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很多小伙伴可能都被灌输过一种概念,那就是后驱车比前驱车更有操控感,甚至也有一些品牌打出了“无后驱不豪华”的口号,给人的感觉就是后驱车普遍要比前驱车高级。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插混、增程和纯电,整体的驱动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尤其是两驱车型。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插电混动车型,基本上都是前驱结构,而增程和纯电则大多数都是后驱结构?
首先,可以负责任的说,几乎所有的插电混动车型都是前驱结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插混车型做后驱太难了,大家都知道,插混车型除了电驱动之外,还有发动机驱动。不管是发动机直驱,还是通过DHT变速箱,核心构造都差不多,那就是需要通过“硬连接”将发动机和车轮连接起来。电机这一块不用说了,只要线束够长,前后驱动都可以,而发动机和车轮,最近的距离自然就是前驱了。
在燃油车上,前置发动机也可以做成后驱结构,通过车底传动轴的方式,但是到了插混车型上,这一点就很难实现了。因为几乎所有的插电混动车型动力电池都被铺设在车底,而且最好追求纯平,这样一来,车底布设传动轴就几乎不可能了。而且因为前舱还要布局电池、变速箱等部件,找一个对准后桥的传动轴位置,也是非常难的,所以综合权衡之下,前驱结构是最合适、成本最低的方案。
而对于增程车来说,尽管也有发动机存在,但是发动机起到的作用只是一个发电机,驱动车轮的还是电机,所以增程车型和纯电车型一样,布局前后驱在结构上都是没有什么障碍的,只不过如果增程器在前舱,前驱可能会更省线材一点,后驱要多布一点线罢了。
但是从配重的角度来说,后驱结构在重量平衡上,就要强于前驱了,原因很简单,比如在同样的电池布局下,增程车前舱有增程器,前桥还设置一个电机,相比于前舱布置增程器,后桥布置一个电机,哪个更容易做好车辆前后的配重平衡呢?很显然,就是后驱结构了。
当然了,纯电和增程车型的重量,相比于同等尺寸的燃油车,也要重出不少,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车底铺设了一层动力电池,所以很多纯电和增程车型的重心,也会低很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后驱结构对于车辆的操控来说,也是有所帮助的,这一点是不用避讳的,对于很多厂商来说,在权衡操控、配重等多方因素之后,就选择为增程和纯电车型搭载后驱结构。
总体来说,在同为两驱结构的情况下,几乎所有插混车型为前驱结构,可以说是厂商的唯一选择,因为从技术层面来说,选择后驱的可操作性极低,而对于可操作性更强的增程和纯电车型来说,可能厂商就会考虑到整车配重、操控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大多数纯电和增程车型,选择了后驱结构。
A股研发之王比亚迪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聚焦2025成都车展!10万级小鹏 MONA M03、零跑B01、秦L EV怎么选?
当吉利找到了爆款的秘密,新一轮增长曲线要来了?
【E汽车】于变局中谋定,星途汽车稳扎稳打,奔赴高端新征程
比亚迪半年报出炉,研发为王成就全球之路!
8月份新势力销量数据陆续出炉,零跑继续领跑,小鹏再创新高,蔚来却和理想进行了角色互换。蔚来首次月交付量突破3万辆,理想却跌破了3万辆,没想到蔚来刚爬出泥沼,理想又陷进去了。
刚刚进入9月,各家车企们就急切地公布了8月的交付量。
成都车展欧拉好猫展示痛车文化,在好用之上加上好玩属性
“研发之王”比亚迪:半年狠砸研发309亿比净利润高154亿
迪子为什么这么努力呢?因为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再一次让业界刮目相看了,不仅是营收和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最引人关注的还是比亚迪的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没错,比亚迪2025年再次凭借其在研发领域的突出表现,蝉联了A股“研发之王”的宝座。那么,我们细究一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亚迪又是如何通过持续不断的......
比亚迪霸榜,理想掉队。
比亚迪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
奥迪E5 Sportback亮相成都车展,预售23.59万起,真正的豪华电车
比亚迪半年报:研发投入309亿创新高 比净利润高154亿
A股研发之王比亚迪 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
近日,吉利汽车宣布,其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已顺利通过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开展的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项串行测试。计划于9月8日上市的领克首款中大型电混轿车——领克10 EM-P,将成为首款搭载神盾金砖电池“超级混动”系列的车型。
广汽埃安跻身成都车展热度前三,霸王龙家庭版引爆家庭市场关注
新款Model 3长续航版发布未“满月”降价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