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田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 43,689 辆,同比下滑 40.8%;1-4 月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 201,576 辆,较上年同期下滑 28.2%。由此可推算出东风本田 4 月份新车销售仅两万辆出头,可见两家合资企业的销量都面临下滑压力,但具体下滑幅度有所不同。
本田很像之前的韩系和法系。都曾经销量不错,用户口碑也不错。哪怕是现在的产品力也都很好。但就是销量出现了下滑。
据悉,本田也在中国市场积极转型。去年以来,本田通过关闭两家在华工厂等举措,降低了约50万辆的燃油车产能。
燃油车方面,目前依然是销量的主力,但也只有本田CR-V一款车型的销量破万,4月达到12400辆。其它车型的销量都不过万。雅阁9208辆,皓影8191辆。这三款车型现在是本田在中国的销量支柱!
除此之外,其它车型的销量都比较少了,曾经加价销售的本田思域,如今只有3014辆。英仕派2757辆。奥德赛1740辆。曾经的小型车王者飞度只有555辆,后排空间无敌的中型SUV冠道 只有500辆。
曾作为销量支柱的雅阁、皓影等车型,在同级新能源车型的冲击下,销量表现不如以往强势,而飞度、凌派等车型受到的冲击更大,月均销量甚至不足千台。
新能源车方面,销量最高的却不是最新上市的纯电SUV P7,而是雅阁PHEV,销量为441辆。要知道上个月,广汽本田纯电车型P7正式上市,一口价19.99万元起售,随后东风本田 S7也 官宣一口价 19.99 万元起,上市一个月后降价 6 万元,引发关注。但是目前看来,降价并没有引起用户的太大关注。其 “烨” 品牌的开山之作 S7 在 4 月的销量仅有 62 辆,表现不佳。
但是本田没有放弃继续发展新能源。在不久前的上海车展上,本田还首发了烨品牌的新车GT,新车定位中型纯电动轿跑车,竞争对手锁定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海豹等热门车型。
总体而言,从已知的部分信息来看,本田目前在中国市场依然是以油车为主,虽然大力发展新能源,但是新能源车型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表现。因此整体上本田在中国市场 4 月销量下滑严重,新能源车型的市场表现目前似乎还未能有效扭转本田在华的销售困境。
3.0T的燃油版坦克500会不会绝迹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极氪私有化。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半年全球销量下滑,中国市场下滑近三成,保时捷何去何从?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为安全兜底源于技术自信!秦L引领智能泊车进入“安心”时代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极氪汽车全面私有化,“一个吉利”战略进一步深化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共谋智能汽车“向新力”
35+正是闯的年纪?长城、小鹏打破焦虑,突然专招“大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