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中国电动智能汽车迎最强监管

中国电动智能汽车迎最强监管

汽车K线 1343浏览 2025-04-29 IP属地: 未知

监管趋严,从上市车企到车展,行业全面回归理性:少了炒作与浮华,多了沉稳和务实。

今年3月底,“汽车圈顶流”上市公司旗下车型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引发公众和国家层面,对汽车行业的巨大关注。

这也让20254月,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上堪称里程碑之月,给狂飙的电动与智能汽车,按下了暂停键,等等它的灵魂。

当月,中国官方相继发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强相关的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并举行“史上最强智能驾驶监管会议”

势必将对整个中国汽车上市公司,乃至全球上市车企产生深远影响,但这无疑对行业和消费者是有非常积极意义的。(作为从业者和消费者,为国家和相关部门点赞!)

一方面,相关部门宣布,将升级对电动汽车电池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另一方面,相关监管机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宣传时,禁止使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术语,并将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升级的审查。

《汽车K线》认为,对于有强大技术研发实力和制造底蕴的上市车企,强有力的监管反而对其更加有利,能够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01

日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简称“新标准”)发布,将于202671日起开始实施(这可能会影响当前电动汽车销售)。

该新标准进一步明确待测电池温度要求、上下电状态、观察时间、整车测试条件,技术要求从此前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等,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等

不仅如此,新标准还新增底部撞击测试,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

所以,新标准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更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未来,如果企业产品未达标准,发生事故,或将面临巨额召回和处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起草单位包括多家上市动力电池企业、上市车企以及检测、测试机构。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极氪、特斯拉、小米、一汽、小鹏、宝马、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上市公司,都在其中。

这或将对其产品和技术开发提高要求,进一步提升成本,也将某种程度上,让新能源汽车从价格竞争,回归到品质安全和技术价值竞争。

02

过去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去年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今年以来,多起新能源汽车碰撞起火并燃爆事故,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尤其是3月底,一辆小米SU7电动车在安徽高速公路发生严重车祸,撞上水泥护栏后起火爆燃,造成车上三名年轻女性全部遇难。

这直接导致小米集团股价逆势收盘下跌5.5%,恒生科技指数同日收涨0.2%,此后小米股价从逼近60港元高点,一路下探至50港元以下,市值蒸发数千亿元。

由于小米汽车本身自带流量,以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本人的“流量效应”,让电动汽车安全问题,时隔几年后,再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大车祸,还引发消费者和舆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顾虑,以及各大上市车企、汽车行业和监管部门对智能(辅助)驾驶的深刻反思和反省,并进一步强化规范监管。

03

416日,工信部表示,该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会议,包括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在内的近60名代表参会,围绕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此次会议上,国家层面要求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此前,不少造车新势力(以及包括汽车上市公司),都将智能驾驶说地天花乱坠,甚至在网络直播中,让车辆脱手行驶,鼓吹产品能够自动驾驶,结果引起不少车祸和人员死伤,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此次会议记录则显示,根据更新后的规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汽车制造商不得再通过远程软件更新,对已交付给客户的车辆进行测试和改进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厂商推出新系统前,需要进行足够的测试来验证可靠性,并要获得相关部门批准。

根据网传会议纪要,官方要求车企宣传时不得出现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高阶驾驶等词汇,建议用辅助驾驶

此后,多家以“智驾”为宣传点的上市车企和芯片供应链公司股价出现波动,如地平线港股等,一度跌幅超过30%。

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认为,更严格的监管规定将增加车企成本,减缓技术开发和应用步伐,但也可能加速中国汽车行业早就该进行的整合

工信部会议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则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提出企业应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

2025年上海车展,《汽车K线》在参加多家上市车企活动、发布会时也发现,此前的“智驾”如今全部更正为“xx辅助驾驶”

有上市车企相关人士向笔者表示,我们也是连夜把DEMO全部更换,包括领导的发言话术也全部换了,“但以后监管越来越严格,对行业和消费者是好事”。

Views of AutosKline:

的确,国家层面对行业监管趋严,从上市车企到车展,汽车行业全面回归理性:少了炒作与浮华,多了沉稳和务实。

不过,这对很多将电动化和智能驾驶(现在应该叫辅助驾驶)作为营销炒作亮点和噱头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恐怕日子不会太好过,相反,对于传统汽车上市公司,这倒是一个好消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唯有良好的约束与监管,才能让中国汽车行业朝着更长远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消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428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