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承东的职务发生变化,其在华为官网及社交媒体的认证信息发生了变更。他的身份由“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调整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
据了解,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并非意味着汽车业务的收缩,而是一种战略升级,是为了更加专注于华为的终端业务以及鸿蒙智行。换句话说,这是华为基于其战略升级需求,进一步明确业务板块的核心定位,推动资源高效整合。
从时间节点上看,这或许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被正式装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有关。3月31日,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引望”)已完成工商信息变更,股东新增赛力斯汽车和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徐直军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余承东和朱华荣任副董事长。华为官网上徐直军的职务是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等职务,未显示引望相关信息。这意味着车BU主体不再是“华为旗下”。
目前,赛力斯与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两家企业已入股引望,二者分别系华为智选车模式与HI模式下的合作方。此外,奇瑞亦于2024年11月中旬确认将入股引望。
这不禁让人思考,华为如何在新的管理模式和市场结构中继续维持行业领导地位?
打造新的生态协同
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不是一次个人调整,而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新阶段的开始。当下短短的数月时间,车主们对智能汽车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车辆功能,而是希望能得到更贴近生活的智能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调整将有助于华为推出更契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以问界M9为例,首次搭载了星闪车钥匙,以前是“单机智能”,现在则变成了“场景智能,带来人车交互的全新体验。此外,问界M9升级了华为车语系统2.0、临境抬头显示系统、激光投影巨幕2.0,实现了“座舱即生态”。
此外,问界M9推出了“老车主关怀计划”的硬件升级计划,用户可通过更换激光雷达、通信模块等延长车辆生命周期。问界M9将于第三季度全系升级至华为ADS 4.0智驾,预计升级时间在7—8月,老车主同样可以通过OTA进行升级,将买车从“一次交易”变成“终身价值”。
华为的终极目标不只是单纯地卖车,而是构建“技术-产品-服务-用户”的全链条生态。华为终端的6万家零售门店和智能汽车体验中心将逐步融合,消费者可在同一空间体验手机、平板、汽车等全场景产品。
余承东此次职务调整,标志着华为正在转向生态体系竞争,未来或将在智能终端与新能源汽车两大万亿级市场中掀起新的变革浪潮,并推动车BU实现更大的商业成功。
冲击百万销量目标
日前,华为发布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净利润626亿元。其中,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63.53亿元,同比大涨474.4%,首次实现当年盈利。这展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成长与盈利的新轨迹。
此前,余承东在2025年鸿蒙智行定下的目标是年销量100万。鸿蒙智行2024年全年销量为44.5万辆。问界是销量担当,其中问界M9,2024年累计大定突破了20万辆,在中国市场50万以上的豪华车型当中,这款车型连续9个月蝉联月度销冠的位置。与此同时,问界M7系列年度累计交付量为195900辆,并获得了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2024年9月,智界R7正式上市。短短数月时间,其累计交付量已达到28969辆。同年11月智界新S7整体价格也下降至22.98-31.98万元,竞争力全面提升。享界和尊界则助力鸿蒙智行在高端化更进一层。
2025年,随着问界M8、尊界第二款车型,享界S9的衍生车型的推出,为百万销量目标的达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华为智能车领域另一条腿就是引望,余承东辞职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其前身。如今,引望引入了赛力斯汽车和阿维塔两家车企入股,它们分别出资115亿元,各自占股引望的10%。3月31日,引望完成了工商信息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调整为80%。
至此,引望公司开始走向独立运作。随着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引望打造一个由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
别看引望和鸿蒙智行是两条线,但是相互之间也有交叉相融的地方,因为赛力斯身处鸿蒙智行的阵容,却也入股引望。需要说明的是,鸿蒙智行一直属于华为终端旗下业务,尽管余承东的职位发生变更,并不会影响他对于四界业务的管理。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鸿蒙智行和引望在2025年都将加快发展速度,共同支撑起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
百姓评车
综上所述,余承东的职务变更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华为在两条线业务的发展过程中,正在从此前的"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协同",这种策略,或许正是华为应对复杂环境的最优解。
铃木新战车加“地沟油”迎战2025铃鹿耐久赛
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超百万,达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在中国市场保持断层式领先,同时也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老铁有没有发现,在选新能源车时,总有人会问:插电混动(PHEV)和增程式(EREV),到底有啥区别?这里面学问可大了,抛开品牌滤镜不说,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来唠一唠!
都2025年了,竟然还有人在争论“插混”和“增程”哪个技术更好!简单来说,增程相当于插混的减配版,插混=增程+混动!#比亚迪##插混##增程#
智驾战场硝烟起,全民盛宴正当时!
比亚迪三月销量断层领跑,技术硬核+海外狂飙
为什么说插混才是更优选择?今天我们来聊聊插混技术~
甲亢哥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比亚迪仰望U9甲亢哥实际体验,来一波中国技术震撼。 甲亢哥看了之后表示:中国的汽车太疯狂了,车能跳舞,还会自己移动。 其实甲亢哥看的只是基础云辇-X在实际的场景表现中会更强。 用技术改变用车体验还得是中国汽车,期待甲亢哥回国多多分享,将中国汽车的卓......
这两年市场上插混技术确实在不断迭代升级,比如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量产后,可以说点燃了国内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毕竟一箱油能够跑2000公里的表现,确实值得称赞,而反观增程式技术,因为单一的工作模式,基本没有太多创新空间。
新能源汽车爆燃,设计者:绝无逃生机会!
时隔多年,米其林浩悦5舍得更新了!这次以更软的姿态出现,主推雨天性能、静音效果以及从新到旧的稳定性能(耐磨),做一套舒服安静的高级轮胎,就是这次米其林想让浩悦5完成的任务!
现代第2代氢动力SUV登场,充气5分钟续航700公里
第一季度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超过了49万辆
新能源系统怎么选?增程、插电混动、多挡插混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在人工智能接管方向盘之前,人类文明的方向盘,永远需要握紧对生命的敬畏。
商业大佬、半个娱乐圈,为何都盯上了这款新能源车?
小米SU7事故反思,竞争要从功能PK转向安全优先!
搭载HRS液压回弹减振器,实测2025款小鹏G6的底盘表现
销量狂飙290%,吉利银河3月成绩单出炉,这些车型火出圈
油电同价还能绕岛跑!大通 G50 混动:家用 MPV 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