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一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条有趣的动态和更加有趣的评论。
某传统车企新品牌负责人发布一则车辆宣传视频,有网友在评论区提出“挺好的车,卖不出量,问题在哪”的提问;其回应为“不是每一款车都需要巨大的量,豪华品牌定位。”后网友们针对这则回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目前该评论已经看不到,所以也就不讲具体品牌了。
但另一则该品牌动态的两条评论还是值得讲一讲的,有网友建议其多上点广告;有网友认为广告营销效果差,并搬出小米雷军进行对比。
没有什么车是不需要“上量”的,没有车企不希望每一款车都能够走量;以上述内容对应车辆为例,其产品定位不过是重叠的宝马、奔驰和奥迪的“5/6/E”三款车,而这三款车至少有两款能轻松实现月销量上万辆;如果宝马5系的改款相对保守一些的话,月销量达到五位数也是常态。
由此可见网友的评论才是一针见血:
不是本心不想求销量,而是销量难以拉起来;问题应当与营销有一定关系,可是想要模仿雷军却难模仿得来。
为何一众传统车企大力投入营销却收效甚微,哪怕企业人同样亲力亲为?
雷军带领小米汽车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带来了诸多话题,但大多数网友只是看了热闹而没有发现其中的道理;同理,在看到其他一些车企高管“带队”跟进的时候,看得也往往只是个热闹罢了。不过情感上主观偏向谁的答案是很清晰的,作为真正的汽车爱好者和消费者,主观上不偏向雷军的人应当是不多的;即便不会去选择小米汽车,客观上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去排斥或厌恶这样一个品牌和人。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小米汽车和雷军可以获得普遍的好评,因为普遍的好评一定程度的决定品牌调性。
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原因用两个字即可概括:说教。
没有人在主观上喜欢被说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主性的需求;尤其是在消费行为中;每个人都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同的观点,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汽车生产销售企业一定要学会尊重、迎合与满足消费者的自主性心理需求,在差异化中寻找共同点,并将其作为突破口;切不能以品牌方自己的观念凌驾于消费者之上,否则一定会让潜在用户感觉到未被尊重,居高临下的姿态一定是令人讨厌的。
雷军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不说教。”
雷军的情商确实很高,给自己的定位也足够精准——卖家不是老师教授,卖家只需要订单;于是卖家就要有谦卑的姿态,从而让买家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感。
反之,有一些传统车企的企业人总是西装革履、表情高傲、言语犀利、用词考究——换一个说法不就是自视过高、不接地气吗?还觉得自己是“成功人士”呢。然而再成功你也就是个“卖货的头儿。”在数十家车企、上百个品牌、上千款汽车产品于同一块市场角逐的时候,你傲慢、他谦恭,谁会理你这个傲慢的家伙和你的品牌呢?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传统车企的企业人自视过高,有些企业人从骨子里就没有把用户视为可以平等对话的人;通过一些方式与用户面对面的时候都会觉得这是给用户面子,用这种心态那就一定做不好品牌和产品,一个“卖货的头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什么都不算。
然而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在传统营销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
从品牌企业人到汽车评测人,再到自媒体人和一些垂直领域博主,一个个都自视过高了,都不拿读者受众当回事,却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于是这些车企与品牌即便一年投入上亿的营销成本,最终换来的还是令一部分潜在用户从骨子里厌恶的每一个环节。
最终都是在做无用功。
这也是企业和品牌文化的一种体现方式。
反之,想要改变品牌评价和销量状况,第一个需要改变的就是企业和品牌文化;生产销售企业的角色要定位精准,企业人应当扮演的是服务者的角色,面向消费者的时候要学会谦恭,也不要夸大其词。现在的网友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效率很高,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受气包”了。
买你的车是给你面子。
探店2025款小鹏G6 你会选择哪个配置呢?
3月销售季收官,比亚迪再次交上完美答卷。
树安全标杆
喜讯:一汽丰田荣获丰田全球服务表彰十连冠特别奖
“一口价”成为合资品牌流行的营销方式,但背后却隐藏着各种套路
降维打击!MG7把B级轿跑打成“A级价”
聚焦产品、聚焦资源、聚焦精力,是蔚来的当务之急。
智美B级轿跑MG7全国限时一口价10.99万元起,B级轿跑首次进入10万级价格区间。
吉利放大招!2025年买车必须看它?安全、智能全拉满!
品质为锚、价值为帆,就是上汽大众的长期主义
一汽丰田3月销量惊人!销量暴涨22.3%,销售新车超7万台
当下,汽车市场迭代加速,多极竞争格局下的此消彼长已是行业主旋律。202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份额突破了60%,合资车企普遍面临销量下滑压力。但也有例外,譬如一汽丰田2024年累计销量达800,199辆,成为唯一实现连续两年正增长的主流合资车企。
用车无忧,换车更值钱:一汽丰田为用户打造全周期价值保障
一汽集团销量数据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代表企业之一的奇瑞,从1997年成立以来,到2025年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全球用户的高度认可与青睐。KGM作为具有71年历史的韩国第二大汽车集团,自195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越野及SUV技术见长,旗下多款产品在韩国及部分海外市场积累了深厚的用户口碑。在面......
中国制造卖欧洲贵一倍!拆解马自达EZ-6的底气从哪来
海洋超值驾,惊爆一口价!比亚迪海鸥、宋PLUS DM-i等六大爆款车型齐发一口价,最低5.68万
奇瑞控股集团与韩国KGM集团今日在奇瑞全球总部签署中大型SUV联合开发协议
插混才是更优选择 插电混动技术比增程更强更全面
奇瑞与韩国KGM深化战略合作 共拓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