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工信部公开向社会征集关于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车视头条 766浏览 2025-05-09 IP属地: 未知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隐藏式车门把手因科技感与美观性成为众多车企的“标配”。然而,这一设计在碰撞、断电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多起事故暴露出电动门把手在极端场景下的致命缺陷。2025年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公告,公开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这一标准将填补国内外在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规范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国汽车安全标准从“科技导向”向“安全优先”的重要转变。

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其流线型外观和科技感体验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设计。从特斯拉到国内造车新势力,几乎所有主流电动车品牌都采用了这一设计元素。然而,在美观与科技感的背后,隐藏式门把手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多重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在碰撞、起火等紧急情况下可能直接危及乘员生命。

2024年4月,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车型在追尾事故后起火,官方事故通报明确指出,碰撞造成车辆电路中断,门把手电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响应,导致车内人员疏散受阻,最终酿成伤亡悲剧。更早的2022年广西贵港雷克萨斯LM碰撞事故中,车门锁止状态导致救援人员不得不采取破窗等非常规手段,相关情况曾引发行业对特殊场景下车辆安全性能的广泛讨论。而就在今年3月,一辆小米SU7发生高速碰撞并起火后,有关“车门锁死无法打开”的报道再次将电动汽车门把手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这些事故揭示了一个共同问题: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或起火时,电力系统中断会导致电动门把手完全失效,而传统的机械应急开启装置要么位置隐蔽难以寻找,要么因缺乏统一标准而操作复杂。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2025年两会期间曾公开承认设计不足,透露正在研发“极端情况下更好开”的门把手,重点解决低温冰冻和电路故障等场景的可靠性问题。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更是在5月5日的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批评隐藏式门把手“重量大、噪音大、碰撞缺电打不开”,并称其唯一作用是减少风阻,但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技术层面看,当前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和形式多样化趋势,主要暴露出五大安全隐患:强度不足、控制逻辑存在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困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以及夹手风险。这些问题在正常使用场景下或许不易察觉,但在紧急情况下却可能成为阻碍逃生与救援的致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现有汽车门把手相关标准如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和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等,主要针对传统机械式门把手,对耐久性、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技术参数提出了要求。然而,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广泛应用,现有标准已无法覆盖这些新型门把手在布置、标志、安全功能和结构强度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形成了明显的标准空白。

工信部此次推动制定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从国家层面规范新型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确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乘员都能顺利逃生并获得及时救援。该标准的制定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汽车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从单纯追求科技感和美观性,向更加注重本质安全的重要转变。

展望未来,汽车门把手安全标准的制定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它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和延伸思考。

工信部组织制定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虽然起因于几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但其意义远超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它代表了中国汽车安全理念的进步,体现了“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中国在汽车标准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将为全球汽车安全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这一标准的实施和完善,中国汽车产品将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将得到更好保障,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视头条 9.4万粉丝    8949作品 关注 一帮热爱汽车的视频人,用时尚、诙谐、专业的视角带来不一样评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