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上海市政府与丰田汽车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正式落户金山区。这场看似常规的新能源产业合作,实则暗含丰田电动化转型的深层战略调整,不仅意味着雷克萨斯首个海外纯电专属工厂的落定,更透露出上海汽车产业版图重构的强烈信号。
说实话这次战略合作确实是一场双向奔赴。占地112.78万平方米的雷克萨斯金山工厂,表面看是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外商独资新能源车企,但不同于传统合资模式中技术单向输出,丰田此次主动将研发、制造、供应链全链条扎根中国,甚至将电池研发纳入生产体系。这种"全要素本土化"战略,实质上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剧变——从市场换技术过去式了,现在是大家共同孕育生态。
金山区政府也是相当给力,提前储备的65个配套地块、60万平方米定制厂房,以及覆盖长三角的159家汽车产业链企业,构成了吸引丰田的核心筹码。值得关注的是,丰田采购体系正从封闭的日系生态圈转向开放的本土供应链整合。多利科技、神通科技等本土零部件商的踊跃参与,印证了中国制造从"配套者"向"共创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既源于中国供应商的技术积淀,也得益于长三角"2小时产业圈"的协同效应。金山这座曾以石化闻名的远郊区域,借着这次机会可能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此次引入丰田项目,实质是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往智能电动化的升级。
对丰田而言,这次合作堪称其电动化战略的破釜沉舟。将雷克萨斯品牌电动化首秀放在上海,既是对中国新能源消费趋势的押注,更是借助中国市场加速技术迭代的务实选择。而丰田的入局也很大可能会改写长三角汽车产业格局。
丰田+金山项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年产10万辆的产能数字,而在于开创了跨国车企与中国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建立起技术共研的全新汽车生态。
总结
这场合作印证了一个趋势:在智能电动化时代,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创新技术高地。而跨国车企的"中国化"转型,或将比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更具行业颠覆性。对于仍在观望的全球汽车巨头而言,丰田的"独资+本土化"变革很具有启示意义。未来想更好地在中国市场生存下去,不在于工厂规模,而在于谁能更深耕中国产业链、更贴近本土需求。
全球车MAZDA 6e从中国出海!合资智造+中欧双标,开启马自达电动化欧洲交付倒计时。
2025年4月21日,比亚迪王朝家族划时代旗舰汉L与唐L上市品鉴会在湘湖世界旅游博览馆恢弘启幕。这场以科技重塑豪华为主题的盛宴,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媒体代表及首批车主共聚,在西湖姊妹湖的生态画卷中,见证中国智造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巅峰突破。
4月22日,华为在上海举办以智能 创造可能2025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正式推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系列创新产品。这一系列突破性技术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迈上新台阶,将为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华为发布乾崑智驾ADS 4等解决方案 携手伙伴共向未来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2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连续霸榜!比亚迪第一季度销量超百万台
“油门”轰到底,不是智驾该有的状态
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智驾与座舱双升级,开启自动驾驶新时代2025年4月22日,上海——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在上海举办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新一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及数字底盘引擎XMC等核心解决方案。......
【2025年4月22日,上海】4月22日,华为乾崑技术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出席,并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及10多家车企领导人深入交流。发布会现场官宣全新岚图FREE将首搭最新的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以及鸿蒙座舱 Har......
实力铸就辉煌!比亚迪一季度双冠加身,领跑行业新征程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2日】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
销量持续霸榜!比亚迪第一季度超百万辆
2025上海车展前瞻:五大焦点轿车来袭,豪华与科技的巅峰对决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上海举行“以智能 创造可能”为主题的智能技术大会
震撼!华为在上海车展前夕推出顶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连续霸榜!比亚迪一季度集团品牌“双冠王” 实力诠释行业标杆地位
实力霸榜!比亚迪一季度销量超百万台
0元起购!比亚迪方程豹钛3上市:年轻人的全能座驾
第一季度比亚迪卖多少台?销量高达100万台,太牛了
当硬派越野基因邂逅极致智能科技,铁血军工遇上满血华为,电动越野的进化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