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造电车的厂商,都想努力证明自己能做到和特斯拉一样好,甚至比它更好。因此,但凡有一些技术实力(哪怕仅仅是自认为的),它们都想对标Model 3,造出一款纯电轿跑车证明自己也可以很运动、很科技、很酷。
然而很不幸,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的纯电轿跑“大跃进”之后,除了小米SU7,大多都成为了前浪,当中也包括揪着SU7拼命打的智己L6。几乎是同时登场的角色,SU7成了爆款,而智己L6除了留下一个“卷员工”的梗之外,似乎并没有剩下什么。它真的不如Model 3、不如SU7吗? 其实,这台车骨子里还是很用心的。这次就给大家聊聊智己L6。
从第一印象来说,智己L6的确是一个合格的轿跑。长达4.93米的车长,给了它很充分的塑形空间,所以它能拥有一个非常流畅的大角度掀背造型。搭配智己主打圆润的家族化曲线风格,很轻松就能塑造出标准的肌肉感。为了能更有跑味,智己L6甚至没有采用全封闭的低风阻轮圈,而是用上了黑色镂空爪式轮圈,并露出亮晃晃的橙色卡钳。
低配车型的配胎用的是韩泰的iON EVO,属于新能源专用的运动型胎。看着前后都是19寸的轮圈,而且因为轮圈熏黑处理,所以轮胎的扁平率似乎不低。其实前后配胎的尺寸是不一样的,有别于前轮的245/45 R19,后轮特意加宽到了275/40 R19,扁平率也更低、刚性更高。包括极氪、小米、特斯拉在内,没有一家是这么干的,其中特斯拉的胎宽更是只有235mm。可见智己是真心想搞运动的。
尾部是我个人觉得智己L6最带感、最有个性的地方,毕竟“马丁的屁股”带来的立体感立竿见影。我猜想,为了塑造这个尾部,工程团队或许向设计团队做了很大的妥协。智己L6的轮拱宽度,可以说是我目前见过的20万以下、甚至30万以下车型里最大的一个,几乎都可以媲美911了。再加上可自定义的交互灯幕,走在大街上,即使别人不认得你的车,但是至少能博得回头率。
而相应的代价是,厚厚的肩线占用了大量的尾厢空间,打开尾门之后更是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轮拱厚度之夸张。这导致行李厢的容积只剩下457L,几乎是同级里最小的一个。好在掀背门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开口,而且内部很平整。
不过论做工,智己L6的表现就一般般了。首先给大家看看这个后排车门的侧窗水切部分,远距离看不算明显,但是总会让人感觉车身的精良程度有些欠缺,凑近了仔细观察才能发现。这种小瑕疵在它身上还有不少,后面我会逐一给大家展示。
接下来是座舱。中控上方的带鱼屏,搭配中控下方的触控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互组合,上方主要负责显示、下方主要负责触控。这种设计摆脱了千篇一律的中控“大电视”,起码是值得鼓励的创新。而更实际的好处在于,减少了手部操作功能时的移动距离,同时不影响后续新功能的升级。围绕驾驶员布局带鱼屏,也更符合开车时驾驶员观察的习惯。
不过,这也使得中控显示的部分变窄了,看起来就没有那么“爽”了,尤其是驻车看视频的时候。而且这种特殊比例的带鱼屏会导致母版的利用率下降,或者增大加工损耗率,从而增加成本的。看起来,智己在这些地方不但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而且挺舍得下本。
座椅表面采用了一种很特殊的造型,如同云朵一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联想到了柔软质感,实际坐起来也的确不差。人机方面也是很标准的运动化坐姿设定了,比传统的轿车更低的H点,搭配半幅方向盘、扁平化的带鱼屏,营造出的前方视野非常开阔,完全不输给Model 3和思域。然而座椅背部的皮革包裹就有点拉胯了,贴合度不高,而且浅色和深灰色拼接加重了视觉上的廉价感。
后排座椅是我接触过的同类车型里最舒服的,几乎没有之一。它的缺点只有两个,一是腿部空间大得不够“夸张”,顶多两拳不到;二是坐垫的长度略有不足。剩下的地方基本全是优点。
人机布置的设计很优秀,乘客几乎是半躺着坐在后排座椅里的,靠背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调节角度,柔软的填充、加上更大的坐垫后倾角度,可以让人小半个身子都陷进去。头部空间也很足,足以看齐一些所谓的行政轿车。
然而后排在一些细节的考究程度上也丢分了。
譬如这个热敏感应的后排阅读灯没有任何修饰,感应元件就这么暴露在外,毫无设计感。
还有后排内侧的门板,深色部分是搪塑的、浅色部分是仿皮包裹的,其实手感上都是软的,但视觉上充满了塑料感。前排门板也是一样的情况。假如像中控台那样,分割线上带一条镀铬饰条,音响罩盖换成电镀材质的话,或许会有不小的改善。另外,后排车门开关位置有点过于靠下了,内凹的幅度也不够,有可能会出现大腿误触导致开门的问题。
要知道,过了20万已经是基本公认迈入豪华车范畴了,抓细节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功。显然这方面智己得跟极氪好好学学。
接下来谈谈动态表现。参数方面不用担心,动力上即使是入门的单电机标准版都有294马力,底盘方面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自不必说,后轮的胎宽设定也不是吃素的,要营造绝对的性能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主观上,智己L6给人的感觉并不像Model 3、SU7那样“长桥硬马”,取向上更注重质感,稳当之中带着更多的柔韧。
