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坊间传闻称,丰田或将收购哪吒,或许是因为该消息过于劲爆又或许是两家车企的现状相比过于云泥之别,该消息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新闻的真实性难以令人信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前的哪吒成了烫手的山芋,2024年底暴雷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但哪吒至今都在生死线挣扎,巨亏、停产、欠薪,前路渺茫。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汽车于3月26日宣布完成重大资本重组,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实现超20亿元债权转股权;同时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合21.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授信,并获得香港索罗科技5亿泰铢资金注入。按照规划,债务问题解决后,哪吒汽车E轮融资中领投方的30亿元计划在4月份到账,主要用于全面恢复生产和未来发展。不过,记者从哪吒汽车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截至目前,上述资金尚未到账。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上述资本运作并未改善当前的经营状况,近期更是被曝出哪吒汽车App及官网出现断网、连接失败等问题,车辆远程操控功能无法使用。有人称哪吒汽车App“断网”源于流量欠费,假期无人维护。官网瘫痪三天被戏称“放假欠费停机”。更讽刺的是,当技术团队手忙脚乱修复系统时,研发部门早已遣散殆尽。
说起来,近年来本土新势力与老牌合资车企的合作不下少数。小鹏与大众在电子电气架构上展开合作,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的合作更是从电子电器架构到三电系统,再到下车体和整车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但与小鹏之于大众、零跑之于Stellantis不同。至少从目前来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哪吒对丰田的价值尚且不明显。
另外,针对中国市场,丰田在电动化战略上有着更完整更纵深的战略布局。研发体系上,丰田打破传统跨国车企的分散架构,整合资源并推行“Regional-Chief Engineer(RCE)”制度,由4位中国首席工程师主导车型开发,确保“中国需求直达决策层”。人才层面,中国工程师占比提升至60%,主导设计了铂智3X的智能化升级与bZ Crossover的露营模式、车载KTV等场景化功能。
供应链重构同样激进,与宁德时代、地平线等本土企业联合研发电池与智驾系统,2024年国产化率目标达95%。目前,丰田中国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地平线等12家本土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在三电系统、智能芯片等关键领域实现100%本土化采购。通过零部件集成化创新,新能源车零件数量减少35%,线束长度缩短20%,带来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
针对潜在收购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丰田若能整合哪吒汽车的电动化平台资源,可有效强化其全球化电动战略实施效率;但鉴于双方在体量规模、运营体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交易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此类跨国并购能否成为破局关键,尚需时间验证。
汽车论坛上一位网友的则一针见血的说道“属实最终幻想,两家合资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一家独资上海雷克萨斯,世界第一车企在华布局了这么多整车厂,你合众新能源有什么能吸引丰田的。”
不过,说实话,这消息水分有点大。
满血华为,可能降价到15万?
解码江淮皮卡底盘:空载不颠,重载能跑,越野无惧
云辇-C+天神之眼双擎赋能!中型SUV驾控新标杆——比亚迪海狮06深度试驾
在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品牌与用户的关系长期停留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单向维度,这种以交易为核心的模式,往往导致用户体验僵化、服务者积极性不足。然而,天津极易行车友会为极氪家师傅众筹空调的案例,却展现了一种突破性的关系形态:车主自发为高温作业的维修师傅改善工作环境,师傅则以更优质......
深蓝S05全球超长续航版以军工技术打破续航困局,推出620km续航、3C超充及9大权益,重塑15万级市场规则。
J.D. Power研究发布: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满意度提升,场景化体验与定制化试驾成决策核心
汽车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近日,深蓝汽车以新央企成员的身份正式牵手“村超”,成为其公益合作伙伴。这不仅是体育与企业的携手,更是一次责任与温情的双向奔赴。
“大电池小油箱”破痛点,纯电续航增强,增程式车型或要火爆出圈
近期,7月新势力交付榜正式发布,从各家新势力的交付表现来看,竞争格局出现了较大变化
J.D. Power研究发布: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满意度提升
潮流科技,信赖之选,深蓝汽车让中国智造闪耀全球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全新MG4开启技术“反攻”,手车互联拉开上汽乘用车智能座舱“二次腾飞”序幕
随着7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销量数据,各个细分领域的销量表现也陆续出炉,近期7月SUV销量排行榜正式发布
余承东尹同跃联手签约!智界品牌2.0模式重磅登场
随着天岳先进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其距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安全与效能的双重突破,SMA架构如何重塑超混SUV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