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驾仕派 1803浏览 2025-08-12 IP属地: 未知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对中国汽车市场20-50万元各个价格区段里,不同的品牌阵营、动力类型、车型类别的销量和占比作了整体层面的分析,今天我们就细化的具体的品牌和车型,更加细致地了解下当今国内高端/豪华汽车市场。

相关回顾: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上):价格越高、增程SUV越火

(声明:再次说明一下,像大众途观L、别克昂科威、本田CR-V/皓影等市场指导价区间超过20万元、但实际售价或主销区间在20万元以内的车型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

01

20-50万元市场,传统海外品牌依然占据主导

上篇文章里,我们分析了中国品牌和海外品牌在20-50万元市场中的销量地位,这是一个笼统的分类,而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出发,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四个阵营——

第一个是有着独资身份的特斯拉;

第二个是由BBA等豪华车企、以及丰田、大众等主流品牌组成的传统海外品牌;

第三个是涵盖了鸿蒙智行、小米、蔚来、理想等近些年成立的新势力品牌;

第四个是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等传统自主车企,以及它们推出的腾势、方程豹、极氪、iCAR、欧拉等新能源品牌。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如上表,从20-50万元这个整体来看,目前所占市场份额最高的,依然是传统海外品牌,6月份上险量总计约22万辆,份额达到41.1%;国内新势力品牌排第二,在豪华市场的份额超过了27%。

可能和很多人印象中有差别的是,传统自主车企在20-50万市场的份额也已经超过了两成——这个份额和新势力阵营的差距并像社交网络上感受到的体感那么大;另外,特斯拉作为独资身份,一举拿下了11.4%的份额。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当然,特斯拉活跃的价位区间基本局限在20-30万元内,在这个价格段里,特斯拉的份额达到了18.3%;

传统海外品牌的份额依然最高,为36.8%;新势力品牌和传统自主车企,分别占有24%和20%的份额。

30-40万元,是传统海外品牌最强势的价格区间,市场份额达到了50.9%,国内新势力和传统自主车企的份额分别是26.9%和22.3%,新势力依然占优但差距依然并不是那么大。

至于特斯拉,目前在这个价位基本没有存在感,但Model Y L上市后情况也许会有很大的转变吧。

来到40万元以上,传统自主车企份额锐减,只有不到5%,传统海外品牌依然持有35%的份额,而以鸿蒙智行、理想为主的新势力品牌,在这个价位的份额——已经接近60%。

以上是各品牌阵营,在20-50万元各价位的销量概况,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不同动力类型中具体车型的表现。

02

20-30万元市场,纯电与燃油旗鼓相当,共占8成份额

上篇我们已经提到,在20-30万元价格区间里纯电和燃油车各自占有四成的份额,余下20%份额里,增程销量明显高于插混,份额分别为11.9%和5.9%。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纯电车型里,特斯拉以Model 3和Model Y遥遥领先,两款车就占据20-30万纯电市场45%的份额。除此之外,只有小米SU7的月均销量超过2万辆。其余厂商的纯电车型,销量最高的是蔚来旗下的ET5和L60,均在6000辆左右。

再往下看,6月销量破5000的,只剩下了极氪007 GT,比亚迪的汉L EV、唐L EV在3000辆左右。这个细分市场最大的变数,是小米YU7,随着产能、销量的提升,它将彻底改变20-30万纯电市场的格局。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而整体份额最小的插混车型,目前在20-30万区间销量最高的并非汉L和唐L DM-i。而是方程豹豹5,但6月销量也没能达到5000辆;

另外魏牌蓝山、坦克400 PHEV也都接近4000辆。曾被寄予厚望的比亚迪夏,销量也只有2000多辆,远未达到腾势D9的水平。

增程类别里,理想目前只有L6一款车处于30万内,但已经占据细分市场四成的份额,1.6万的月销量遥遥领先,问界M7、M5两款车型的销量总计不到1万辆。其它像阿维塔07、深蓝S09等车型,销量超过了3000辆,已经算是中游水平。

接下来这个细分市场的变数,就要看即将换代的问界M7了,理想在这个市场区间的主导地位并不稳固。

20-30万元区间里,燃油车的份额仅略高于纯电,但活跃着的燃油车型,还是比纯电车型要多很多。

销量最高的是宝马3系,6月逼近1.5万辆,奔驰C级、雷克萨斯ES也都过万,另有降价后销量回升的别克GL8,是该价位最后一个销量过万的燃油车。

除此之外,坦克300、丰田赛那的表现也很亮眼,虽然都不属于主流类别,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豪华/高端车型,但销量一直坚挺,6月均超过了9000辆。

奥迪A4L相较双B明显掉队,目前只有7000多的规模。相信在南北奥迪A5L上市之后能有所改观。

在20-30万这个价位,处于主流品牌阵营的丰田,有着相当的份额,赛那超9000辆,汉兰达超8000辆,格瑞维亚、皇冠陆放各自有6000辆左右,总计占20-30万燃油车型20%的份额,其实完全不逊于BBA。

