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领克900/星耀8相继爆单,汽车竞争逻辑彻底变了

领克900/星耀8相继爆单,汽车竞争逻辑彻底变了

汽车公社 1657浏览 2025-05-14 IP属地: 未知

上周,吉利银河上市了一款中大型旗舰轿车星耀8,5米车长,近3米的轴距,论级别标准C级车,差不多是A6L的大小,但售价却只有二手A4L的价格,限时11.58万元起,顶配也才15万多。


要知道这款车在发布会上是直接瞄准比亚迪汉的,同时也提及过仅比它大一点点的汉L,汉的指导价是15万-20万元的级别,银河星耀8活生生直接比竞品低了一个价格带,相当于比亚迪汉大小和配置的车型,只比秦L贵一丢丢。


别看这个价格令人意外,其实星耀8给到的配置并不弱,比如全系L2或者千里浩瀚H1的高级智能驾驶辅助,赠送VIP行政座椅,赠送16扬的音响系统,还有口碑不错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以及3L级的亏电油耗。就算很多人吐槽60km版本的车型纯电续航不够,那完全也可以不充电,直接当普混车开,还能省上万的购置税。



过去一周,圈内外对于这款车的讨论挺多,小道消息称上市第二天订单就超过了3万台。包括安徽的友商,看到这个价格之后直接“慌了”,一不小心碰了拉踩的红线,被网友骂上热搜。迫不得已两家高层纷纷出来说话,当事人停职才把这事儿平息下去。


基本上可以断定,银河星耀8肯定将成为吉利银河E5、星舰7、星愿之后的又一个爆款车型。整个大吉利,实际上从《台州宣言》战略聚焦以来,基本上在产品定义和定价上都非常务实。


大吉利上一款走这个思路的产品是领克900,从4月28日上市到现在,半个月多的时间,据说大定已经五万了,订单情况好到不让宣传,但工厂累计才产6000多辆。要知道这款车是一款30万元级的产品,市场热度几乎达到了领克有史以来最好的水平。



从领克900到星耀8,其实吉利缔造爆款背后的核心逻辑,无论是体验感受,还是竞品对比,甚至是决定性的价格,不仅满足消费者的期待,更是超越用户的期待,甚至是惊喜,只要是放在自己的预选项里,基本上就去不掉了。


如果说曾经一些中腰部的汽车企业,用越级竞争的方式是为了生存的迫不得已,那么现在从比亚迪到吉利,头部巨头也开始用越级和瓦解传统定义的思路,去获得更多的销量和份额,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逻辑已经彻底变了,随之而来的格局也将再次改写。


01尺寸体系瓦解越级永远是最优解

“彻底杀疯了!尺寸定价体系彻底瓦解。”在银河星耀8上市后,有媒体同行评价道。


要知道曾经这个级别的车型,比B级车还大,放在燃油车市场,与雅阁凯美瑞越级竞争的方式,也要十六七万;和新能源搭边的,至少也是20万元级的产品。所以之前行业也有过一段时间关于“532”市场的分析和判断,即5米车长,3米轴距,20万元的价格带。


但到目前为止,这个细分市场,可以说有且仅有一款成功的产品,那就是小米SU7。其他的产品基本上难以真正登上主流市场,去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包括大吉利旗下的银河E8、领克Z10、极氪007等,基本上没有掀起什么浪花。


说到底,传统企业要在电动车普遍大降价的背景下,做产品和品牌向上,确实挺难的。10万元以下的电动车,只要足够便宜,配置相对而言足够高,可以做爆款。但上到20万元,几乎不可能的事儿,包括一众合资车企都向电车的价格妥协了。



所以吉利在上一轮多款高端纯电产品失利之后,这次把目光直接瞄准混动产品,领克900和银河星耀8皆是如此,而且在产品定义和定价上,一定要打破行业的标准和消费者的认知,继续使出越级甚至越两级竞争的招式。


就拿银河星耀8来说,原本它的纯电动姊妹车型银河E8,一年前上市的价格是17.58万-22.88万元。今年年初,年款银河E8降价2万多元起,限时14.98万元-19.88万元,相当于直接下探了半个段位到15万-20万元的区间,无疑为星耀8继续一个段位向下的价格留出了余地(同级混动车比纯电车成本低一些)。


反观同级竞品,最直接的就是比亚迪汉DM,虽然二者有纯电续航里程的差距,但从价格的直观层面,确实直接下探了一个身段,相当于切了海豹07这样的中型轿车细分市场,又一定程度上切中了比亚迪秦L DM的高配车型。同时还用更强的品牌力去PK如长安启源A07、零跑C01这样的同级竞品,即便是相互间价格差距不大,但无论是最新的技术成果、产品配置等各方面,星耀8确实要强一大截。


