又被豪华品牌所占据,因此太浩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
在营销方面,在上汽通用新任领导班子上任后,其营销的重点显然是向别克和凯迪拉克倾斜的,其中就包括别克昂科威PLUS、GL8,凯迪拉克XT5、CT5等当下比较热门车型,至今未涉及雪佛兰品牌旗下的车型,有一种被“雪藏”味道。
车叔总结
综合来看,雪佛兰市场表现持续恶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由于长期降价对品牌影响力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看似价格很有诱惑力,但产品力又非常羸弱,同时也没跟进电气化转型的浪潮,集团层面又没有优势资源支持,这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雪佛兰在中国汽车市场彻底失去了竞争力。如果不彻底打破僵局,雪佛兰离重症“ICU”就不远了。
五菱的转型之路,已经挺进深水区。
被雷击的比亚迪宋PLUS EV车况首次曝光
2025年8月9日00时31分,吉利星座第四个轨道面,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发射,11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状态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举不仅标志着吉利星座在低轨卫星物联通信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也是吉利控股持续构建“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的全新进展,将......
8月7日,比亚迪海洋网全新中型SUV海狮06杭州站上市,DM-i版13.98万起、EV版14.38万起,购车即享多重礼遇。新车以海洋美学设计打造高颜值座舱,提供5款外观+2款内饰配色,4810mm车长+2820mm轴距带来超大空间,757L后备箱(EV版额外142L前备箱)满足全......
华为:奇瑞晋升为第二个赛力斯
互为底气,相互成就,魏牌蓝山欢迎十万车主回家活动圆满落幕
【英俊的车车报道】2025年8月8日,吉利汽车旗下车型银河A7正式上市,首发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标配地平线征程6M,标志着地平线与吉利汽车基于征程6M的首个合作成果落地。
吉利银河 A7 上市,带动地平线征程6M出货量持续攀升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其实不缺鲶鱼。 从零跑到小米,很多新势力厂商都在刺激其行业的发展。 但在行业里,鲶鱼虽多,却真正需要一条能带领着沙丁鱼们开路向前的鲶鱼。
净利润腰斩!买奔驰的人去哪儿了?
一周股评| 特朗普芯片关税大刀落下,巨头连夜站队求生
BYD CLUB 车主杯 2025 摄影大赛开启征稿:这次请与视界对话
政府大院新能源车刷屏 比亚迪成体制人严选车型
吉利银河 A7 上市,带动地平线征程6M出货量持续攀升
P7学起SU7,开始讲情绪价值。
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东风风神三品牌。
最近,比亚迪搞了个挺有意思的活动——BYD CLUB 车主杯·2025摄影大赛,主题是与视界对话。说白了,就是想让大家用照片,聊聊你和生活之间的那些故事。 别被“摄影大赛”几个字吓到,其实不管是旅途中随手拍的日落、朋友之间的傻笑,还是车窗外那一闪而过的风景,都能参加。大赛准备了四......
主持人:这黄金坑也太浅了吧!才震荡几天,马上就被抹平了,部分指数还创了阶段新高。泛舟解析一下吧。
身份跃迁:从子品牌晋级“国家战略核心”,获政策、资金、技术全方位加持; 销量爆发:长安启源7月单月交付28,568辆,诞生不到2年累计销量突破30万辆,创央企新能源最快纪录!旗下明星车型——长安启源Q07上市3个月销量破4万,勇夺央企新能源SUV销冠; 技术赋能:天枢座舱、天枢驾......
独立过后,智界成功与否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