相比之下,大众在这个价位虽然有途昂、揽巡、威然等高端车型,但加到一起,却只有丰田格瑞维亚一款车的销量规模。

可以说,在20万元以上市场,大众和丰田的差距非常大,除了SUV序列外,主要差在MPV的乏力上。除了大众之外,福特旗下的锐界仍有3000多的销量,而本田、日产、别克等其它合资品牌,在20万元以上市场的存在都已经非常边缘化了。

03

30-40万元市场,燃油车份额过半,纯电成边缘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30-40万市场,是50万元以内燃油车型所占份额最高的价格区间,比例达到了50.9%,同时这也是纯电车型占比最小的区间,只有6.4%,增程车型的份额超过了插混,两者份额分别为26.3%和16.4%。

虽然蔚来一直以来都以纯电+换电收到的争议颇多,但是,在30-40万元纯电市场里,蔚来却毫无疑问地处于大幅领先地位。

ES6单月销量超过4000辆,EC6只有1750辆,但依然能排第二,加在一起,更是占到了纯电类别超6成。

对比来看,纯电市场表现最好的同价位区间海外品牌车型,是宝马i5,但6月销量只有691辆。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而纵观目前整个30-40万纯电市场,总体规模将将过万,而随着小米YU7产能的爬升,其中价格超过30万的高配版本即便销量占比不高,规模也不容小觑。

再加上全系预计都在30万元以上的Model Y L,上市之后大概率会成为30-40万纯电市场的王者。

插混车型中,腾势D9 DM-i则是唯一月销过7000辆的车型,魏牌高山、领克900销量超过5000辆,在这个价位已实属难得。上市前热度颇高的腾势N9,实际表现却是今年一系列大尺寸SUV中最差的之一,6月销量没能突破3000辆。

整个30-40万元插混市场,基本全部都是传统自主车企的产品,新势力品牌基本没有推出插混产品,海外品牌在这个类别暂时同样没有建树。

增程类别里,在30-40万元价位虽然玩家非常少,但销量都相当可观。上市不久的问界M8,6月上险量已经突破2万辆,直接超过了理想L7、L8的总和。

可以说,问界以一款车占据细分市场46%的份额。

理想L7之下,排名第三的是岚图梦想家,这款MPV网络热度不高,但销量数字一直比较亮眼,增程版6月份已经达到6984辆,再加上纯电版的话,车型总销量超过了8千辆。除此之外,享界S9推出增程版之后,销量有所提升,6月份达到了近3900辆。

最后是燃油类别,由于赛那、汉兰达大幅降价,各自都退出了30万元以上市场,而降价后的GLC、5系、E级等豪华车,则从40万元以上下探到30-40万元区间。

这样一来,30-40万价位的燃油车,基本就是传统豪华品牌最集中的区间,6月份销量过万的车型就有5款,包括A6L、5系、GLC、Q5L和E级,它们是海外豪华品牌如今在中国市场最核心的产品。

而换代后的宝马X3,目前表现并不理想,6月销量只有6800辆,说明即便是BBA最核心的车型,当下也并不是稳如泰山。

04

40-50万元,增程成绝对主导,插混销声匿迹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40-50万元区间,目前总的销量规模只有3.5万辆左右,其中问界M9一款车的销量超过1.3万辆,是40万元以上所有品类车型中的销量冠军,排在第二的国产宝马X5,巅峰时期销量接近万辆,6月已经下滑到了6000辆出头。

来到40万元以上,插混车型基本已经没有存在感,方程豹豹8的高配超过了40万,但主销还是40万内。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纯电车型6月份的总销量大约有5000辆,理想MEGA以2302辆拿下第一,其后是极氪009和问界M9的纯电版。问界M9增程和理想L9这两款增程车型,拿下了40-50万元近一半的份额。

全景解读20-50万元中国车市江湖(下):BBA仍存最后高地

燃油车类别里,奔驰GLE、奥迪Q7等进口豪车,价位普遍还是高于50万,这里把它们纳入到40-50万区间,整个燃油类别所占的份额,也只达到了36%。增程车型在这个价位,已经成为最火的动力类型。

05

第三方观察结语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品牌对海外品牌的逆袭过程中,2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是海外品牌相对稳固的堡垒,以BBA为代表的海外豪华品牌,份额下滑严重——但还没到到所谓“溃败”的程度。

细致分析各个价位的市场现状后,可以看出中国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冲击力度,并不逊于主流市场。随着问界M8、理想i系列、领克900、小米YU7、蔚来ES8甚至更低价位的乐道L90等一系列新产品的出现,20-50万元高端市场格局的重塑,必然还会继续下去。

如今传统海外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份额,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依靠降价勉强守住的,但各个品牌的降价空间已经基本见底。

接下来值得关注的是:

随着奥迪A5L、奔驰CLA以及奥迪全新品牌AUDI这些深度集成了中国智能化技术之后的产品逐步上市,它们能否帮助豪华品牌以真正创新的方式,再度赢回一局?

(END)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254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