就算是和吉利本品的燃油车比如星瑞相比,差不多同样的价格拿下尺寸空间和体验更好的银河星耀8,已经是非常大的颠覆了,更别说和相同价格下的合资老牌A级车如速腾等车型相比了。



包括领克900,为什么突然就如此爆单,而且要求供应商五一期间就在加班加点赶工,配件迟到罚款高达4000元/分钟,全力保供,而且官方还发布了订车等车通告,6-8周起,对于领克这样成熟的车企产能爬坡如此紧张,也从侧面反馈出领克900这台车意外地卖爆了。


核心原因还是在大型旗舰SUV里,领克900给到了同级竞品更优的性价比。比如领克900和问界M9/理想L9/腾势N9相比,虽然前者车机和智驾上可能给不到华为、理想那么强大的信心,但在10余万的差价面前,谁还不能克服一下呢?


一旦引导消费者进店试驾体验,领克900并不输于对手的架构、品质、底盘实力和驾驶质感,而且还提供超大一体屏、旋转座椅等更新奇的体验,确实可以如愿以偿地从一众新势力手中夺取份额。更何况,首批尝鲜用户投入到新势力怀抱后,后续追随者会相对偏保守一些,更加看重品牌造车的底蕴,看重安全,这是大吉利的优势。


02当产品卷无可卷竞争取胜法则又是什么?

实际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越级竞争的这条路,之前已经被无数自主品牌得以验证,同时也是比亚迪、吉利等这样的本土品牌,赶走合资,自己上位的逻辑之一。上一轮是比亚迪秦的7.98万和9.98万元,这一次轮到银河星耀8了,价格带活生生接洽到了银河L6之上。


而现在,这种思路经过新势力造车的采纳、升级和迭代,已经开始被合资车企所采用。如广汽丰田将铂智3X,这样一款差不多内部空间接近中型SUV比如威兰达的车型,却卖了一个紧凑型SUV如锋兰达的价格,而且还带更高级的智能座舱和激光雷达。


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广汽丰田铂智3X反超大众ID.,以6727辆的销量,拿下了合资纯电动车的销量冠军,看来市场甜头就这样来了,丰田也真正理解到了中国市场的精髓。



还包括像东风日产这样的合资车企,已经将N7这样的准C级纯电轿车,拉到原本A级轿车应该占位的10万-15万元的价格,让消费者用曾经A级车的价格,也能买到更高级别车型的空间和体验,再一次颠覆消费者对汽车尺寸和空间的认知。


所以说,现在汽车的价格带,已经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了。或者换句话说,尺寸空间和价格的直接关联几乎已经失效,中国市场法则下的欧系或者全球化尺寸定义体系已经彻底瓦解。在中国市场卖车,在空间和配置都要足的情况下,价格成为唯一的竞争利器,然后是产品力要超越一个等级,才有可能上牌桌说得上话。


其实这就是极度内卷带来的结果,特别是当占据主流市场地位的头部企业,在求销量和规模化的道路上开启这种竞争模式,所有车企迫不得已都得走上这条道路。因为不跟进,产品竞争力就会差一大截,劣势带来的销量和份额的丧失,没有一家车企可以承受得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继续的同质化,从空间到配置,从设计到功能,最终车厂之间的PK会落于技术的背书,品牌的沉淀,服务的温度,以及极度的规模化效应,没有这些能力的汽车企业,终将愈发艰难,并走向被兼并破产的可能。



即便是国家已经刺激了1000万辆的汽车换购需求,市场和汽车人并没有由此变得轻松。同时还迎来了汽车通缩时代的明显标志,背后是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以来,乘用车消费呈现“量升价跌”的通缩趋势,核心原因是中低端车需求提升所致。


按理说中国市场迎来首购下探,增换购明显抬头的趋势,更合理的结果应该是消费升级而不是降级,恰巧情况是相反的,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更能证明:10万元以下车型的增量同比增了33万辆,25万元以上的车型,同比跌了27万辆。


市场终端的情况则是,无论合资还是自主,车越来越大,配置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便宜,企业赚钱越来越难,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个月,从吉利到蔚来,从上汽到广汽,均在展开一系列后端和体系的整合,一方面是联合研发和采购,降低内耗和沟通成本,另一方面是缩减成本,尽可能开源节流,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目的就是要应对这样的大乱斗时代。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618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