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李雅萱】“价格不是市场定,而是由用户决定。”当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抛出这句话时,瞬间点破了这款“11万级C级电混轿车”的定价哲学。
为何吉利敢在中高级市场打出“起步即旗舰”的王炸?从“月销过万”到“年销百万”,吉利银河如何用三年时间跑完别人五年的路?当智能化竞赛遭遇监管收紧,这家车企又如何以“安全为1”的底层逻辑重构技术护城河?带着这些行业关切,我们从这场深度对话中解码吉利银河的破局三重奏。
定价反套路,让“用户定义价格”成为新法则
在“入门即丐版”的行业潜规则下,吉利银河星耀8为何敢喊出“起步即旗舰”?范峻毅的回答直击本质:“用户说‘触不可及的豪华,不是真豪华’,这就是我们定价的起点。”这种“用户定价论”绝非口号——全系标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底层硬件,却在上海车展推出基础辅助驾驶版型,把选择权还给用户;耗时1000小时打磨霁海蓝车漆,将故宫明代瓷器的美学质感融入工业制造,却坚持让“旗舰体验”落在11万级价格带。吉利的逻辑很清晰:用户要的不是低价,而是“花11万买到20万价值”的真实获得感。
这种反套路的底气,来自吉利二十年技术积淀的降维打击。原生电混架构让车身集成化率提升30%,11合1智能电驱将系统效率拉至97.5%,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实现针刺不起火的硬核保障——当竞品还在靠“堆料”撑场面时,吉利已通过技术普惠让“旗舰性能”与“亲民价格”握手言和。
正如范峻毅所言:“不是我们要做低价,而是用户值得这样的高质优价。”这种将用户需求凌驾于市场博弈之上的定价策略,本质上是对以价换量行业怪圈的颠覆。
百万销量冲刺
从2023年2月发布到2025年剑指百万销量,吉利银河的“火箭速度”如何炼成?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李传海给出战略密钥:“《台州宣言》的技术定力,加上‘智能吉利2025’的成果爆发,让我们有底气说用户是在用销量投票。”
数据印证着这份自信:1-4月近36万销量、平均45秒新增一位用户,星愿靠“副驾化妆间”场景圈粉女性用户,南京某小区整楼团购形成“星愿停车场”,这些现象级案例背后,是“研发-营销-渠道”铁三角的高效运转。
研发端,星睿智算中心200P算力打底,全域AI大模型提前三年布局,让星耀8的“五大旗舰实力”(安全、美学、空间、性能、科技)精准踩中用户痛点;营销端,“把参数转化为场景”的用户思维贯穿始终,比如将百公里油耗3.5L转化为“通勤一周不充电”的生活场景;渠道端,超千家银河门店分网运营(A网聚焦主流市场、星网深耕旗舰产品),二线以下市场触角深度延伸,解决新能源用户“看车难、服务远”的痛点。
范峻毅强调:“保持百万销量,靠的不是单一爆款,而是让每个细分市场都有‘用户一眼心动’的产品。”这种体系化破局能力,让吉利银河在竞品跟风时始终保持“半步领先”。
当“安全为1”遇上智能化新考
在行业沉迷“高阶智驾标配”时,吉利的选择显得格外清醒:推出5R2V基础辅助驾驶版型,却标配100TOPS以上算力硬件,易新宇直言:“算力低于100TOPS的不能叫智能辅助驾驶,我们给用户的是‘够用且好用’的真实体验。”
这种实用主义背后,是对“安全为1”理念的坚守——李传海透露,吉利耗资20亿的全域安全实验中心即将开放,这里能模拟全天候极端气象、全角度碰撞场景,10余项全球首创试验功能将重新定义行业安全标准。“安全是造车的第一优先级,没有这个‘1’,再多的智能配置都是‘0’。”
在动力技术上,星耀8的EM-i与EM-P双版本策略,更是对用户需求分层的精准响应:前者极致节能(亏电油耗3.5L/100km),后者性能拉满(零百加速6.9秒),让“家用省油”与“驾驶激情”不再对立。
这种“技术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神盾电池开放专利共享,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坚持端到端自研,安全实验室向全行业开放——当竞品在智能化噱头上内卷时,吉利正将技术壁垒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用户价值。正如易新宇所言:“我们不做‘为了智能而智能’的伪命题,只做用户真正需要的‘实用主义科技’。”
回到范峻毅的“用户定价论”,吉利银河的破局本质是一场价值重构:价格锚点由用户需求决定,技术研发以用户场景为圆心,渠道布局围绕用户体验展开。
在新能源汽车从“野蛮生长”迈向“价值竞争”的关键节点,这种将用户价值刻进品牌基因的做法,比星耀8的低价更具行业启示——当竞品还在纠结“配置高低”“价格战深浅”时,吉利已用起步即旗舰的诚意、超越期待的产品、开放共享的格局,为中国品牌向上打造了新范式。
正如李传海在专访中强调的:“用户要的从来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能解决生活痛点、带来情感认同的移动伙伴。”星耀8的上市,不仅是一款车型的登场,更是一次行业认知的刷新——真正的破局者,永远在用户需求的深海里,打捞属于未来的答案。
2025年5月8日,一场聚焦新能源皮卡未来的重量级沙龙——《双擎新动力 引领新变革》在北京拉开帷幕。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余卓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谷国全、车壹条/好车推荐官总编辑杨小林等行业权威,与吉利雷达CEO凌世权同台论道,共同描绘新能源......
比亚迪“电”亮罗马尼亚,30+销售点布局提速!
在上个月,工信部一纸新规为智能驾驶行业按下“急停键”,实际上相关规定不仅对车企关于智驾宣传有了更严格要求,也让驾驶辅助系统在应用和推广方面,更为规范和“理性”。而在五一期间,一些车企已经“悄然”对智驾“改口”辅助驾驶。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4月的销量快报,从数据来看,4月长安总产量为19.43万辆,同比下降6.77%,而销量为19.07万辆,同比下滑9.27%,成为品牌近五年来单月最大跌幅之一
致敬经典 传承信仰 一汽奥迪携强大阵容闪耀2025金盏速度节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尽管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充满挑战,中国汽车股依然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车界速报—京东注册“Joyrobotaxi”商标、LG展示可拉伸显示屏
2025年4月,一场由工信部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推进会,彻底改写了车企的营销剧本。小米连夜将官网“智驾”表述替换为“辅助驾驶”,华为余承东在科普视频中刻意避谈“智驾”,小鹏则在发布会PPT中标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这场集体“改口”源于监管层的铁腕整顿: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禁用......
4月轿车销量丨朗逸、轩逸未进前三,小米SU7成市场黑马
本届赛事的万人跑者中,还有银发跑者、国际跑者、时尚奶奶团、辣妈潮爸、宝贝团们参与其中。
在双碳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皮卡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2025年上海车展上,十余款新能源皮卡集中亮相,标志着这个曾经被燃油车统治的细分市场正式步入电动化深水区。
【韩系动向1576】艾尼氪 6被英国评为最佳电动汽车!
一次野外对谈:星际X与福特Ranger游骑侠,谁更配我的周末生活?
降价5万仍难卖!这些合资车型是产品力欠缺还是价格战失灵?
丰田全球电动车年销量不到15万辆,但不影响赚大钱。
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销量提升至总销量的50%。
最近众多车企开始发布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2024年汽车企业的竞争又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白热化的程度,逆水行舟已是非常艰难,但是很多车企还是迎难而上,创造了高速度的增长和历史之最。
陪妈妈跑 向爱出发 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燃情开跑
本田4月销量太惨了,只有CR-V破万,新能源车才卖几百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