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车市向来是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广汽传祺今年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操作”——一边以“向往车系”双新车M8乾崑与S7高调亮相车展,一边祭出“至高4万元补贴+一口价”的杀手锏,直接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推向高潮。这种“技术秀肌肉”与“价格放血”的双线作战策略,不仅让竞品直呼“不讲武德”,更暴露了传祺在高端化与智能化赛道上的野心。作为一名前产品工程师,笔者不禁感叹:这波操作,属实是“既要里子,也要面子”。
MPV市场的“技术内卷”:从座椅按摩到鸿蒙座舱
中国MPV市场曾长期被别克GL8等合资车型垄断,而传祺M8系列凭借“堆料式豪华”成功突围,连续73个月稳坐销冠宝座。但此次M8乾崑的升级,显然超越了传统“配置竞赛”的维度。其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通过激光雷达与端到端算法实现“神经网络化决策”,将高速场景下的变道成功率提升至98%,远超理想L8的89%和小鹏X9的92%。更令人拍案的是鸿蒙座舱的“全场景智能交互”——车内7屏互联支持手机应用无缝流转,甚至能通过车载系统遥控智能家居设备,这种“人-车-家”生态闭环,直接对标蔚来NOMI的“情感化交互”,却以更低的硬件成本实现更高维度的场景覆盖。
座椅设计更是将“舒适性玄学”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指标。全球首创的24点全身SPA按摩系统,通过“摩天轮”机械推揉技术模拟中医指压,实测数据显示,30分钟乘坐后腰椎压力值较丰田埃尔法降低37%。这种“技术普惠”策略,让百万级豪车的体验下探至30万元区间,难怪网友调侃:“传祺这是要逼疯改装厂,连按摩店生意都抢!”
SUV赛道的“降维打击”:从续航焦虑到“一车三用”
如果说M8乾崑是“技术顶流”,那么向往S7则是“场景大师”。面对家庭用户“既要纯电省钱,又怕长途趴窝”的纠结,S7祭出行业首创的“一车双模、一车三用”技术,纯电/增程/插混自由切换。实测数据显示,其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205km,远超比亚迪唐DM-i的112km;而增程模式下的综合续航更是突破1200km,比理想L7多出15%。更绝的是四驱版搭载的AI智电四驱系统,通过扭矩矢量控制算法,在冰雪路面上的脱困时间比传统机械四驱缩短40%,堪称“南方人第一次见雪也不慌”的神器。
智能座舱的“暴力堆料”同样值得玩味。高通骁龙8295P芯片的算力达到30TOPS,是特斯拉HW3.0的3倍,却用来支持“四音区精准交互”——连后排熊孩子要换动画片都能精准识别,这种“算力过剩”的设计,像极了手机界的“跑分狂魔”,虽被工程师吐槽“资源浪费”,却精准戳中家庭用户“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微妙心理。
安全技术的“隐形战争”:从碰撞吸能到病毒防护
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传祺的“安全内卷”更为激进。M8乾崑的720°全向安全堡垒,整合了华为CAS 3.0主动防碰撞技术与宁德时代骁遥电池的“热失控抑制系统”。在第三方碰撞测试中,其侧面柱碰成绩比腾势D9高出12%,电池包在针刺实验中做到“0冒烟、0起火”,直接打破比亚迪刀片电池保持了两年的记录。更令人称道的是G-HEALTH健康座舱的“病毒防护罩”,通过负离子发生器与抗菌滤芯的组合,将车内PM2.5净化效率提升至99.97%,堪比“移动版方舱医院”。
这种“过度安全”的设计理念,折射出中国品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当特斯拉还在为“单踏板模式不友好”争论不休时,传祺早已将安全范畴扩展到空气质量与电磁辐射防护,甚至推出“三电终身质保”,用服务承诺消解新能源车的隐性焦虑。
价格体系的“精准爆破”:从一口价到生态权益
此次五一钜惠最“杀人诛心”的,莫过于将M8乾崑起售价拉低至20.18万元。要知道,同样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售价近40万,而传祺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将激光雷达成本压缩至行业均价的60%。更绝的是“3000抵9000”“至高4万补贴”等组合拳,配合“终身免费流量”“城市NDA使用权”等生态权益,构建起“买车即入圈”的用户运营体系。这种打法,像极了互联网企业的“硬件不赚钱,软件服务来补”——区别在于,传祺真的敢把车价打下来。
从工程师视角看,这种定价策略背后是规模化效应与平台化研发的胜利。GPMA架构的模块化设计让零部件通用率提升至80%,使得E8、M6等走量车型能分摊高端车型的研发成本。而华为、宁德时代等战略伙伴的深度绑定,更让传祺在智能化与三电领域实现“弯道超车”,避免陷入蔚小理式的“烧钱竞赛”。
市场野望: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纵观此次五一促销,传祺看似在“以价换量”,实则在下一盘更大的棋。通过M8乾崑与S7的技术标杆效应,配合影豹、GS3影速等年轻化产品矩阵,传祺正构建起覆盖10-40万元的全价位攻势。这种“高端树品牌,中端走销量,低端抢市场”的三级火箭模式,与手机行业华为的“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策略异曲同工。
值得警惕的是,当其他车企还在为“要不要上激光雷达”争论时,传祺已通过华为乾崑系统实现智能驾驶的快速迭代。其OTA升级频率达到每月一次,远超行业平均的季度更新,这种“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或将重构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维度。
写在最后:卷王的新高度
当网友调侃“传祺这是要把4S店变成菜市场”时,或许忽略了这场促销背后的深层逻辑——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一场“技术普惠”的价值革命。从鸿蒙座舱到宁德电池,从零重力座椅到终身质保,传祺用工程师思维将高端技术“白菜化”,再用互联网打法重构用户生态。这种“既要仰望星空,又能脚踩泥土”的平衡术,或许正是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的缩影。正如网友神评:“以前没钱买传祺,现在没钱买传祺——因为钱都拿去加油了!”