动力输出给人的感觉更注重线性,响应性方面也很好,动能回收的设定也不会过于突兀。另外舒适制动的功能很有效。底盘方面,转向手感相比特斯拉和小米略轻,但是随角度的阻尼略大,所以回正的速度不算犀利,但顺滑度、路感方面还是不错的。悬架行程的前半段偏软,后半段较硬,一旦车速提升压减速带时的冲击感就会比较强。
半幅方向盘带给人的握感的确很特别,低速掉头时,喜欢用交替手快速打方向盘的人,的确会在抓环身的时候不自主地摸到三九点位置,从而产生一些异常感,除此之外就没有太多问题了,而且它对视野的改善的确很有帮助,观感上也拉风。即便可以免费换成常规的全幅方向盘,如果我是车主也未必愿意换回来。
动态方面最大的亮点,自然在后轮转向的加持,它的存在的确带来了实质性的操控提升。譬如路口掉头时,只要车速稍快一点就会起作用,不足两个车道就能完成,而且车身的跟随性也有了质的飞跃。车尾反应之快甚至让人一时难以适应。
不仅如此,它还能实现常规转向几乎无法实现的功能。譬如这个“蟹行模式”,让后轮偏转角与前轮同向,使得在弯道中,车身能够以横移的姿态穿过一些常规转向无法通过的窄道。当然,这个功能对于车速和转角是有一定限制的。
智能化交互是智己L6着重创新的一个点。譬如利用带鱼屏基于驾驶者布局的优势,转向时在屏幕的外侧自动显示对应一侧的侧方影像,在充当一部分电子外后视镜功能的同时,成本更低,而且视野转移比真正的电子外后视镜更少。
另外,半幅式方向盘带有额外的拨片,可以用于调节车速和跟车距离,而智驾的开启依然保留在怀挡上。所以右侧的按键面板功能就能空出来,做出更多的额外功能,譬如滚轮上移快速调出后方摄像视角。
但是智驾本身的水平就比较一般了。目前智己也已经拥有了“无图” “端到端”的大模型支持,实现了城区导航辅助能力。但并不是所有路段都可以随意开启的。而且在特定场景的能力还有待提升,譬如说在前方有车阻挡、两侧有实线的情况下,完全没有“随机应变”压线绕行的能力,只能杵在原地干等。似乎目前的功能版本还是过于依赖固定规则的。
驾仕总结:
很显然,这台车是有诚意的,造型、三电、底盘和人机布局等方面的基本功都很扎实,四轮转向、激光雷达、Orin X、8295、碳化硅……都是实打实看得见的成本投入;智能化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一套,但它也是有硬伤的,细节做工缺乏考究,智驾方面的迭代跟不上,功能上大多局限于交互方面的微创新。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它很难守住20万以上的位置,16-18万是一个更适合它的档位。
但我仍然为它感到有些惋惜。要做一台有魅力的轿跑,像上汽这样有实力的厂商其实并不缺,但是能够走近年轻人并取悦他们的却寥寥无几,这显然不是一个脱离品牌辐射、单靠所谓的产品力就能做到的事情。看看如今的销量榜单,强如曾经月销破万的比亚迪海豹,以及一度声量颇高极氪007,如今都已经“跪”了。
毕竟,即使厂商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人的认知心智却是有限的。
(END)
比亚迪唐L上市,推出DM混动/EV纯电双版本,DM综合续航1430km,EV闪充5分钟畅行370km。搭载第五代DM技术、超级e平台,零百加速最快3.6秒,标配智能四驱、激光雷达智驾及DiLink 150座舱,那么开起来怎么样,打开视频看看就知道啦。
全家人都满意的大六座SUV 领克900将于本月28日正式上市
同为视觉系,依然存在差距;深蓝S07横向对比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PLUS,打破“贵就是好”的落后标准,以“好用”作为新的准则,同路段同时间测试三台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到底哪家更懂中国路?没想到差距会这么明显!
4月22日,上汽大众携首款续航超1000公里的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全球首发,并于2025上海车展开幕日首次公开亮相。
2025上海车展,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带来更接近量产状态的烨GT,烨品牌代言人刘烨也来到现场为两款车站台打Call。除了造型上的创新性,烨GT竟然给副驾配了个投影屏。
全方面体验吉利银河L6 EM-i,都有哪些看点?
虽然宝马X1和林肯冒险家都是豪华品牌,但仅变速箱这一个区别就已分出胜负!
潍柴全新一代高热效率WP15Hs/T-2.0发动机凭借卓越的综合表现,以“省油、省钱、省心、省时”的“四省”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测评阿维塔12,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表现可靠稳定
上海车展:奥迪RS 6 百万级高性能旅行车 V8的轰鸣你们懂
先享置换价5.38万起,2025款缤果上市
长安在上海车展上全面启动了500Bar攻势,这台高性能1.5T大面积铺开意味着燃油车市场特别是10万级的市场格局,面临重塑。
年轻人的“满配之选”探馆智界R7
丰田汉兰达车主:这个车能更跟进时代一点就更好了
黑科技的平权 岚图天元架构
年轻派运动轿车新选择 探馆悦意08
极氪7X续航太实在了
岚图FREE+首发华为智驾 5亿投入升级1366项
灯厂+瓦罐,奥迪 E5 Sportback电动依然奥迪
深度诠释科技、越野、全球化优势 长城汽车六大品牌闪耀上海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