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正经历一场“自我革命”。蔚来内部公告显示,旗下子品牌乐道(主打20-30万元家庭市场)与萤火虫(定位10万元以上高端小车)被深度整合至集团体系,涉及研发、销售、服务等多个部门。这场调整直指两大目标:精简架构降成本,全力冲刺四季度盈利。
【组织大手术:子品牌变一级部门】
1. 乐道研发“收编”
原乐道事业部中的产品设计、整车工程等团队划入蔚来产品设计与研发集群(PD&D),成立乐道产品线部,直接向CEO李斌汇报。
乐道研发团队规模曾达2000人,员工直言“早该合并”,避免资源重复投入。
2. 销售体系合并
乐道营销活动策划部、区域销售公司并入蔚来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UE),负责人沈斐(原蔚来能源业务主管)向总裁秦力洪汇报。
区域销售推行“一人双职”:天津、大连、杭州等地蔚来总经理兼任乐道区域负责人,偏远地区如哈尔滨、乌鲁木齐已先行试点。
3. 萤火虫低调整合
萤火虫事业部划入PD&D集群,具体调整细节未公开,但销售后台与蔚来共用同一系统,上海车展期间蔚来销售团队已开始推销萤火虫车型。
【管理层换血:铁腕推进降本】
1. 乐道总裁请辞,能源负责人接棒
原乐道总裁艾铁成离职,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全面负责乐道销售及区域管理。沈斐原管的蔚来能源业务转交CFO曲玉,向李斌汇报。
2.中高层大轮岗
近10位中高层人员调整,涉及用户关系、品牌传播等部门,核心逻辑:淘汰低效团队,强化执行力。
3.薪酬改革压成本
P4及以上员工可选将月薪20%转为股权激励,变相降薪。
内部推行“基本经营单元(CBU)”机制,每个单元需明确ROI指标,二季度全面落地,未达标团队面临裁撤。
【销量压力:乐道首战失利,整合迫在眉睫】
乐道首款车型L60于2023年推出,主打“30万级家庭纯电SUV”,但销量未达预期。内部人士透露,乐道独立研发团队成本高昂,与蔚来主品牌协同不足,导致资源浪费。整合后,乐道将共享蔚来供应链、渠道和技术,降低单车成本。
萤火虫定位“高端小车”,对标smart精灵#1、欧拉好猫,但10万以上市场竞争激烈,独立运营难度大。并入蔚来体系后,可借助品牌溢价和渠道优势突围。
【盈利倒计时:每分钱都要“听响”】
蔚来内部立下“军令状”:2024年四季度实现盈利。为此,公司开启全方位降本:
组织瘦身:乐道、用户运营等部门精简人员,2023年蔚来全球员工超1.1万人,整合后或裁员10%-15%。
砍掉冗余:关闭低效展厅,合并区域公司,销售团队“能者多劳”。
技术共享:乐道、萤火虫车型将采用蔚来NT3.0平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
这一系列的措施在好的方面,首先是成本下降:研发、销售、供应链整合,预计年省超20亿元。其次是决策提速:消除子品牌壁垒,跨部门协作更高效。
但是也会有潜在问题,第一品牌稀释:乐道、萤火虫失去独立性,或削弱市场辨识度;第二管理复杂度:销售团队兼顾多品牌,服务质量可能下滑;第三员工士气:裁员、降薪、高强度考核,或引发人才流失。
【行业镜鉴:新势力的生存法则】
蔚来的调整并非孤例。小鹏汽车2023年合并大众合作团队,理想汽车推行“矩阵式管理”,均指向同一趋势——新势力从“野蛮扩张”转向“精细运营”。分析机构指出,蔚来若四季度盈利成功,将重振资本市场信心;若失败,现金流压力或迫使进一步收缩。
从独立运营到深度整合,蔚来的子品牌战略迎来转折。这场“削藩”背后,是李斌对盈利的孤注一掷。
短期看,整合能止血止损;长期看,蔚来需证明:降本不等于降质,效率提升能转化为销量增长。对于用户,更低的成本可能带来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对于行业,这是一场关于新势力生存模式的实验。
四季度盈利倒计时已启动,蔚来的每一步,都关乎生死。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行业竞争格局越发激烈。
产品的确至关重要,但往往品牌才是“胜负手”。
2025年职教周开放日暨“合群杯”海口新能源汽车行业维修技能大赛盛大开幕
4辆大型SUV同时掉头,看看谁最突出
国产豪华MPV推荐:三款新能源车型为何备受追捧
“伪科技功能”和“不成熟功能”,在本质上未曾保持对汽车产业的敬畏,与其说是科技技术,不如说是宣传话术,不仅是鸡肋,甚至影响用户安危,理应被整顿。
谁都不希望出险。
当前紧凑型纯电SUV市场竞争激烈,即便如此,此次亮相上海车展的与众06依然是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原因就在于它的几个核心产品点的升级相当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点上。
一个视频带你沉浸式观看:Mission X,保时捷于2023年推出这款纯电动概念超跑,可以说这款车在当时代表了保时捷电动化的巨大野心,而从最近两年发展来看,保时捷的电动化野心更像是从“激进冲刺”转向“马拉松式布局”,在保留品牌基因的同时逐步过渡
“价格战”进入白热化!奥迪Q5L一口气直降10万,性价比太香了
4月份上市的零跑B10把紧凑型纯电SUV的竞争拉到了10万级别,相比于其他厂商的压榨供应链降价,零跑B10的实惠价格却是从研发到生产制造上一点点抠下来的。
5月8-11日,仰望全系亮相金盏速度节,参与爬山赛、漂移、跳舞、越野等项目
鸿蒙智行,让五一出行更安心
工信部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问题,能否治好车圈创新病?
小米SU7 Ultra开孔机盖惹争议,加价4.2万真是智商税?
仿佛置身未来世界?魏牌高山5+1大屏体验,爽不爽?
千万不要让风阻系数沦为CLTC,只是仅供参考!
到2030年,美国高速路充电桩的数量可能只有20万个,是此前预计的二分之一。
谋发展,先修路。广汽的自我变革,还远未到放松时。
和秦L EV同价,日产N7又是一款网约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