裸车不到8万起 十万级家用小型SUV 吉利ICON适合什么人群?
做法非常新势力 铂智3X上市3个月迎来第一次OTA升级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加入FSD,老车主都哭晕在厕所了。
燃油轿跑还值得买吗?来看看长安第三代UNI-V
海豹06 DM-i旅行版用接地气的售价与丰富的配置还有领先同类车的能耗数据告诉消费者,普通人也能买得起和用得起旅行车。那么TA的出现,会帮旅行车摘掉小众的帽子么?
全新定义40万级新能源MPV 的豪华标准
牛马的生活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除了上下班,偶尔的放松很有必要,但价格不贵,好停好开,还能走得远,真有这样的答案吗?
长城越野炮搭载了2.4T柴油发动机+9AT,能在1500转时爆发出48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有前后差速锁,和6种驾驶模式,无论是玩越野还是拉货都能轻松胜任!
乐道L90能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而理想i8又会不会成为理想汽车纯电车型的破局之作呢?看这段时间的讨论热度应该可以,简单比比俩车已有数据,您会怎么选呢?
SP这个名字意味着F1的爆震管理、钛合金的螺丝以及更多的碳纤维件都将出现在一台与众不同的法拉利296上,马力上涨50匹、轻了60KG。更有赛车版同款空气通道和FXXK同源尾翼,为其增加20%的下压力,更多细节看视频分析!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腾势与方程豹合并的猜测源于双方销量结构失衡与资源重叠。腾势2025年上半年销量7.98万辆,但D9占比75%,N7月销仅249辆;方程豹6月销量1.89万辆,但硬派越野市场天花板明显。合并可整合渠道资源(腾势400家直营店与方程豹185家)与技术优势(云辇底盘与电驱越野),形成“......
全新一代宝马3系曝光,内外设计大变样,尺寸加长,值得期待吗?
在A级纯电SUV这片竞争红海中,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推出的钛3车型如同一匹强劲的黑马,4月上市,6月交付量便达到了12017台,引发市场瞩目。这款被定位为“科技潮品SUV”的新锐车型,没有依靠浮夸的营销,而是凭借比亚迪深厚的技术底蕴、极具辨识度的潮流美学以及越级的智能科技体验,获得了......
40天交付破2万,中型SUV现象级爆款,长安启源Q07的成功密码,竟是这场“公益行动”?
15万级中型SUV 性价比高于丰田汉兰达?传祺GS8买两驱够用吗?
裸车7.99万起 配置动力都不错 东风风神皓瀚买燃油还是油混?
2025年7月10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携全球首款超级混动性能硬派SUV豹5亮相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并参与了其标志性的爬山赛。豹5凭借开创性的电驱越野技术和独特的东方设计美学,在汇聚全球顶级超跑与传奇名车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首秀,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新能源硬派SUV......
汽车座舱健康关乎日常出行品质,二代哈弗枭龙MAX在C-AHI测评中获“五星健康车”认证,以清新空气、健康防护等优势,筑牢出行健康防线。
腾势N7周销量跌至50台,猎跑SUV定位牺牲空间实用性,二排头部空间压缩15%,劝退家庭用户。尽管搭载云辇-A悬架等技术,但23.98万起售价性价比不足,被问界M7等竞品反超。此外,N7被质疑为“换壳唐EV”,品牌声量低迷。腾势需重新定义产品价值,否则高端化战略恐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